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华
身份证号码:32032219901103**** 商丘市日月新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河南商丘 476000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材料也在不断更新。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成为现阶段建筑工程的主要结构,但由于混凝土体积较大,且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步骤较为烦琐,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最为常见,严重破坏了建筑工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在施工中采用跳仓法施工技术,可以降低裂缝产生的概率,而且施工的进度也会加快。因此,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跳仓法备受欢迎,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筏板;大体积混凝土;跳仓法
引言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应用跳仓法,就是超长超大的混凝土施工中,将整个的施工划分为几个小分块,采用间隔施工的方法,使短期的应力得到有效释放。当每个小分块体施工完成后,最后连成为一个整体。采用这种施工方法,是发挥混凝土间抗拉强度的作用,能有效地抵抗下一段的温度收缩应力。可以保证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施工的进度加快了。具体的建筑工程跳仓法施工程序。
1筏板大体积混凝土跳仓法相关阐述
超长、超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会受到温度影响产生伸缩缝,实质原理就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抗”与“放”的权衡。跳仓法就是采用“抗放并存、以抗为主、先放后抗”的原则。通过全面控制跳仓间距,将变形传递给结构实现能量转变为弹性逐渐消耗的一种形式,通过“抗”来吸收总能量,通过“放”将能量耗散。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划分为若干区域,早期每个区域隔离跳仓浇筑,而混凝土会分块的释放温度应力,在封仓之后进行防水、回填土,避免混凝土结构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减少结构收缩、温差作用,从而降低裂缝的产生概率,无须设置后浇带即可完成混凝土高质量的施工。跳仓法施工中每个仓之间浇筑时间间隔小,在可以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还可以保障施工进度。施工缝部位混凝土强度低、杂物少,清理更加便捷,并且有助于仓间混凝土融合。再加上后浇仓钢筋没有绑扎完成,可以更好地对施工缝进行清理。可以将初期划分出的大块分为若干个小块,小块可以更好地释放收缩变形,减少内部应力约束,有效避免了施工中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材料抗拉力而出现裂缝问题。在首次施工完毕7~10?d后,将小块连成整体,剩下的温度应变、收缩应力可以由抗拉应变抵抗,从而更好地控制施工裂缝。跳仓法的施工核心就是跳仓间隔浇筑,模板、底板、钢筋、混凝土都能以小块作为施工单位,分仓流水施工,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2原有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工程绝大多数使用的是后浇带施工法,该施工法需要根据建筑长度来进行划分,将整栋建筑进行切割。被切割之后的建筑底板的支撑力会受到一定的破坏,导致了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安全问题甚至底板会出现一定的程度的偏移。(2)由于后浇带在施工之前,建筑的底板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很有可能造成底板出现漏水的情况,对后期的地下室防水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如果后浇带的宽度过大,还有可能对建筑整体的防水工程造成极大的破坏。(3)通常在设置后浇带时,后浇带需要贯穿整栋建筑,一旦出现梁断裂或者是底板断裂的情况极难修复,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对后期的施工进展情况也将有极大的影响。(4)建筑结构由于后浇带的存在被划分为几个部分,导致了建筑基坑的维护需要较大的支撑力,在混凝土施工结束后对支撑结构进行拆除也需要分成几个部分进行拆除工作,导致了整体性较差,运输工作也较为烦琐,造成较大影响。
3筏板大体积混凝土跳仓法在实际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3.1施工流程
施工总流程为:制定方案→选择混凝土材料→配比设计优化→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现场混凝土性能检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以仓块为单位划分,每个仓块隔离施工,采用分层浇筑方法,从而确保整个地下工程可以整体成型。先进行底板施工、后进行墙体施工;先进行柱体施工、?后进行楼板施工。施工中严格按照每个仓块所在区进行施工,也就是“隔—跳”施工顺序,隔一个仓块进行施工,上下层分仓施工缝不要求完全对齐,仓块混凝土施工要求一次性浇筑完成,中间不得中断、不可出现冷接缝。跳仓间隔施工天数不低于8?d,封仓间隔施工时间为7~10?d。
3.2分仓缝处理
施工过程中结合施工缝标准设置分仓缝。施工缝隙沿着构件厚度方向中间部位预埋止水钢板,在止水钢板垂直处焊接、绑扎Φ12钢筋,规格为200?mm×200?mm,形成钢丝网,和底板上下层受力钢筋焊接,预留出分仓缝。在分层缝底部增设一道防水附加层(宽度为500?mm),止水钢板凹陷部位朝向迎水面。清理干净施工缝的垃圾、杂质后再封仓,做好湿润清理工作。如果施工缝周围出现了不密实情况,要将钢丝网以及相连混凝土一起去除,确保最终的密实度,并湿润清洗,这样可以提高接缝位置的整体质量。
3.3浇筑
浇筑尽可能避开中午、下午炎热阶段,在清晨、傍晚浇筑最好,同时还要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分层浇筑等待时间,尽可能减少混凝土入模温度。采用斜坡分层连续浇筑方案,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同一个斜面要保持连续浇筑,一次性浇筑到位,每层浇筑厚度不得超过500?mm,错开量为5?m,斜面坡度为1:6,浇筑层前后错位,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继续浇筑,保证分层浇筑结合量和施工质量。以仓块为单位,从一侧浇筑逐渐向另一侧浇筑,浇筑要足够均匀,不得出现局部集中情况,如果墙体上存在洞口,要确保洞口两端可以保持一致。混凝土泵送自然形成坡度,将振动器分别设置在浇筑带前、中、后三个位置,避免出现漏振问题。混凝土振捣应采用振捣棒振捣。振捣过程中要?“快插慢拔”,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便上下均匀振动。分层连续浇筑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以10~30?s为宜,待到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宜。在混凝土终凝前要进行二次压光,这样可以有效预防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
3.4养护
在二次压光完成后,要覆盖麻袋或塑料薄膜进行保温、保湿。在夏季由于温度较高,所以主要是以保湿为主;冬季由于温度低,主要以保温养护为主。外墙带模板养护不少于4?d,之后可拆除模板,使用土工布覆盖、定期喷水养护。混凝土养护时间不低于14?d,在厚度较大部位养护完成后要及时回填土,避免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在楼板养护期间,要在混凝土留置试块试压强度达要设计要求后,方可在混凝土上方进行荷载施工作业。在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控中,可以安装温度检测仪,养护第1-3?d,每2?h监测一次数据,第4-7?d每4?h监测一次。待控制降温梯度一般每天不超3?℃,至表面温度和大气温度之差小于25?℃就可以中止温度监测。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筏板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跳仓法施工技术,只要遵守该技术的基本原则与相关制度,并加强该技术在实际施工环节的管理与控制,方能保障筏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福恩,岳鹏威.冷却塔环形承台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跳仓法施工技术[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2(3):64-66.
[2]林沛华,许少杰,葛毓东.某工程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跳仓法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09,38(4):85-87.
[3]赵建新,韩艳军.跳仓法施工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