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冲
菏泽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山东菏泽274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的发展水平也逐渐提高,在建设新农村的政策下,美丽乡村的建设理念也得到了重视。本文主要针对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进行分析,通过对城乡规划设计与美丽乡村规划的原则以及策略的研究,希望可以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带动农民生活水平地提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也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城乡规划;美丽乡村;生态文明
前言:城乡规划是一项涉及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方领域,具有全面性、战略性、综合性的工作。合理有效的城乡规划需要立足现在,结合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统筹全局,进行综合发展。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是国家建设的重点,也是建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美丽乡村规划可以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村改革的进程,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化发展,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
一、城乡规划设计与美丽乡村规划的原则
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中,要将生态文明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农村的最大优势和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其自然环境,所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将保护自然生态作为前提,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发展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内容繁多,在开展工作之前,要对农村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存在问题的因素,结合现实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规划方案。为保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协调性,要系统地进行分析与验证,确保农村发展更快更好。
美丽乡村建设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证农村发展效益的最大化。在资源的开采上,要利用先进的技术,计算开采的数据,优先开采环保能源,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对环境污染地区进行清理和整理,防治环境污染恶化,引起更多问题的出现。靠山的乡村要做好抗泥石流的能力,在应对自然灾害上要最大限度的减低损伤。
农民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农民是农村的主导者,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相关部门一定要尊重农民的意见,出台利于农民的政策,关心农民的实际生活,将改善农民生活作为建设规划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参与积极性[1]。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在传统的农村发展中,产业结构的不完善局限了农村的经济水平,相关部门在进行规划时要从产业结构入手,转变单一的结构形式。在资源利用上,政府部门要尽可能地发挥可利用资源的全部价值,整合资源,来到达农村经济的整体提高[1]。
二、城乡规划设计与美丽乡村规划的策略
(一)完善乡村产业结构
建设美丽乡村就要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业,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提高乡村凝聚力,调动集体的力量,逐步发展旅游产业和其他附属产业。乡镇的政府机构也要积极的采取措施,颁布相关政策,对发展新的产业提供资金与政策上的支持。发展旅游业要就和当地的风土人情,让游客切身地体会到农村的迅速发展,真正体验到乡间生活的乐趣。除了发展旅游业之外,其他的产业也要一同发展。生态农业的带动了林、农、副、牧、渔各行业的发展,在农产品销售上也可以利用现代技术与网络平台进行。多产业的同时发展将会大幅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在建设规划中,也可以吸引一些低消耗、少排放的产业建厂,在保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增加建厂的福利待遇,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使二者得到共赢。例如在浙江省磐安县新渥村,开展休闲养生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中药谷与浙八味药材市场作为宣传的主要内容,围绕中医药产业,开发养生度假村,组织相关的寻宝比赛,自行车公开赛等,促进乡村建设,将磐安县发展成“乡村慢生活+中医药休闲养生”的康养基地。磐安县新渥村将该村特有的中药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实现了多产业结构的发展。
(二)合理规划乡村布局
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中,要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与地貌,利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法,突出地形优势,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风格,让当地的农民住得更加舒心与方便。在设计布局中,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空间扩展能力,合理的规划农村建筑的排列。对农民的走访调查也是重要一环,工作人员结合农民的实际想法,满足农民的生活需求,合理科学地进行农村规划。设计人员也要处理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是农民生活的必备设施,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修建基础设施有助于农民健康的良好发展。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针对设计布局的工作进行严格管理,要确保先规划、后认可、再建筑的流程依据,利于乡村建设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
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的解决,清查违章建筑,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拆除,对于荒废的空地可以改造成公共场所,为农民的空闲时间提供一个休闲的平台。如果存在危房,工作人员要及时地进行考察,获取许可之后可将危房进行改造,确保其安全。要加强农村的道路施工建设,完善用水、用电、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的规划住房安排,保证房屋建筑使用的合理性[2]。例如浙江省双灵村,该村庄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提出“上改下”的完善线路,完善了排水系统、燃气系统和电力系统的环卫设施建设,农户居住附近和公园等公共设施附近建立停车场,满足停车需求。完善公交站点,设置林荫地,提高乘客等车的舒适度。设置垃圾房,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指示牌、垃圾桶、公告牌等室外设计也符合当地的风土人情,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舒适度。
(三)发展乡村农业
为了保证农村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农村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环保可持续地发展农业产业。生态农业是集合各种产业的一种新型复合型农业,不仅仅是农业的单方面发展,也要重视林业、牧业、渔业的发展,全面地发展相关产业,才能带动生态农业的进步。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将粗放型的经济模式转为精细型经济模式,将农村资源合理地利用到生产中去,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3]。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可以把生态农业作为基础开发旅游产业,增加周边收入,给生态农业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也可以减少生态农业发展的局限性。
(四)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来激发农民保护环境发意识,认识到环境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建立环境保护机制,通过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并建立监督机制,对人们进行监督,有效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环境保护制度要不断地完善,结合实际情况,在乡镇建立环保单位,对每个部门进行职权划分,才能更好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乡村建设中最大的宝藏就是生态环境,在建设美丽乡村中,不破坏生态的基础上达到经济效益的提高是发展规划的主要方向。在美丽乡村规划中,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发展生态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将当地的生态环境作为推广热点,吸引旅客前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建立农村特色的旅游基地,开展特色项目,比如果园采摘、农家乐等。例如山西省六合村,该村的南部拥有四道山岭,在六合村建设旅游道路时,尽可能地降低对山岭的破坏。而山林中的树木种类繁多,村民在山岭的底部种植大量的果树,发展景区式果林,既能观赏又可采摘。在六合村旅游既可以欣赏到自然风光,又可以享受到田园采摘的乐趣。
结论: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乡村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观,将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作为主要目的,对乡村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在规划的过程中也要尊重农民的意见,考虑到当地的地形地貌,运用现代化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这样才能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鹤.浅析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2):76.
[2]刘宇霞,周娅,杨旭芳.探析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J].居舍,2020,(10):5.
[3]卢禹,宋志华,陈海涛.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