袁素华
河南省商丘市职业教育中心 476000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语文课程,中职生不仅可以增强就业竞争实力,为以后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提高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教学质量的提升路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出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方法策略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需要革新教学理念,跳出传统观念束缚,引入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基于学生更多应用实践空间,从而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科目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和语言运用,也要注重发挥语文科目的育人作用,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素养。
一、影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教师缺乏课堂教学管理的意识
很多中职语文教师由于教学效率观念淡薄,对课堂教学没有进行优化调整,导致教学中对课程的投入与学生实际学到的知识不成正比,甚至会出现投入越多,学生接收到的知识越少的现象。在教学中,教师认为只要不断加大学习力度,学生的成绩就会有所提高,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是否有效地掌握了知识。很多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仅仅暂时性掌握了知识,看似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从长远来看,暂时性的知识对今后的发展毫无益处。衡量教学取得效益的尺度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发展。
2.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对于中职语文教师而言,教学的模式和内容应当在新课程改革思想的指导下满足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升。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在教学模式方面往往立足于自己的经验和喜好,疏忽了学生的需求,对于不同班级不同学生,都采用统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与协调,使得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意见和想法。也有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很想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但由于实际问题太过于琐碎,教师缺乏与学生沟通的技巧,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处理问题,无法理解学生心里所想,学生和教师关系更加疏远。
3.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得到广泛的使用。但是,在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往往会把自己的思想要求强加到学生身上,忽略了学生的需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理解和体谅。中职学生这个群体基本上都是未成年人,他们有着自身的脾气和性格特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抵触、厌学情绪,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配合老师,这样的情绪往往会恶化甚至影响到身边同学,不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管理,更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微课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教学第一个环节,为整堂课定下了基调。教学导入能否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决定着学生能否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中职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对直观、生动、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对此,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尽量采取直观形象的手段导入教学。其中,微课导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微课以视频为载体,同时融入音频、图片,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教师用微课这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导入教学,能够使抽象的语言被立体化的视频所替代,从而为学生理解文章做好铺垫。
如在进行《过秦论》的教学时,由于中职生文言文功底普遍较差,对课文内容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可用微课视频导入,借助生动形象的画面,降低学生理解难度,从而让学生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结合教学重点、文章主线制作课件,用视频展示秦国由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统一六国的过程。由此可见,微课导入可以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所展示的情境中,促进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并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在微课导入铺垫的基础上,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就能够快速走进文本的情境中,高质高效地完成阅读理解任务。有了微课内容的铺垫,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就可以结合微课内容,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分析文章内容,理清文章主题,从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2.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提高语言文化综合应用能力
作为基础文化课,语文科目的学习终究是为了使用。无论是生活中的交流,职业技能的学习,还是职场上的精确运用,都离不开语文这一基本工具。中职学生对语文不够重视,可能在当前并不能体现多么严重的后果,但是对于学生未来长远发展,还是会产生限制。新课程标准要求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凝练学科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运用生动丰富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参与课堂学习。中职学生年龄较小,活跃好动,喜爱交流,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头疼秩序问题。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发挥他们“说”的特长,运用小组讨论、辩论等方式让课堂变得活跃,也让学生通过“说”的练习,了解自身语言能力的水平和短板。
例如,在进行《口语交际》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引入游戏互动——“我说清楚了吗?/你听明白了吗?”。教师可以给出一些题目,让学生三人分为一组,小组中的A同学向B同学描述一件事,B同学再告诉C同学,这件事是什么,由C同学再复述给A同学,由A同学判断B同学对C同学的转达是否准确,C同学对自己的转达是否准确。这是活动的上半部分。活动的下半部分,则由学生来表述。这个互动不仅可以让教师和学生看到大家的表达能力,也能看到学生的沟通欲望、沟通方法、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等。新课程标准要求中职语文教学凝练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3.注重读写结合,提升作文水平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读写结合的方式,对文章进行拓展、续写、改编,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文化传承。《鸿门宴》中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选择一个人物作为写作对象,让学生先说一说对这个人物的认识,然后再写成文章。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就会到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等场所搜集资料,这样他们便会对“鸿门宴”的历史背景有更加详细的了解,从而为写作打下良好基础。学生在写作时,应该首先明确主题,列出写作提纲,明确文章的段落结构,对每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确定文章写作顺序,根据主题筛选文章素材,对能够突出反映主题的事件进行详细描述,并把开头结尾写出来。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针对比较经典的文章片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师生共同分析其语言特色、写作方法等,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仿写,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学习整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写作方法,然后再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写读后感,或是借鉴其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深入解读各种文本,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鼓励质疑问难,促进思维发展,结合时代背景,创设问题情境,并注重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学习范文的写作思路和方法,不断强化写作训练,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湘溪.中职语文课堂的困惑与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杨晓.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的传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3]郭仲妍.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才智,
2020(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