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分包单位质量管理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3期   作者:黄光保
[导读] 随着不断深入的质量强国战略,建筑工程必须要做好对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黄光保  
        广东国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不断深入的质量强国战略,建筑工程必须要做好对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以此来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高质量以及多功能的建筑工程。目前建筑领域在国内的工程项目越来越趋向于大型化多元化以及复杂化,不同形式的分包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分包工程能否具备较高的质量,直接关系着项目能否具备较高的整体质量,以及总承包单位是否具备良好的信誉。因此本文对建筑工程分包单位如何加强质量管理进行了阐述,目的是为了对质量进行主动的重视,以此来为人们提供高品质的工程项目。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管理办法

一、分包单位质量管理现状
(一)缺乏全面的管理制度

        目前,在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分包单位对安全与质量的管理,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全面的质量管理制度,目前对施工质量管理所制定的制度,无法满足实际施工所提出的需求,导致无法有效的对质量管理进行实施。第一,分包单位在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标准与制度进行制定的过程中,没有细致的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没有落实其内部的生产质量管理职责,现阶段的管理制度无法满足实际施工所提出的要求。第二,目前分包单位所制定的管理制度,无法落实对现场的不文明施工行为的惩罚,部分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标准对设备进行操作,或是其周边环境受到了来自施工的严重影响,然而,分包单位没有从制度的角度出发,对施工安全进行良好的控制。第三,部分分包单位在施工时即使发现了问题,也没有采用相应的制度。
(二)人员缺乏素质
        目前,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之所以安全隐患会越来越多,其原因是由于缺乏高素质的分包单位管理人员,大部分分包单位人员的安全生产经验比较少,也没有及时去往实际施工现场,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排查,或者是采用了错误的方式进行操作。目前,工作人员在实际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对质量管理引起重视,也无法在施工阶段,系统的对各种能够保障安全生产的管理措施加以采用,也没有在工程施工之前进一步对其进行调研,导致随意开挖现象的出现,导致建筑工程无法按照规定的时间完工等等。部分施工人员没有形成安全意识,缺乏高水平的安全施工操作,也无法从效率方面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提升,或是出现了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并且,分包单位也没有对工作机制加以改进。并且,个别施工单位并没有全面的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管理,无法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行有效的监管,没有进一步加强对工程的管理,导致施工安全受到了影响[1]。
(三)外在因素对施工的干扰
        现阶段,建筑工程受到了诸多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分包单位人员没有对施工现场开展深入的调查,无法在监管施工的过程中,对有效的措施加以采用,目前也只是对上级部门的施工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考核。部分分包单位甚至没有全面的对工程进行评审,无法对施工体系开展综合的评价,没有合理的应用相关法律对工程的具体操作进行规范,所以,严重的对建筑工程的施工造成了影响。部分分包单位,甚至没有对安全工作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在对工程进行评审时,无法有效的对专业机构加以组织,并且,部分负责监管工程施工的人员没有具备相应的监管资质,无法有效的组织各行政部门,对监管力度进行加强,并且,无法对工程的各项安全信息进行及时的记录,无法在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工作中对信息化的方法加以采用,以至于各种问题遗留在施工质量管理阶段,严重的对建筑工程的安全造成了影响。


二、分包单位质量管理策略
(一)分包单位对高素质管理队伍的打造
        目前,国内大部分的分包单位没有了解到质量管理的意义,所建立的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也无法为建筑工程提供相应的管理参考。因此,想要使管理工作在现场施工阶段的安全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就需要所有分包单位将质量管理作为自身的理念,施工现场的分包单位需要通过严格的管理,来保证施工行为和作业能够达标,如果发现相关人员的行为违反了规定,对其的处理必须要严肃,不能有一点姑息。相反的,针对有着良好工作表现的人员,需要适当的对其进行表彰,以此来促进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然而,分包单位想要促进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提升,还需要在平时做好对其的进一步培训,以此来使其能够将质量管理作为自身的思想,在对其整体素质进行提升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质量管理的效率进行提升[2]。
(二)规范的监督机制
        由于建筑工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建设施工,并且必须具备良好的施工技术,再加上工程涉及到了各方面的内容,所以,想要促进工程施工的有序建设,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监督机制。例如,在为分包单位制定相应的责任监管机制的过程中,所构建的施工管理体系需要具有有效性,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分包单位需要在各个施工环节安排相应的人员提供专业的指导。如果无法在施工现场开展全面的监督,就会加大重大安全施工出现的可能,想要为建筑工程提供有效的质量保证,并减少对目标资源的消耗,不仅需要为施工建立全面的监督机制,并且需要在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有效的融入相关机制,并通过对监督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结合,来全面的排除存在于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促进工程的顺利开展。
(三)建设体系
        首先,针对总承包单位来说,需要促进自身质量体系的建设,需要专门安排不同的人员担任不同的工作,并在所有项目中落实质量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对质量管理阶段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在内外部开展学习或对标等活动,以此来创新相应的学习氛围,促进项目管理团队质量意识以及自身实力的提升。其次,需要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由各分包单位参与总承包项目,并以分包单位人员为目标,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由其来负责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以此来管理项目质量,不仅使工作阶段的沟通协调更加简便,并且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分包人员的效能,在日常通过对质量巡查工作的开展,来进行专项检查及质量检查等,能够为分包单位提供更具存在感和使命感的质量管理人员,以此来对施工质量进行共同的确保。最后,可以在中后期组建项目质量销项班组,根据可能存在于施工阶段的特殊情况,紧急情况,以及项目收尾环节人员的稳定性等,对现场质量问题以及缺陷进行及时的整改[3]。
结束语:
        在施工当中进行质量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分包单位需要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落实以及执行,消除安全隐患所潜在的威胁。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并且还需要不断的管理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设备,通过多方因素的综合考量,能够使其安全性能得到有效提升,以此来促进建筑领域更加长久稳定的发展,不断为社会带来更多更高质量的建筑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秦琪, 吴贵龙, 衡武浩. 建筑工程分包单位质量管理方法探讨[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 No.550(27):145-145.
[2]赵志刚. 建筑分包工程的质量责任分析和质量控制[J]. 工程质量, 2009.
[3]任绍武, 史登娥. 如何控制分包工程的质量[C]// 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 0.
        作者简介:黄光保,1991年12月,汉族,籍贯:广东省阳春市,助理工程师,专科学历,主要从事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