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1期   作者:吴建红
[导读] 阅读带给人们心灵上的启迪是无法估计和替代的,良好的阅读能力对于学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吴建红
        青海省西宁市胜利路小学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阅读带给人们心灵上的启迪是无法估计和替代的,良好的阅读能力对于学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正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基于些,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展开研究,旨在以此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了阅读对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深化,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曾这样说:“书是学生自已读懂的,而不是教师给讲懂的”这一句话为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让学生掌握正确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自主的、有效地阅读当中不断地提升阅读能力,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一、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更好的完成阅读教学目标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自我感知、理解阅读材料和做出相应评价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参与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师要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更好地加以体会和评价。
(二)提升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语言表达形式,这可以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奠定基础。通过对文章的朗读和赏析,引导学生掌握作者对人和事物的描写手法,以及作品中情感的表达方式,这有助于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提升和审美体系的构建。
(三)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对文章更深入层次的理解,使学生可以体会作者写作风格和表达情感的方式,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元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为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丰富学生地阅读资源,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随着不断的积累,学生自然会产生创作的欲望,在厚积薄发中,学生的创造力、写作能力、理解和感悟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阅读教学情景
        创设适当的阅读教学情景能够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快速融入到阅读学习当中[2]。以往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般都是由教师在前面进行领读,学生在下面大声跟读,然后就是学生一遍遍的朗读,这种只闻其声、不知其意的模式无法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结合具体阅读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及实际需求,创设适合的、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情景,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地探究欲望,使学生快速的融入到阅读学习当中。


        例如,教学《乡下人家》一课,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来创设阅读情景,激发学生想象,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师说:“同学们,请欣赏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份特殊礼物”,此时学生注意力被教师的话语所吸引,接着教师为学生播放含有乡村美景和美食的多媒体课件,接着说:“同学们,这些画面你们熟悉吗?”有学生大声回答:“熟悉”,然后师说:“这样的乡村美景,在我们生活当中还有很多,下面我们就跟随陈醉云先生去领悟这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吧”。在这样的阅读情景之中,学生对文章充满了探究的欲望,会增强对文章中乡村之美的感受,从而深深的爱上阅读。
(二)分层阅读提升阅读能力
        分层阅读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的阅读能力都能够获得有效的提升[3]。学生存在着差异性,所表现现来的阅读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和阅读能力等为学生进行分层,然后以因材施教为原则,为学生提供适合的阅读材料,这样就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父爱之舟》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分层阅读的方式进行教学。按照学生的知识结构,将学生划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潜能生,然后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不仅要掌握语言文字和写作方法,还要能够揣摩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及价值观等,同时,还要求他们能够运用语文思维来思考实际生活当中的现象;对于中等生则要求他们在掌握语言文字和写和方法的基础上,整体把控文章的内容;对于潜能生,教师则应该以基础教学内容为主,重点抓学生字、词、句的积累,帮助他们扫清障碍,激发阅读兴趣。
(三)重视语文教材,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是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主要工具,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场。阅读教材中含有大量的积极向上的元素,通过有效阅读,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能吸取经验教训,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语文教材的学习为主,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实际需求,针对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指引,教学将对具针对性,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年龄小基础和能力都相对较差,这时的教学就要以培养阅读兴趣为主,注重基础知识如字和词的学习,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已经初步具备了阅读能力,这时就需要注重学生阅读能解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培养,引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学生存在着差异性,教师还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做到因材施教。
结论:
        综上所述,阅读的过程是学生增长知识、积累素材、获取经验的过程。在阅读中吸取文本中的精华需要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1]。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重要作用,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正确阅读方法,为学生创设适合的阅读情景,并通过分层阅读,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冬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J].知识文库,2020(24):32-33.
[2]宋婷.探析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0):54.
[3]袁红菊.探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J].学周刊,2020(30):25-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