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提高策略探讨 李传义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8月下   作者:李传义
[导读] 随着这几年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施工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环境下,中小建筑企业生存环境日趋恶化,平均利润不断下降。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上分一杯羹,中小建筑企业势必要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水平,合理组织施工,充分挖掘潜力,加强质量、工期和成本等方面的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化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李传义   262119

摘要:随着这几年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施工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环境下,中小建筑企业生存环境日趋恶化,平均利润不断下降。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上分一杯羹,中小建筑企业势必要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水平,合理组织施工,充分挖掘潜力,加强质量、工期和成本等方面的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化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本文对于这一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且提出了多种有效的方法,希望能够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和建筑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改进策略
        引言
        建筑公司在项目中的现场施工管理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其发展壮大。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实施项目管理已有三十多年,在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部分建筑公司越来越壮大,但部分中小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若干瓶颈,除了受到国家政策等宏观诸多因素影响外,其自身的现场管理方式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特别对中小建筑施工企业而言,通过优化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能为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反之,如果现场管理不善,不仅使承包的工程项目利润变薄,而且还会间接地影响企业的形象,导致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因此,对于中小建筑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场所——施工现场的管理探讨很有必要,通过对其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运用相关管理理论与工具,制订对策措施,以便提高中小建筑企业现场管理营利能力和形象。
        一、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施工技术应用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施工技术的应用属于重点内容,其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质量,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一些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仍然存在施工技术应用不合理的情况,导致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比如因施工技术应用不合理而导致施工裂缝的出现,在具体的现场施工中,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的配置不科学,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凝固后,裂缝随之出现。又如,由于地基施工技术应用不合理,导致地基不稳,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施工监督管理工作的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由于施工监督管理工作的缺失,导致工期被延长,而且,由于监督管理工作的不完善,导致一些环节的施工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并由此引发重复施工,如果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还会影响到整体建筑质量。具体而言,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监督管理工作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监督工作和施工配合效果较差,这一情况主要表现为监督管理与工程建设保持相对独立,因此会导致监督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得不到发挥。比如在一些环节的施工中,虽然安排了相应的工程监督管理工作,但是仍然存在施工技术应用不合理之处,直到工程验收阶段才发现了问题,而且也存在施工进度跟不上的情况,这表明工程监督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表现为监督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制度的建设是为了对具体的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引,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监督管理中,缺乏完善的监督制度,因此无法对工程监督工作进行有效约束和规范,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存在明显的随意性,现场施工监督管理效果无法突显。
        (三)安全管理工作有待完善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安全管理意义重大,虽然很多施工单位会在施工现场张贴安全施工的标语,还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等防护设施,但是现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率仍然得不到控制。在每次施工之前,很多施工单位并没有针对此次施工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更多的只是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而且针对现场施工工作的开展,很多施工单位并没有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再加上部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进而引发施工安全问题。



        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提高策略
        (一)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进一步加强施工技术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技术问题出现的几率,进而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例如,为了有效防范施工裂缝的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对混凝土的配料进行必要的改进,将引气剂、塑化剂等添加到混凝土中,而且要酌情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投放量,然后进行搅拌,而且在搅拌过程中可以在其中添加适量冰块,还可以将即将使用的混凝土进行提前冷却,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浇筑工作,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施工裂缝的出现。又如,在地基施工中,首先要做好房屋地基的夯实工作,并且注重夯实技术的科学使用,如强夯法。在地基施工中,如果发现地基土质疏松,为了确保建筑物地基的稳定,可以采用换填施工技术,即使用其它材料对原有地基软土进行换填,而所选择的新材料应该具有质地坚硬且排水性良好的特点,在置换完成之后同样需要进行夯实处理,通过这一施工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房屋地基的稳定性,确保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效果。
        (二)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工作
        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科学的监督管理,能够推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各个环节的施工工作有序进行,并及时发现各环节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督促施工人员予以改进,以此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在具体的施工监督管理中,首先要建立专门的现场施工监督管理小组,小组成员需要提前熟悉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各个环节的施工内容以及涉及到的施工工艺,以此为基础对各环节的施工工作进行监督,在发现施工问题后予以指正,并督促施工人员及时改进,从而将施工问题控制在源头,这对于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要做好施工进度监督,针对出现施工延误的环节进行全面分析,查找其中的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因此确保施工进度。另外,要建立监督管理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来约束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并对监督人员的行为进行严格约束,以此确保现场施工监督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三)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要能够不断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将施工安全事故出现的几率控制在最低水平。具体而言,在每次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都要组织参与此次现场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在安全培训中,向施工人员明确这一类施工中的常见安全隐患有哪些,针对安全隐患如何去规避,并通过案例介绍或现场模拟的方式帮助施工人员掌握相应的防护技能。其次,建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针对现场施工中各类施工机械的使用、各类高作业以及其它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活动,以制度的形式对相应的施工操作内容予以明确,并要求施工人员能够按照制度要求严格实施每一步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将现场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降到最低。而且在日常施工中,施工单位还应该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各类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针对老化的设备或零件要进行及时更换,减少因机械设备自身的原因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三、总结
        综上所述,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确保质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控制目标的实现。为此,要求建筑企业改进项目施工前的不合理的现场管理流程与制度设计,落实岗位责任制,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设计出提高员工积极性的奖惩措施。现场施工管理中,做好关键成本和进度的控制工作,工期的拖延或赶工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安全和成本因素。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会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施工工作,为此,施工单位要能够针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从多个层面入手予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胡兵.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提高策略探讨[J]. 建材与装饰,2017(07):146-147.
[2]马振宇.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提高策略探讨[J]. 四川水泥,2017(04):191.
[3]杨培红.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提高策略研究[J]. 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1):70-71.
[4]储卫国.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提高策略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09):9-10.
[5]魏国胜.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提高策略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5):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