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探讨 谭佐秋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8月下   作者:谭佐秋
[导读] 填石路基施工是道路建设核心内容之一,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关乎人们出行安全,部分施工方缺乏全面正确认识,工程施工阶段未意识其重要性,尤其在山区道路修建中,该技术应用缺乏合理性。针对上述问题,应及时掌握填石路基施工技术运用要点,明确技术特点,根据实际做好技术应用,确保道路安全性。

重庆市万州区佳路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谭佐秋   404100

摘要:填石路基施工是道路建设核心内容之一,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关乎人们出行安全,部分施工方缺乏全面正确认识,工程施工阶段未意识其重要性,尤其在山区道路修建中,该技术应用缺乏合理性。针对上述问题,应及时掌握填石路基施工技术运用要点,明确技术特点,根据实际做好技术应用,确保道路安全性。
关键词: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公路工程;应用
        伴随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公路工程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数量呈上升趋势,人们对道路施工质量提出新的要求。道路路基施工作为公路核心构成,需对其加以重视,高质量完成路基施工,为公路后续使用功能稳定性及持续性奠定基础。现阶段,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趋于丘陵、山区转变,填石路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公路建设中,有效提升工程质量。
        一、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特征
        填石路基是一类常用的公路工程技术,特别在山区公路建设中,其可切实增强公路整体的稳定性。填石路基施工控制要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其一,填石路基实际施工过程中,影响其施工质量因素较多,填石密度为核心因素之一,不同规格、品质等石料,作为路基施工材料,最终呈现的路基稳定性具有较大差异性。因此,填石路基实际施工之前,需依照项目实际要求,选取合适的路基填石密度,确保路基使用结构稳定性。其二,填石路基实际施工过程中,耗损实际石料数量较多,且施工中呈现动态变化,填石工作结束,其发生形变作用逐渐消失。其三,填石路基施工中,石料粒径尽不相同,无法确保其石料铺设均匀性,最终影响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因此,保证石料分布均匀性,是路基石料铺设核心控制要点之一。其四,填石路基施工中,利用石料行性并非固定,一定程度影响路基稳定性,石料自身具备较强的吸水性,且岩层结构呈现形式具有差异性,伴随时间推移,石料水分增加,其行性逐渐变化。
        二、公路工程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要点
        1、填料选择
        填料作为填石路基核心施工材料,其质量直接决定整个公路工程质量,所以选取填料时,应根据项目实际状况,科学、合理选取填料,不同施工段以及不同施工工序,使用的填料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此外,需根据我国相关要求等级标准,将填料进行划分类别,不同填料性质不同,对路基最终施工质量具有严重影响,需明确填料实际使用范围,如可将抗压强度作为其填料分类依据,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别,即即硬质岩与软质岩。针对填料分级,一般依照粒径分级方式。
        2、地基处理
        对地基进行有效处理,采取一系列方式,将其地基结构稳定性保持于规定范围内。实际施工中,需及时对地基稳定性进行验算处理,若稳定性低于既定要求,则需对其实施加固处理,以此确保路基质量。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填石路基高度,最终确定其承载力,通常路基高度不超过10m,承载力应保持大于150MPa;若路堤高度处于10-20m之间,地基承载力需超过200MPa;当立即高度超过20m时,则需对路基稳定性进行盐酸,必要时应加强监理管控。此外,若建设路基沟底存在地表汇水,除选取硬质岩石进行路基底部填筑和根据水位明确填筑厚度之外,还需将地面横坡陡度比为1:5路段进行内倾搭接台处理。



       3、边坡码砌 
       边坡码砌施工阶段,需依照路基稳定性以及强度先填后码砌,选用合适的台阶码砌方式。譬如,填石路基厚度小于5m,应将边坡码砌厚度保持于合理范围内,通常为1m;填方厚度若超过5m,应适当将边坡码砌调整,通常保持在1.5m。一般间隔20m的部位,应布设相应的伸缩缝,并将其强度控制在30MPa,适用坚硬无缝隙石料码砌。
       4、路基摊铺
       为有效控制路基摊铺质量,需不断优化施工技术,并将填石路基摊铺全方位控制。严格依照设计方案完成放样,于间隔22m位置实施两点挂线放样,明确卸料的部位,待卸料完成之后应进行摊铺处理。施工中路基出现缝隙位置,应利用石渣将其进行填充,为确保公路路基的平整性,应合理布设路拱,同时利用推土机对填石路面进行处理,多数状况下公路施工难以实现以此性成形,需利用分层填筑和分层压实方式完成填石路基的填铺。若倾填路堤处于路床底面1m范围内,建议使用封层填充压实方式。实际摊铺过程中,应持有循序渐进的原则,完成石料摊铺,运输石料车辆应根据设计路线,逐次进行石料铺设,从低至高、由两侧转移至中央。石料摊铺过程中,应将设计工作面明确,利用推土机实施初次推平,之后逐层将石料放置于初期平面上,推土机及时将其铺平1]。
        5、路基压实
        路基压实质量直接决定路基整体稳定性,影响路基压实度因素较多,不仅包含压路机碾压速度、厚度,而且与碾压次数具有一定联系。路基压实过程中,需有效控制路基碾压厚度,同等压实条件下,伴随其路基深度不断持续性增加,其土层密度随之降低,所以施工人员需实际压实过程中,需将其厚度予以控制。同时,压路机实际压实速度,不同程度影响石料压实成效,若其碾压速率较慢,石料被碾压的时间延长,一般需将其碾压速率保持在1.5-2.5km/h,重复碾压4-6次即可。此外,土层含水量,也是影响压实密度因素,土层中含水量较大,使路基密度逐渐降低,后续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沉降,其结构稳定性难以保证,所以应根据实际状况,适当控制土层含水量[2]。
        三、优化公路工程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首先,完善现场清理工作。由于填石路基具有一定结构要求,所以实际施工之前,应完成路基建设现场清理工作,以免由杂质引发质量问题。实际现场清理过程中,应从两方面实现:一方面,清理路基建设现场杂草,以及不吻合填料的碎石;另一方面,应完成现场坑洞填补工作,保证后期路基摊铺、碾压有序实施,是加强路基平稳性关键;其次,施工监控管理。路基监控管理应贯彻于公路施工各环节,主要包含地质检测、地基处理、填料选择等,以免出现建设成果与设计方案不吻合状况。譬如,可预测施工后路基沉降曲线控制工期,也可依照路基实测数据以及当前施工状况来适当调整施工方案。最后,完善排水防护工作。路基建设工作完成之后,需对路基排水防护工作完善,需采用以下几方面措施:首先,根据路基所处地理环境,合理布设相应的梯形截水沟;其次,针对路基沉降问题产生积水问题,应根据实际状况,于路基平台设置深度约为40cm浆砌片石排水沟,减少地表对路基侵蚀作用;最后,针对路基破面的防护,除浆砌片石支挡防护措施,还可选用生物防护联合拱形护坡。
        结束语
        填石路基技术在公路施工中不可或缺,为有效保证山区道路安全性及平稳性,需将施工技术要点掌握,并做好路基、堆砌的环节工作,对填石路基开展全方位处理,做好监督及管理,最大限度为通车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姜志. 高填方填石路基在山区公路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 交通世界, 2018, 481(31):72-73.
[2]董代斌. 浅析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及综合施工方案[J]. 商品与质量, 2017(32):2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