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0年20期   作者:王伟
[导读] 建筑工程施工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占据重要位置,
        王伟
        新疆川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新疆省奎屯市,8332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占据重要位置,由于软土地基自身承载力较低、含水量高、流动性大,容易产生基础变形或塌陷。对此文章就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地基处理;处理技术
        引言
        建筑物的地基决定了整体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效果及沉降情况,应对施工现场土质进行分析及检测,并结合土质条件和环境因素编制勘探报告。设计单位应根据勘探报告对施工现场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确保整体房屋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在软土地基换填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并配备高素质的施工技术人员,确保施工工序的完整性及施工质量。
        1房屋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软土地基结构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因此会对房屋建筑工程结构造成不可预测的质量安全问题,应通过先进施工技术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改造。由于软土地基的不可预测性、低透水性、可压缩性等特点会对地基基础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对软土土基进行一定的换填处理,确保软土土基力学性能满足建筑结构施工要求,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施工前期施工单位应与地质勘探单位进行沟通,明确土壤类型及土壤性质,与专业地勘人员进行交接。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应尽量使用新设备、新技术,确保改善地基性能,为后续施工过程奠定良好的基础。为防止房屋建筑工程出现不均匀沉降等质量安全问题,监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监管程序,确保软土地基处理的有效性。
        2软土地基施工的特点
        2.1软地基中的含水量较高
        想要保证软土地基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找准其特点,根据其自身特性完成后续施工。软土的土性较为特殊,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其具有超高的含水量,而软土地基在道路建设中是较为常见的,因此其与传统形式下的地基有所区别,含水量也会较高,可以达到70%甚至以上,但是软地基的渗水性较差,这也是一大缺陷。因为软土地基的含水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增加土壤的流动性,从而影响到地基的稳定性,所以说要想保证道路桥梁施工建设正常完成,建筑单位必须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使其能够不受到含水量影响,从根本上保证其稳固。
        2.2触变性强
        软土与普通土壤的结构差异性大,其质地松软,无论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还是承受外来应力时,都极容易发生变形,不能保持原有的物理状态,因此,在修建房屋建筑时,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就会在后续过程中,当发生强降雨或者地震等灾害时,地基大范围变形、诱发沉降,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大提升了维护建筑地面所需的成本,还可能影响使用,或者由于沉降不均匀而拉裂建筑,导致建筑表面裂缝。
        2.3渗透能力较低
        在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一旦材料配比不合理,比如砂土和黏土使用量过多,这会直接对黏土固化时间造成影响,软土凝固时间也会有所增加。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泡,使其渗透能力降低,从而造成排水通道堵塞,不利于施工的顺利完成。
        3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3.1?强夯加固技术
        强夯法又名动力固结法,它的施工原理是将重锤提升到一定高度后自由释放,通过强大的冲击力夯实地基土,提高地基整体的密实度、承载力,增大压缩模量,从而将软土地基变成均匀分布的密实地基。在使用强夯法前,施工人员应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对施工现场的各项数据进行检测与搜集。并根据勘察的信息资料,拟定初步的施工方案。然后利用强夯机进行试夯与监测,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对施工方案进行适当的优化与调整。在强夯法施工的同时,对施工现场的各项数据进行监测,确保最终结果能够满足后续的施工需求。

强夯法能够在一定深度内完全改变软土的孔隙分布,不增加土壤破碎程度,获得较好的施工效果。并且该技术手段操作流程较为简单,设备并不复杂,对于操作人员专业知识的要求很低,且效率较高、用时较短,施工时的成本也较低,能够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软土地基,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这种方法在多年前已经被我国建筑行业使用,在经历了长时间发展和优化后,市面上已经形成了型号各异的强夯机与相关配套设备,硬件相对比较完善,能够很方便地在多种建筑工程中使用。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帮助。
        3.2土工合成材料的方法
        土工合成材料的方法,主要是根据人工合成聚化物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通过合理地对这种方法进行应用,能全面提高软土地基的过滤及排水和防护等方面的效果,且这种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地基结构中的含水率,因此,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软土地基施工时,施工人员要将地基结构中的软土层挖出,之后采用分层法铺设相应的钢筋垫层,还要确定钢筋垫层及土层之间的摩擦力标准,在此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加固,使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地基结构的整体强度。此外,通过合理地应用这种材料,能够对其土质内部的结构进行相应的优化,从内部和外部全面提高土质的性质,提升地基结构的整体承载力,促进房屋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提高。
        3.3对排水固结的方法进行分析
        对于我国沿海地区或是靠近水域的工程而言,建设的同时,地基通常会存在着一定的富水性,所以为能对其整体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提升,一般情况下需通过合理地采取固结的方式对地基作出妥善的处理,通过对排水固结的方法进行利用;施工的成本和周期较高,并且对所应用的地基施工要求较高。此外,这种技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工序也比较复杂,所以与高压喷射方法及强夯法和换填法进行对比,其应用的优势比较低,在进行具体施工中,需要对砂井或塑料排水带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充分结合荷载加压方式,将其地基中的水分进行合理的排除,使其可提高地基基础整体的稳定性。
        3.4化学固结法
        化学固结工艺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硅化加固法。通过氯化钙和硅酸钠化学反应制备的凝胶状凝结物,能够让土壤颗粒黏合在一起,并且改善软土壤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第二,人工合成材料加固加筋法。向土壤地基内添加足够数量的人造合成材料,使其能够充分融入土壤层,这将最大限度地减少触变和变形等情况给软土地基所带来的风险,假设软土地基层的某一个部分出现了断裂或者是沉降问题,应该通过有效的处理方式减少沉降面积,提高软土地基承载能力。第四,灌浆法。通过电化学以及电压的原理,在软土地基的土层当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和土质素,使得淤泥质粉土和黏性土之间更加牢固。
        3.5换填地基处理技术
        对软土土基进行换填处理时,应确保换填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建筑结构施工要求。换填地基处理技术主要通过土质的换填提升地基基础强度及承载能力,使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力学性能得到保证。换填地基处理技术作为最基础的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基础处理中运用广泛。在制定换填方案前,设计单位应结合地质勘探报告及土壤质量检测报告进行综合考量,制定符合施工现场要求的换填方案。施工单位在进行软土地基基础换填施工时,应确保换填材料的性能符合要求。在换填材料进场时,应进行见证取样,并送至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验,确保换填材料的力学性能,保证整体地基基础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合理地应用地基处理的技术,全面地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对于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具有相应的促进作用。此外,根据相关工艺技术的实际施工现状和现场管理水平做出综合的分析,在实际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采用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以强化软土地基加固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鼎臣.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9(26):102.
        [2]刘洋.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居舍,2019(26):54.
        [3]杨莉.浅谈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9(25):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