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兴山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 青海省 格尔木816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和电网规模的迅速扩大,输电线路的走廊变得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多的输电线路需要穿过地形复杂和恶劣天气条件的区域。 同时,自然条件的变化显着增加了输电线路上的风偏闪络事故,这对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本文介绍了防风偏从输电线偏离的措施,以便可以将其用作相关工作的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风偏;措施
前言:当前,我国在防风偏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各种防风偏技术不断涌现,线路风偏故障的机会不断减少,电网电源的可靠性得到了显着提高。然而,线路防风偏技术在线路污染控制方面还远远没有成熟,并且仍会不时发生风偏跳闸事故。因此,各线路运维单位将加强与内部高校的合作,对风偏进行详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发展防风偏技术和电网防灾减灾技术。必须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并确保安全。 此,本文分析了防止输电线路防风偏的措施。
一、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的特点
(一)气象条件发生了变化
当输电线路上经常出现风偏故障时,通常是天气状况变化最大的时候。一般来说,风力比较大。输电线路受风影响,线路发生故障。
(二)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的发生比较有规律性
一般而言,输电线路的故障周期较为规律。从长远来看,哪个季节多风,有多大风,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是,可能会发生异常情况。例如,突然的强风可能会在该区域中持续一段时间,从而严重损坏传输线。
(三)输电线路发生风偏故障的地方杆塔相对集中
根据有关部门对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的记录,输电线路发生风偏故障的电线杆和电线塔相对集中。在这种情况下,它通常会对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造成很大的冲击,从而极大地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风偏事故现象和原理
(一)杆塔发生倾斜或歪倒
如果风过大并且超过了塔架的机械强度,则塔架会倾斜或变形,从而损坏塔架或导致断电。主要原因是:1)风超过了塔架的设计强度。2)杆塔组件的腐蚀和强度损失。3)由于在建造塔后基础尚未压实,因此一段时间后基础周围的土壤可能会腐蚀并不均匀地下沉,从而导致塔变形。 4)由于冬季施工,回填土是冻土,在春季,土壤开始融化,底部附近的土壤松动,塔变形。5)塔架连接松动或电缆生锈,塔架故障。
(二)导线对地电位体或对其他相导线发生放电
在风的作用下,导体与接地电位物体之间或与其他相导体之间的气隙变得小于最小空气破坏距离,从而导致放电事故。主要原因和现象如下。1)架空线导体和避雷线呈悬链状。当风速超过设计时,电线将弹出到塔架上。线性杆塔的绝缘子在水平风荷载的作用下使电线晃动,从而减小了电线与接地电气体(塔,电缆等)之间的气隙,形成了单相接地短路故障。2)线路施工单位,竣工验收单位和运营管理单位未充分检查导线的松弛度以及线路通道两侧树木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电线在风的作用下摇摆,引起放电并形成接地故障。3)在张力杆塔架的建造过程中,跳线太长或跳线是单个铰链悬挂点,并且由于风的作用而从一侧向另一侧摇摆,导致跳线塔的安全距离不足。主体与单相接地会发生短路故障。 4)加长绝缘子,以增加行驶时的爬电距离。
尽管不超过设计风速,但风会导致导体和塔架之间的安全间隙不足,从而导致单相接地故障。
三、防风害故障措施
(一)防倒塔措施
适当提高设计标准以抵御台风,并通常将沿海地区的风速提高到35-42 m/s。在沿海迎风面、垭口等微地形气象地段,包括大档距、高海拔、跨重要河段、跨海、跨主干铁路、跨高等级公路、档距高差悬殊及运行抢修特别困难的特殊路段,优先采取区域加强措施,提高线路的抗灾标准。明确防风害差异化改造原则,组织输电线路隐患调查,防止风害,安排专项资金,实施治疗措施,防风害技术差异化改造中遵守以下技术原则:在重要的交叉路口,例如铁路和高等级公路,应将35-110kV线路混凝土柱换成铁塔。如果35-110kV线路跨度超过600m,而220-500kV线路跨度超过700m,则可以在跨度中心附近在补充一座铁塔。如果直线杆塔超过7基以上的,则可以在中心部分添加一个基座或将其转换为耐张塔。 220kV线路为水泥杆、拉V型塔应转换为自立铁塔,其他微地形地段线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的应采取换塔或补强措施。
(二)防异物短路措施
树木,果林,非法覆盖物,脚手架,广告牌(布条),工业碎片等障碍物是在大风天气中线路通道中异物短路的主要原因,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并进行清理,以改善线路通道周围的安全操作,此任务既困难又容易反复。这是输电线路运维部门要解决的最困难的问题。各国政府需要加强监督和执法,电网公司需要加强运营和维护,加强对电力设备保护的宣传,并且社会各界能够充分理解和支持,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三)防风偏闪络措施
规范跳线的安装和改造对策,采用双绝缘子,增加支撑管的改造(后期也使用双联支柱绝缘子),检查支撑管两侧的跳线是否松弛,需要尽可能地收紧,在加强施工和验收,衡量数据并创建台账。
跳线、引线的更正。细化线路跳引线标准,对于220-500kV线路跳线,应根据最大风速测试风偏设计,并应根据1.2获得风速不均匀系数。高于45°的角铁塔外部的跳线应使用双绝缘子线,添加支撑管或使用硬支撑杆型复合绝缘子固定。对于110kV线路跳线,如果旋转角度小于20°,则每侧必须安装一根跳线。如果旋转角度在20°和40°之间,则在角的外侧而不是在角的内侧安装单个跳线。在40°时,在拐角外侧安装双跳线或坚硬支撑的复合柱绝缘子,在内部拐角处不安装跳线。
(四)采用防风偏绝缘子
全年多风地区经常有大风是造成绝缘子伞裙疲劳损坏的主要原因。在风速和频率的影响下,伞裙似乎在风偏折变形并周期性地摇摆。周期性应力集中发生在根部与芯轴护套连接处,导致绝缘体的局部硅橡胶材料发生应力疲劳,初始开裂并最终形成伞裙撕破并损坏。当前,防风偏绝缘子已经改变了绝缘子的伞形结构,以减小绝缘子的风负荷并减小线的风偏。改进了阻碍子端部配件,可直接连接至塔架横臂,并固定在塔架上以减小绝缘子串风偏,以确保与塔架的空气间隙。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各种技术思路来抑制线路的风向偏移。不能通过单一方式来控制传输线上的防风害。在实际工作中,它通常是多方面的。采取各种预防措施进行综合处理,可以有效地预防风害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邵俊楠,魏冲,王燕.新疆大风区输电线路防风措施的分析与研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8(04):45-48+68.
[2]孙永成,沈辉.超高压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及防范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0):186.
[3]陈福才.沿海架空输电线路直线塔风偏故障分析和防风措施探讨[J].电子世界,2013(1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