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文龙
厦门瑜璟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省厦门市 361021
摘要:深基坑施工作业是市政工程中要求较高的作业环节,其施工环境具有复杂多变的特征,所以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有较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在规定时间内交付工程,同时还要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中的各个单位都需要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制度,落实相关工作,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在施工期间出现险情和事故。
关键词:市政施工;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
1深基坑支护技术类型
1.1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
大多时候,通过连接不同墙段,能够实现有效支撑,一方面可以保证地下连续墙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从整体上保证墙体效益。在应用时,面对无法通风的基坑,这一技术非常适用,因为它并不影响附近结构,而且技术适应性良好,通过缩口管技术强化,可以取得更好处理效果。
1.2支撑结构技术
基坑为达到支撑目的,往往可以应用端头与中部等不同部位,建立上下两层结构,以此进行开挖,使钢管取得良好支撑效果。当设置支撑结构时,加大对开挖的控制强度,使其速度以及力度处于合理范围中。当开展锚索施工时,因为它为外部支撑结构,应该有效应用钻孔植入这一处理方式,构建与完善受力体系。
1.3护坡桩施工技术
首先,以螺旋钻杆为对象,在钻进期间,当到达相应位置之后,应该灌注一定数量的水泥浆。然后,当水泥浆数量满足要求时,将其它材料加入进去,比如骨料等。最后,不间断地灌注水泥浆,直到满足成桩要求。
1.4土层锚杆施工技术
首先,选择合适的钻孔部位,灌注一定数量的水泥浆,获得良好强化护臂的效果,然后,将钢绞线从孔中穿过,做好补浆操作,以此保证位置安全性。在此期间,既需保证施工前锚杆位置的稳定性,也需要保证钻机到达预设部位可以有效配合,做好调试工作。
2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市政施工中的运用难点
2.1地质因素影响
针对深基坑支护结构而言,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地质环境与构造产生很大影响,各个地区具有不同地质环境与构造,同时土壤压力变化显著,由此对这一结构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其施工具有较强不确定性。从土质角度来讲,当地域及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时,其内部含水量等均出现明显不同,与此同时当气候出现变化时,地质因素也会有所改变,所以即使位于同一工期同一地区,地质仍旧出现相应改变。因为这部分地质因素处于动态变化中,产生较大影响,所以作用于深基坑支护结构,提高其受力的多变性与不稳定性,与此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该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计算难度,对其施工造成较大限制和阻碍,无法提高其施工质量。
2.2深基坑支护难点
以深基坑支护结构为对象,当开展设计工作时,第一步应该针对地基土层土壤,及时、合理取样,从各个方面了解与掌握地质情况。但是,地质构造具有较高复杂度,并且土壤成分较为多变,不能确保土壤取样的准确性,所以非常容易对样品土壤产生不良影响,与实际土层参数相比,其参数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深基坑支护结构和地质环境相契合,无法提高该结构的施工质量。所以在地质复杂多变的条件下,对该结构设计工作产生消极影响,难以确保设计方案完善性与准确性。
2.3锚杆支护要点
针对土层锚杆而言,还可以将其称之为土锚杆,它位于土体内部钻孔,在到达预设位置后,可形成柱状等形状。在此基础上将相关抗拉材料加入孔中,比如钢绞线、钢筋等,然后灌注一定数量的水泥浆,从而结合土层,形成较强抗拉力。
根据锚杆支护实际情况来看,其优势鲜明且多样,可以承受较强拉力,强化边坡抗剪力,结合土壤共同发挥作用,能够避免建筑沉降,锚杆支护可以完全起到类似工字型横撑作侧壁支护的作用,增加了施工人员在基坑中的工作空间。
3市政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3.1施工临时道路布置
施工临时道路是基坑与外部连接的通道,深基坑支护材料及工程实体构筑物施工所需要的材料都要从外部通过车辆运输至场地内,深基坑开挖的土方也要通过临时道路运出场外。因此要合理布置好基坑支护结构与场外道路的连接位置。要避免临时道路靠近基坑边缘修建,防止车辆或施工机械行驶过程产生的震动对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施工临时道路要尽量利用现有的永久道路,确实需要重新修建时,需要对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并洒水保持湿润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粉尘对环境造成污染。临时道路要根据基坑支护内构筑物施工过程进行动态调整,以满足材料运输要求并最大限度减少对基坑稳定造成的影响。
3.2基坑支护实施方案
基坑方案确定后就要开始进行支护结构的施工,要严格依据经批准的深基坑专项方案实施。以钢板桩支护结构为例,先由测量人员定出钢板桩支护的轴线,钢板桩支护结构与拟建构筑边线必须留有一定的工作面,已确保后期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有一定的作业空间。每个导向桩之间相隔一段距离,导向桩可以选用钢板桩,用挂线绳作导线,在打桩时便能够利用导线控制钢板桩的轴线,施工过程中定期复核轴线防止偏差。打桩时打桩机将钢板桩吊起,人工将其扶正,单桩逐根连续施打,将桩顶高程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最后进行钢板桩支撑焊接,做到焊接牢固,横平竖直。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桩位高程及平面位置,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3.3基坑土方开挖
当基坑支护实施完毕及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后就进入基坑土方开挖阶段。首先应根据具体支护结构及场地状况合理选择施工机械。例如深基坑的平面尺寸比较小,挖掘机无法进入坑内,我们可以选择长臂挖掘机从坑顶将臂深入坑内挖土。或者选择人工坑内挖土配合卷扬机取土至坑外。如果深基坑平面尺寸较大,则可以选择小型挖掘机进入坑内作业,或选择长臂挖掘机坑外结合小型挖掘机坑内共同作业。这就必须依据坑顶实际承载能力及稳定情况合理选择机械。基坑土方进行施工时,必须合理的划分施工区域,土方施工应遵循分区、分层、对称、自上而下的原则,使基坑对称卸载,严禁先切除坡脚,并不得超挖。开挖过程中应重视基坑支护结构变形情况及周边环境变化,及时收集监测数据,如果发现支护结构异响或位移超过允许值应立即停止开挖作业,撤离现场作业人员,待重新加固基坑稳定并确保安全后方可重新作业。
3.4加强排水策略
市政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防水控制对提升项目建设质量起到积极作用,能够有效的避免在降水时或是地下水对支护结构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施工人员需要设计排水沟与深水井,建筑工程的深基坑还需要进行防水防渗透处理。当地下水位超出标准值时,施工单位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及应对方案,同时需要保持地下水位与实际的施工要求相匹配,从而避免施工中发生安全隐患。相关施工措施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改善深基坑支护结构在施工中产生的流沙和管涌问题,从而保证良好的作业效率。防止深基坑边侧由于地下水侵蚀导致坍塌,以此实现市政工程施工作业连续性。
结束语
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着市政工程的建设进程。同时在市政建设施工中,其工程技术具有着强烈的综合性,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施工技术才能确保整个工程进行的安全、可靠,避免产生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在东南这样的沿海地区,便会存在着软弱淤泥地层及透水性较好砂层情况,因此这对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及施工质量的要求极为严苛,所以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需要加强深基坑基护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合理运用。
参考文献
[1]吴炜.市政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的难点与突破途径[J].门窗,2019(08):57+59.
[2]韩毅.市政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9,45(06):66-68.
[3]尹钿源.城市市政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183+187.
[4]王京.浅谈市政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中的难点与突破途径[J].居舍,2018(36):6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