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琳
端州区河苑小学 广东省肇庆市 526040
摘要: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关系着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启发,有利于学生在美术学习上的创新表现。本文主要从实物启发、故事启发、画面启发、语言启发等方面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启发方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发散性思维;启发方法
发散性思维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拓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因而易产生创见的新颖观念。从现今小学生的美术教学现状来说,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未形成,许多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只能找到一种创作方案,有的一种创作方案也想不出来。为了使学生具备美术创作的发散性思维,教师便需要在美术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学生能够在美术学习中能够形成良好的发散性思维。
一、实物启发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启发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引导。教师在教室中为学生摆放出实物,之后让学生根据实物的形态和色彩特点进行想象,并表述出自己的想象,彼此间相互交流,由此,便能够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逐渐形成。当学生能够思考出多种创作表现方法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动手创作,便能够使学生将自己的发散性思维体现在美术创作中。
在教师为学生授课《奇特的热带植物》一课的时候,便可以将一些便于携带的热带植物带入到课堂上,便让学生对这些热带植物的实物进行观察,并根据这些植物的形态、特点进行想象。我在此课教学中,为学生展示出了虎尾兰、仙人球、仙人掌等热带植物,将这些盆中的热带植物放到讲台上,让学生围着进行观看。之后,我问学生:“这些热带植物各自有什么特点呢?”一位学生说:“仙人球是圆圆的,长满刺。仙人掌是扁扁的,也长满刺。虎尾兰是长长的大叶子,上面有一些白色的条纹。”我接着问:“你们觉得这些热带植物像什么呢?”学生回答说:“我觉得仙人掌像一个卫士,中间的仙人掌是身体,两边的滋生的枝丫是这个卫士的手臂,前面的小仙人掌,像是他拿着的一个盾牌,然后他全身都是刺,别人都不敢靠近,更符合卫士的形象啦。”另一位学生说:“我觉得仙人掌像是举着手和脚的小宝宝,好像老师提问后,在说‘我来回答’。”还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这个仙人掌像是在举起双手手说:‘欢迎你来到我们的世界!’”在学生表达了自己对这些植物的想象之后,我便让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的想象画出来,从而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充分表现出来。
二、故事启发
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运用故事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启发,让学生能够根据故事内容展开想象,从而将自己的思维表现出来。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上为学生讲述一个故事的开头,其余的内容让学生自行想象进行补充,并在课堂上说出自己想象的故事内容,之后再让学生用画笔将不同的故事解决画下来,从而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启发。
在教授小学生《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这一美术课程时,教师便可以通过为学生讲述故事内容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自己想一想与这个故事相关的后续。我在此次课堂上为学生讲述道:“很久很久之前,有一个长得很高很高的巨人,在他8岁的时候,他就有2米高了,当时他们村庄的人都觉得这是个妖怪,要将他赶出村庄。他不得不逃离了自己的家乡。在路上休息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袖珍人,只有他一只手掌那么大。这个袖珍人说:‘嗨,你好啊!我叫卢奇,你叫什么?你要去哪?’巨人说:‘你可以叫我巨人,我也不知道要去哪。’卢奇说:‘我知道一个好去处,那的人非常好,虽然大家长得都不太一样,大家都非常和睦。’于是巨人就跟卢奇一起上路了。
”接着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巨人和小矮人会遇到什么人呢?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一位学生说:“我觉得会遇到长得比他们还奇怪的人,可能会有长着两个头的人。”另一位学生说:“我觉得也是,还可能会有没有鼻子、眼睛、嘴巴的人。”“还会有没有手和脚的人,但是他们会生活得非常和睦。”于是,我便让学生将这些想象出的人和巨人、小矮人都画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场景。由此,便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了启发。
三、画面启发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为学生展示画面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画面进行想象,从而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启发。教师在选择画面的时候,可以尽量选择一些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画面,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图形进行思考,将图形想象成不同的物品,并表现在画面中。
在为学生授课《有趣的水墨游戏》一课时,教师便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出一些由简单的水墨图形组合成的画面,让学生根据这些水墨图形组合成的画面发散自己的思维,进行想象,并表达出自己的想象。我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便为学生展示出了一幅由墨块和线条组合而成的画面、一幅由墨块和墨点组合成的画面。之后,我问学生:“大家觉得这两幅画面分别像什么?”有的学生说:“我觉得那幅墨块和线条组合的画面像是天上飞着的风筝,另一幅像是长着叶子的大树。”还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墨块和线条组合的画面像飞机划过天空的轨迹,另一幅像长着花草的山峦。”还有学生说:“我觉得墨块和墨点组合成的画面像是一个个排列着的人,墨块和线条组合的画面像水洒到玻璃上划过的痕迹。”在学生表述完之后,我接着说:“看来不同的画面让大家产生了不同的想法。那么大家就来根据自己的想法用水墨来画一画吧,看能不能画出你们想象的效果呢。”接着,便让大家按照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创作,从而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够逐渐形成。
四、语言启发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运用语言启发的方式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启发,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能够根据教师的语言进行想象,从而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进行创作。教师在语言表述上,要为学生提出一些创作的思路,引导学生按照这些思路进行思维发散,长久地运用语言对学生进行启发,便能够使学生按照教师的语言进行想象和思考,从而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能够逐渐具备发散性思维。
在教师为学生授课《鱼儿的启示》这节美术课程时,便可以运用语言启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在为学生展示出关于鱼儿的图片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构思,让学生能够在创作中有更多的思路和想法。我在为学生展示出孔雀鱼、大鲸鱼、九间鱼、罗汉鱼等鱼类的图片,并为学生介绍道:“大家看,这条孔雀鱼的尾巴是不是非常漂亮啊?像不像一个穿着漂亮裙子的舞者呢?如果小鱼们有舞会的话,肯定会请这条孔雀鱼去跳舞的。这只大鲸鱼有着锋利的牙齿啊,它个头这么大,其他小鱼肯定都怕它,看到它来了,肯定躲得都远远的。九间鱼是不是像斑马一样?有黑白相间的斑马纹,要是它穿上西装,一定很漂亮。罗汉鱼最突出的就是它的大脑门了,像寿星公公一样,在小鱼里可能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哦。”接着,我便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小鱼进行创作。有的学生便根据我的表述的语言进行想象,画出了孔雀鱼在舞台上跳舞,其他小鱼在舞台下鼓掌的画面。还有的学生画出了罗汉鱼拄着拐棍在教训其他小鱼的场景。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启发,可以从运用实物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能够根据实物展开想象;可以运用故事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学生能够根据故事描绘更多后续内容;可以通过画面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学生能够根据画面想象出不同的场景;可以通过语言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学生能够根据语言描绘更多的场景。
参考文献:
[1]汤柏泉.小学美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中华少年,2017(21):197-198.
[2]王金凯.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07):78.
[3]李雨珊.发散性思维与小学高年级美术教学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