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相关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期   作者:张红霞
[导读] 时代不断在发展,我们也在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制定新的课程标准
        张红霞
        甘肃省武山县城关镇康坪小学741300
        摘要:时代不断在发展,我们也在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制定新的课程标准。在改变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更新观念,不能禁锢在传统观念中止步不前,不断提高自己,学习专业知识,改变过去不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教师想要有好的语文教学水平,就要好好利用当下学校所拥有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营造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和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新课标
        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我们要不断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关注度,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让学生的文学素养能够进一步提高,只有提高了语文学习能力,才能为以后的学习生涯打下好的根基。现在小学这一学习阶段,学生们活泼好动,好奇心极强,且注意力难以集中,对语文的重视度很低,这也是导致学生语文学习效率低下的几个原因。现在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制定新的课程标准,不断的促进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接受新式观念,拓展学生学习内容,不断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提高。
        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特征
        1、重视人文内涵
        因为在进行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所以现在的语文学习标准与传统语文学习标准有所不同。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我们可能会将语文学科与自然科学进行类比,突出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内涵,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与文化素养,让学生对中华文化更加了解,从民族智慧中汲取所需要的优秀内涵,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现实,促进学生拥有一个平等的心态,不管是在文化平等,民族平等,还是其他方面的平等。除此之外,教师要在课堂上增加一些有趣的内容,让整个课堂生动起来,要和学生多多交流,多多沟通。
        2、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过去的语文教学重视理论基础,现在的语文教学实践性突出,在一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实践都应作为教学重点。语文学科是我们民族语言的载体,学生拥有很好的先天语言环境,因此学生要不断汲取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内涵,可以阅读传统文学,提高自身语文素材量,从而能够保证自己更加了解语文的相关技巧。学生语文水平提高,不能急于一时,不可以机械的将课本中的知识强制灌输给学生,要通过语文实践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缺陷
        当前我们的教育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且应试教育对我们的思维影响非常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也是以应试教育的分数为主,不断的给学生分析考试内容,讲解考试习题,大量的向学生灌输知识,并未重视学生理解程度,也更不可能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教师上课进行板书教学已经有很多年了,教学方式较少,与学生互动的频率也很低,课堂氛围不活跃。除此之外,小学语文的知识较杂,知识点很多,很多学生无法系统的理理解和整理知识,因此也对语文产生了厌学情绪,最终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降低,不愿意参与课堂互动。


        三、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
        1、用情景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语文小知识点很多,需要进行理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起来就会较为困难,在教学时也是主要以文字为主要内容,较为枯燥,且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只是单纯的灌输知识,没有向学生举例子,让学生代入文章进行理解,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语文的意愿下降,在课上也不会认真的去分析文章,很多时候只会应付了事。所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这个枯燥的课堂氛围,教室可以去创建教学情景,对学生进行情景教学,让学生融入到情景故事中,集中学生课上的注意力。举一个例子,小学有一篇课文叫做《两小儿辩日》,在进行这一篇课文的讲解时,教师要首先翻译这一篇课文,让学生对这篇课文有一定的了解,且知晓这篇课文的意思,紧接着,教师可以根据这篇课文中描绘的故事进行情景的创建,让学生去表演这个课文中的故事,以两个小孩的角度去说话,感受整篇课文的情感。
        2、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针对教学
        一个班里的学生学习程度不可能都相同,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都有一定的差距,不同的学生适合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不能只用一种方法向全体授课,还要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关注他们薄弱知识环节,减轻他们的语文学习压力,减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畏难情绪,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每个班级的教师都应该意识到这种问题,对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策略的教学,让学生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语文的人文性非常鲜明,它也是我们进行交流的工具。在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课堂和教材知识,这样了解到的知识太为局限,学生也无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这时候只有拓展学生课外阅读,扩大他们了解的知识面,让他们汲取更多的知识,才能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现在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也要跟得上时代,符合当前时代的发展,改变自己就有的教学观念,利用现在的高科技,进行多媒体教学。关注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根据学习情况改变不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和自主的学习语文,提高文学素养和人文涵养,为接下来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婷如.浅析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24):76.
        [2]王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20(09):33-34.
        [3]曾春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分析[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241.
        [4]王华然.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J].天津教育,2020(22):183-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