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趣味实验教学浅谈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3期   作者:杨伟
[导读]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对初中教学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杨伟
        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对初中教学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只是一味地考虑传统教学模式的要求,而要在课堂上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更透彻的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全面完成化学课程的学习任务。在此基础上,本文就从借助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创设实验情景,提高趣味性、采用多种方法达到一致效果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课堂上实现趣味性教学。
        关键词:趣味性;实验教学;自主探究
        化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需要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定义及化学方程式。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化学课堂的教学通常是比较枯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为了有效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学习的兴趣,教师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带领学生感受化学课程的魅力,不断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此来推进初中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实现化学实验教学质的飞跃。
        一、应用趣味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在我国现阶段学生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初中阶段属于一个特殊的教育阶段。因为初中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的最佳年龄段,对出现的新型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因此在这时利用趣味化学实验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主动思考。趣味化学实验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提高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化学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所以做好化学的趣味实验在现阶段的教育当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开展趣味化学的措施
        1、以兴趣为根基,转变教学理念
        关于化学实验的考点不只是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也是一项重点内容。我们教师传授知识不光是要传授最终结果,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原理,这样才能够举一反三,激发兴趣。
        化学实验相较于文字知识和公式知识而言,本身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因为实验需要动手操做去完成,化学实验最大的乐趣也在这里。比如,如何在实验课堂上增添更多的趣味,需要教师用诙谐的语言对实验过程进行有效的描述,以便更好地印在学生心里。
        2、结合趣味化学的事例
        初中生在开始学金属的时候,教师可以事先问一下班里的学生:“你们猜一下铜被加热会变成什么颜色?”
        铜是生活中地常见物品,但是对铜加热学生不一定做过,因为家里地条件有限,如果不是为了研究,在家里做这项工作也毫无意义。
        那么在这个时候,班里会有许多不同的回答,有的同学回答的是正确的,有的同学回答的是不正确的,有的同学只回答对了一半。
        针对不同的回答,为了可以得到最终的结果,这个时候化学教师可以实际为中学生演练一下,拿一块铜在火上加热,过了一会,发现铜上面变为了黑色,然后继续加热,再过一会变为了红色。这个时候许多初中学生就会表示不解,不明白为什么变了两次颜色,中学生就会带着疑惑参与化学实验,急于弄清楚其中的原因。
        初中化学教师可以解释黑色就是我们在平时常见的氧化铜,在持续加热,等到一定温度的时候,便会变为Cu2O……这也就是为什么先变成黑色,然后又变成红色的原因。


        等到初中学生都明白这里面原因的时候,可以让大家纷纷进行一次实验,以此来验证书本上的概念。
        3、创设生活实验探究情境,拓展学生化学教学知识面
        化学课程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时时有化学。而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大多数物品也都是由化学物质组合而成的。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课堂上,教师要考虑到化学课程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实验探究情境,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化学实验的学习,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通过生活化实验情景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学好化学能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意识,为学生学习化学课程注入更多的学习动力。
        比如,在初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生活中的现象出发,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化学课程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聯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这样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在喝碳酸饮料的过程中,你们打开瓶盖时是否发现有气泡冒出的现象?”通过这样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积极的讨论与思考,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这一化学现象。当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教师就可以回答学生的困惑:“原因其实是因为人们在制作汽水的过程中,常常用小苏打碳酸氢钠和柠檬酸进行配置,当小苏打与柠檬酸混合之后,就会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当瓶子打开之后,由于外面压力变小,二氧化碳气体也就从水中溢出,导致气泡现象的出现。”借助生活情境,导入化学实验和化学知识,就能帮助学生更加具体的理解化学知识点,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实验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产生深入探究化学课程的欲望,拓展学生的化学知识面,为推动初中化学课程的持续性发展提供良好的动力支撑。
        4、采用不同方法达到探究效果,提高实验教学的趣味性
        实验教学能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开展学习活动。在实践过程中获取知识,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然而,在带领学生开展实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展实验活动,并且要确保获得同样的结论。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在充满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同时,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树立举一反三的意识,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验操作过程中,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开放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的化学知识点。
        比如,在学习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这个知识点时,在教学活动中,为了丰富学生的认知,教师要采用不同的实验来帮助学生透彻的理解这个新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之前学习的内容,把水的电解、氧化汞的分解等实验操作过程向学生进行二次讲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能联想到这些知识点与氧气的制取之间的联系,找到实验操作的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对氧气制取实验的认识。在学生了解了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法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操作中互帮互助,采用科学的方法制取氧气。借助多个实验来进行学习,就有利于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找到乐趣,帮助学生树立学好化学课程的信心。引导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探究新的知识点,最终高效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许多生活之中的事情都可以通过初中化学的知识进行解释,并且学好初中化学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初中化学教师一定要重视化学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郭艳萍.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9(09):92.
        [2]张树波.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16):218.
        [3]唐玉兰.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运用探究[J].亚太教育,2019(06):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