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3期   作者:陈银虎
[导读]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背景下,促进了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
        陈银虎
        身份证号码:?37152419910305****
        聊城鲁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52200
        
        摘要: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背景下,促进了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并且建筑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提升。在建筑行业中,深基坑施工技术是重要的技术形式,对建筑的安全稳定影响较大,从技术角度看,深基坑施工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当,则会导致安全问题,只有全面做好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相关工作,规范施工、科学建设,才能符合质量要求,避免出现意外事故。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类型的建筑越来越多,全面满足着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会用到各种技术,其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非常广泛,一般的建筑项目中均会有着普遍的使用,为建筑的安全稳定提供良好保障。通过技术实施,能够对建筑地基实现合理稳固,起到支撑和阻挡作用,整体效果非常明显。建筑深基坑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通过上层建筑物的结构与体量,全面扩展地下结构,通过工程施工逐渐加大基坑深度,为上层建设打牢基础。
        1深基坑支护技术特点分析
        1.1地质地形环境复杂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系统性与人工程,地上地下建设均需要科学合理,对于城区建设,建筑地下分布的管线较多,基坑开挖时会遇到各种问题,不同的地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要想全面保证地基稳固,则需要通过对当地地质情况的了解,全面做好设计规划,才能确保稳定。
        1.2测量技术数据复杂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全面做好地质的勘察,进入施工现场,对场地情况做好勘察设计,充分把握好当地的基坑岩层,了解地质形态,通过对深度合理测量,整理相关的数据,为后期的设计提供良好的保障。深基坑深度较深,相应测量工作难度非常大,很多地方需要做好详细的分部测量,才能提高建筑工程深基坑整体数据准确率。
        1.3易诱发安全事故
        深基坑施工较为危险,往往会遇到很多不可抗拒因素,比如自然、环境、地质等情况,均会导致施工的危险。基坑施工内容较多,任何一个方面都对安全质量产生影响,要充分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把握好施工流程环节,才能充分保证施工安全稳定。如果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给建筑工程整体结构埋下安全隐患,最终会导致恶劣后果。所以说,为了保证安全,需要技术人员加强对现场科学的、详细的勘察,充分把握好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制定科学的防护方案。
        1.4基坑深度大
        城镇化发展越来越快,随着城市建筑数量的增多,土地可利用资源减少,为了全面提高土地利用率,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么,基坑也越来越深,为上层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对于地下结构建设,一些城市地下建筑已超过三四层,深度超过20m。
        2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要点
        2.1基坑开挖要点
        为了提高施工整体效果,则要对基坑开挖施工中,做好当地环境的监测,并对地下水位情况做好测量,合理控制水位,保证施工连续性。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要合理控制地下水位深度,设置好基底标高,一般不能大于基底标高50cm。要全面设计出合理的科学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做好现场的施工建设,基坑挖掘中必须要全面做好周边建筑的合理加固,全面监测好地质变化,保证安全施工建设。


        2.2深基坑土体止水问题处理要点
        深基坑施工是复杂的工程,受地下水影响较多,对于地下水的来源需要合理进行分析,对于积水情况要做好处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基坑支护施工中,要重点强化排水施工这一环节,对于施工中遇到的地下水位提升问题,要及时做好排放,为施工提供保障。熟悉深基坑地下电缆和水管等的分布状态,从而做好土体止水处理。一般情况下,高水位区域土体止水采用帷幕止水法,控制抽水数。
        2.3注浆施工要点
        深基坑成孔操作以后,就需要做好注浆和注钉作业,要科学组织施工进度,建筑施工技术人员要按照施工整体进程需求,做好注浆控制,把握好流程,对于注钉长度要合理计算,注钉长度参考钢筋焊接长度,一般土钉上部3m位置设置,确保匀速注浆。
        2.4深基坑支护施工监测要点
        深基坑支护施工要做好过程的监测,对于难度较好的施工区域,更需要随时报告数据。可以说,技术实施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监测。因为,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变化,一些考虑不到的因素会影响施工安全,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出现变形、土体沉降问题,给施工技术人员带来人身伤亡,所以,对深基坑支护结构做好合理监测是非常必要的环节,一般采用数据信息对岩土变化进行对比和分析,有效避免出现基坑位移和变形。
        3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措施
        3.1建立健全深基坑支护技术方案
        要想准确把控建筑工程的建设情况,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就必须拥有一套可行性强、合理度高的开挖深基坑技术方案,确保深基坑支护作业的顺利进行。建立健全深基坑支护技术方案是一项要求高且十分精细的工作,在方案建设之前,施工企业及相关管理人员应明确该工程所使用到的施工技术与质量建设要求,为深基坑支护技术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特别强调建筑工程中对支护要点的把控与关注。为避免深基坑支护技术实施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等产生影响,设计人员还需要提前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隐患等进行考量,制订应急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3.2选择适宜的支护方式
        支护方式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现场施工条件对其的制约作用,最大程度地保证支护方式选择的有效性、合理性,促进支护结构建造的稳定性。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深基坑支护技术措施得到了优化与升级,在深基坑支护方式更加细化的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有必要在施工前对施工地地质、水文条件及地形地貌等进行观察与测量,之后根据不同需求及不同支护方式的使用条件等对选择支护方式。当然,支护方式的选择数量并不是固定的,多数复杂程度较高的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使用多种支护方式。此外,适合程度较高的深基坑支护技术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节约建设成本的作用,同时对地质结构的破坏作用也会逐渐减小。在支护材料的使用方面,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实际开挖深度及施工地水文条件进行具体评估。
        3.3减少地下水因素对深基坑支护技术作用发挥产生的影响
        由于天气具备多变性,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突然降雨的情况,若不及时采取措施,会对深基坑支护的实施效果产生影响。因此,为减少降雨等多种因素导致地下水对深基坑支护技术产生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应对施工区域内的地下水位进行实时监测,使地下水渗透系数等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为此后进行结构稳定性计算、减压等操作奠定基础。此外,井点降水的方式也能够对地下水位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有效降低施工区区内的地下水位,减少基坑支护结构发生变形的可能性。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较为复杂,技术难度大,要想全面实现稳定安全施工,则需要把握好技术要点,按照实际施工状况对建筑工程进行研究分析,对现场要做好调研,通过数据的对比与分析,做好现场的监测,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深基坑实际施工技术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昊凯.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探讨[J].南方农机,2018,49(07):224.
        [2]焦鹏.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8(03):203.
        [3]赵晓刚.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0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