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下小学科学教学的高效开展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7期   作者:陈进平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加强小学综合能力培养成为促进小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础。
        陈进平
        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三合学校7312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加强小学综合能力培养成为促进小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础。小学科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教学,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当前,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从而提高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进步,本文结合小学教学特点,对小学科学教育现状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效教学
        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教学,对于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着积极影响。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仍然改变不了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科学这一学科教学,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常常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这些教学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学生科学知识的有效获取,阻碍着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学习,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体现,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升。因此,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深化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文章将从具体的教学实例出发,对小学科学教学的高效开展方式进行深入探究。
        一、借助先进电教设备,刺激学生探究欲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小学教育领域中,小学科学这一学科教学自然也不例外。在小学科学课程本身设置中,除了日常的理论学习外,还包括了实践的部分,在其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为直观形象的理解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就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将其与科学理论实践学习相结合,给学生以动态且富有趣味的展现,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我们关心天气》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将世界范围内或本市范围内的天气变化进行分析,以更直观地方式展现出来,或者教师可以为搜集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观看,让学生观察播报员是对哪些信息进行了具体的报道。通过这一直观形象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风速等方面来描述一个地区的天气。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视频的展示,让学生看看就一地区的云量、雨量的具体观测方式。通过这一方式,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有关天气的知识,了解天气是如何影响每天的生活,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观察和研究天气的兴趣。
        二、科学设置教学问题,激活学生科学思维
        科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必须基于一定的教学氛围。

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学生更愿意在充满讨论的氛围中学习,而讨论就离不开问题的提出。在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为学生引出相应的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以问题为引导,为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交流提供方向,既能激活学生的科学思维,又能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拓展自身思维思路,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水的特性》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从水的形态出发,让学生思考:水有几种状态,分别在哪种情况下存在?让学生以此进行小组的讨论,在小组交流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倾听他人不同的思维思考。之后将各组员的观念意见进行总结归纳,整合相同的观点,并以小组报告的形成进行展现。最后各个小组选出各组发言代表,将本组观点进行分享。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为什么夏天小卖部的阿姨会在冰柜上盖一层厚被子”、“为什么洗完澡不擦干会冷”“为什么鱼可以在水里生活”等问题提出,引导学生思考水在不同状态活动下有什么不同的特性表现。通过多样且富有趣味性的问题设置,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学习探究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效率也会获得相应的增强。
        三、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深化学生知识理解
        在新课改中,要求科学这门课程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因此,这就需要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实施,注重教学方法运用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生活化的素材为导入或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这一方式运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这对于促进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有效学习,以及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升都具有积极作用。
        例如在教学《运动与摩擦力》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教室为活动范围,在教室的空地上进行推箱子、推椅子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下感受到重量不同的物体在同样的地面运动速度也是不一样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将箱子放在光滑的课桌上推,然后放置在地面上再实践,以此引导学生得出“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地面进行运动时,速度也是不一样的”这一结论。通过趣味的生活实践,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课程知识。又如在教学《食品包装上的信息》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随机带一些未拆包装的食品到课堂中,然后组织学生一起观察探究食品包装上的各类信息。通过观察这些信息,教会学生选择恰当的食品,提高学生的综合整理信息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做好小学科学教学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应在认真研究课程新理念下,不断学习借鉴优秀的教学方式运用,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增强自身教学水平,以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巫金华.小学科学课堂中高效教学模式的构建之构想[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0):59.
[2]姚伍生.浅谈如何实现小学科学高效课堂[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6):37+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