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小莉
61252319870320****
摘要:通过优化设计环节、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建立动态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能够平衡工程造价的波动,从而提高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帮助企业合理控制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失控原因;分析;控制方法
引言:随着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而且过程越来越复杂,需要有相关的制度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的控制,才能够保证整个过程的合理性。工程造价能够考虑到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从而对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监控。
1建筑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
1.1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
工程造价是一个复杂的计算方式,由于涉及到的环节众多,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但是由于企业对工程造价的重视程度比较低,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造成工程造价不准确,影响了整个施工环节。工程造价是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要产生和已产生的成本进行计算,直至竣工完成,涉及到的种类、部门众多,要求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够足够高。并且要求相关人员足够细致,从工程可研性分析初期开始,就要开始收集资料,着手编辑工程造价,并且工程造价涉及到的小项非常多,相关人员要足够细心,避免在编制过程中产生差错。
1.2成本预算超支现象严重
另外,很多建筑工程中还存在成本预算超支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控制的水平。具体来说,建筑工程造价人员与其他部门人员之间的沟通联系较少,工程建设人员等缺乏造价管理的相关知识,使得在工程建设中不能有效进行成本控制,造成了工程资源的浪费。造价管理人员对工程实际情况的了解不足,不能及时进行工程监管,导致成本预算存在各种问题。另外,造价管理人员没有严格考虑工程材料等的市场波动因素,使得成本预算超支现象极为普遍。
1.3工程变更情况相对比较多
在建筑工程项目进行中,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没有就工程问题进行沟通与协调,设计人员在施工图纸的设计上没有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使得施工图纸的有些地方设计不合理,而施工单位在按照施工图纸进行设计时,有些地方难以满足设计单位的实际要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的问题极为普遍,影响土建施工的进度,并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导致工程造价的效果不理想。
1.4施工现场管理存在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中,涉及的施工因素较多,很多施工单位不重视施工现场管理,导致很多细节问题的处理不到位,甚至造成安全隐患,加剧施工风险,因此,需要在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过程中,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加强对有关施工环节的测算等。
1.5竣工结算的造价失控
建筑工程在竣工结算阶段,存在结算数据不准确、计算方式不正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控制的效果,主要是由于在竣工结算阶段没有充分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选用计算方式,一些工程资料存在不完整、不真实的现象,没有根据工程结算的标准等进行科学计算,造成了造价失控现象。
2建筑工程造价失控的应对措施
2.1树立全员全面的造价预算管理观念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效果的提升需要工程全体人员的参与,只有树立全员全面的造价预算管理观念,工程全员才能够积极参与到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工作中,实现工程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积极进行工程各阶段的造价控制,达到控制的理想效果。全员全面造价预算管理观念的推行能够调动工程人员造价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好地落实与执行造价管理的相关措施。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需要从重视预算编制方面着手,相关人员需要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标准进行预算管理,加强预算审核,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作用。预算编制人员需要充分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工程管理的要求,科学编制预算表。另外,在预算表编制完成以后,要加强审核,结合工程施工情况,提出科学的审核意见,避免预算表中出现漏项、错项等问题。预算审核人员要严格根据工程施工图纸与相关文件,详细审核。具体来说,要对预算依据加以审核,建筑工程具有特殊性,预算审核人员要详细审核各方面内容,严格遵守施工标准,进行周期性的审核与管理工作。
2.2定期培训,提升造价人员专业素质
造价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是影响造价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建筑工程单位要定期开展培训,积极引导工作人员参与,结合工程造价发展的现状等,向工程造价人员传授造价管理知识,使得造价人员能够掌握行业动态,具备新的造价管理知识,不断进行专业知识的更新与完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够在造价管理中积极解决各种问题。
2.3明确材料的品牌、规格和价格
土建工程建设中,所涉及的材料较多,而市场上存在的材料具有多样性,各种不同材料在价格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建筑工程造价人员需要掌握市场上各种材料的价格、性能等指标,能够在工程造价过程中充分考虑市场价格变动等因素,避免材料价格差异所造成的造价失控问题。
2.4建立全面的造价预算管理机构
建筑工程单位要在施工开始之前,建立造价预算管理机构,并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在造价预算管理机构内部进行职责权限的划分,避免冗余部门的出现,也要避免部门之间职责的重叠,从而保证预算管理、工程造价的顺利进行。造价预算管理机构的建立可以对工程施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完善的一个重要方式,能够实现造价管理的顺利进行。建筑工程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中,要安排专人进行市场形势监测与分析,通过市场材料、设备价格等的监控,实现良好的造价控制效果,具体来说,要对材料价格变动情况等进行分析,深入分析市场的变动情况,在进行材料与设备采购时,要充分进行材料与设备规格、性能、价格等的比较,从而选择最符合工程施工要求的材料与设备。另外,相关人员还需要及时掌握国家政策法规的调整情况等,及时根据政策调整预测市场材料等的变化趋势,进而确定自身的采购活动,实现采购成本等的有效控制。最后,采购人员需要在采购过程中与供货商等保持良好的关系,签署相关的协议,保证供货的顺利,使得在市场价格较低时,工程单位可以率先进行采购,保证工程造价管理效果。
2.5做好建筑工程的预算成本工作
成本预算管理,需要建筑工程人员在工程建设中具备基本的节约理念,在工程建设中,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进行材料、设备等的合理利用,避免出现材料等的浪费。在材料与设备的使用上,要严格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比如对于材料的使用量、用途、设备使用时间等做好相关的记录。
2.6竣工结算阶段程造价失控的应对措施
建筑工程建设中,很多单位在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上,常常存在竣工结算的造价失控现象,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重视该现象,采取合理的管理与控制方式,避免工程中材料等的不合理使用。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竣工结算时,造价人员首先要保证工程资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工程资料主要包含了工程合同、协议、招投标文件、工程图纸、工程变更等,严格保证这些资料的完整性,为后期的核算做好基本的准备工作。其次,造价管理人员在竣工结算时,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都要重视,严格分析出现该问题的原因,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避免结算中出现重复计算、多算、漏算等问题,影响工程造价的实际结果。
3结束语
建筑工程建设中,要从可能引起造价失控的因素着手,做好各个阶段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实现成本预算管理、现场管理、造价人员管理,达到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良好效果。由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影响工程效益的重要因素,需要在建设中重视造价管理,对工程建设过程加以必要的管理与监督,减少工程资源的浪费等,达到工程造价控制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熊琳.浅谈建筑工程造价失控原因的分析及其控制方法[J].低碳地产,2016,2(1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