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方法创新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0期   作者: 王新兵
[导读] 在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教师对于全新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全新教学思维的构建和发展看得非常重要

        王新兵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    255200

        摘要:在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教师对于全新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全新教学思维的构建和发展看得非常重要。在这一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也实现了稳步的推进。因此,研究工作的开展将重点结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时间方法与创新思路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论证,借助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课堂情景的创设、以人为本教学原则的应用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活跃的学习氛围、开放的学习环境与优质的教学服务和教学保障。在此,研究将结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提出全新的看法和意见,为后续的方法创新与设计提供思路。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分析;方法创新
一、引言
        在日常教学中,高中地理课堂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发展态势。在全新教学理念的正确引导下以及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中,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教学效率、教学模式均得到了相应的改变。但是,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也需要教师重点关注,且不得掉以轻心。如,较为突出的有,首先是教师通过怎样的方法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高中地理知识学习兴趣,进而在兴趣的驱使下调动学生的高中地理知识学习积极性;其次是教师通过怎样的方法才能有效的创设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进而全面促进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主动性;再次是教师通过怎样的方法才能实现对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的高效掌握和应用,以此来满足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实现学生对高中地理学习效能和学习时效性的提升与发展;最后是教师通过怎样的方法才能实现高中地理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的创新与延续,切实做好对学生学习的保障与引导,通过不断服务、不断提升、不断发展的思路,构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思维延续性与思维建设性。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开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工作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对其提供相应的教学。在这一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素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会得到同步的发展和提升,且教师的课堂教学深度、教学顺利性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建设。在现实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融合生活化元素为学生创新教学素材,开发教学资源,实现对学生的高效引导与培养。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关于地壳运动相关知识概念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讲故事和分析案例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知识教学与引导。如,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地壳运动中的地震活动。然后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讲解珠穆朗玛峰在地壳运动之前与地壳运动之后的状况。通过分析与了解学生会得知,在地壳运动之前并没有珠穆朗玛峰,而世界最高峰也并不是珠穆朗玛峰。同时喜马拉雅山也只是一个中型山脉,没有形成绵长的大型山脉。但是,在地壳剧烈运动之后,大陆板块产生了强烈的碰撞,进而导致大陆板块之间形成了强力的挤压。最终导致“地表褶皱”的出现,形成了现在的喜马拉雅山脉和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然后,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科普地震自救和施救的小知识和小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预防地震、如何在发生地震之后更好的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等。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学习、成长和生活均有这非常重要的帮助和引导意义。
三、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
        通过创设全新地理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主动性。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仿真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对地理知识中的抽象概念做出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且可以判断得出如何正确的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实现个人地理学习素养与学习效能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地壳运动相关知识教学的时候,可以在多媒体视频上设计一个动态图画。通过图画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大陆板块运动的方法,进而通过大陆板块漂流、碰撞、挤压的动画内容显示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素材。

在这一背景下,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到喜马拉雅山是如何形成的,且会意识到地震的破坏力以及对地球的塑造力是巨大的。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仿真实验,应用电子白板、多媒体视频等方法来深入了解地壳运动的具体模式。随后,教师可以结合当前我国的名山名川对学生进行讲解,以此让学生了解各类山脉和山峰是在什么背景下形成的,是在什么状态下形成的。
四、应用以人为本原则,满足学生学习时效性
        在当前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的应用和发展中,教师对于如何正确应用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看得非常重视。且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以此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诉求,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高中地理以人为本教育教学思路的应用与发展过程中,教师需要秉承着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对其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设计。在这一模式下,教师要重点突出对教学资源的开展和教学平台的应用,借此实现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并带动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意识建设和发展。另外,教师还需要通过激励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学习自信的建设与树立,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各类学习问题敢于分析、敢于质疑、敢于论断、敢于探索、敢于考证。这样,学生的学习态度会发生较大的转变,且学习的深度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将之融入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核心素养与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中探索,这也是一种实现宽松、和谐、文明、高效课堂教学体系建设的路径,是促进学生稳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
五、全面创新教学方法,保障学生学习延续性
        创新教学方法是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工作开展中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保证学生学习水平有效提升和发展的关键应用手段。在全面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需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够得到有效的延伸和发展,进而带动学生的学习素养和高阶认知的建设与发展。
        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以下三种教学思路创设全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第一种是通过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课堂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的问题链构建与应用,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个高度集中的状态,这对于学生的高效学习有着重要的保障。第二是教师需要结合探索性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和引导,鼓励学生对学习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此建立学生的高阶学习思维与高阶学习认知,从而提升个人的学习自信心。第三是教师需要突出课堂评价教学方法的应用,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问题和个人的教学问题,开展课堂评论,总结课堂教训和经验,为后续的高效教学奠定基础。
六、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借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空间与学习动态。这样,能够帮助教师后续创设教学氛围与营造教学环境提供相应的支撑与帮助,且能够带动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教师还需要应用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学习时效性的提升,通过探索学生的学习问题与学习诉求,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服务和指导,创新教学思路,应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构建可以保障学生持续化学习、持续化发展与持续化思维延伸的教学措施与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林敏.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逆向教学设计——以高中地理“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24):11-14.
        [2]张冬梅.高中地理教学如何建构多元化评价体系——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24):28-30.
        [3]张仁松.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24):37-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