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
重庆市大渡口区实验小学 重庆 400084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还需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建构语言表达的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学会思考适应社会发展的优质人才。本文就针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现状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比较缺失。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学,语文教学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多媒体教学也被广泛的应用在学科教学当中,它能够有效地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也往往比较依赖手机通过手机去搜索问题的答案。因此,他们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的便利,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思维能力的缺失。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愿意主动的去进行问题的思考,学生的综合能力还不够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思考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对策
(一)通过资源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很大的学习动力。本校的理念正是“启迪智慧,化育生命”,而启迪学生的智慧的突破点就是学生的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可以通过资源整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通过灵活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活化教学方式以及情境教学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进行认真的思考。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心比较强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具有思考性的问题,通过问题引导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认真的阅读文章,然后给学生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如“你认为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计谋是否完美?如果换作是你,你会采用什么方式借箭?”这种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而且答案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见解。这对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来说是很有帮助的。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的活跃,对于语文学习会产生强烈的兴趣。
(二)增加课堂互动交流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就需要增加和学生之间有效的交流和互动。启慧课堂“3H”——学会,融汇,智慧,而这样的课堂就需要有效的课堂互动。通过增加课堂互动交流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互动沟通来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丰富的教学内容会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加的灵活,更加的具有多样性。这就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智慧课堂,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很难长时间的集中起来。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设置一些可以和学生进行有效交流互动的环节,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够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学习。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在课下,教师也需要增加和学生的有效互动,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疑惑。通过这种方式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调整教学方式,为学生呈现更加优质的课堂。
(三)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具有很大帮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活跃课堂氛围。教师也要为学生打造轻松愉悦,民主的课堂氛围,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思维的潜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大胆地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奇思妙想,教师要予以表扬和鼓励。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让他们的思维能够更加的活跃,能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跳出思维定势。
(四)转变教学观念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育者都不免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需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科素养的培养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构建语文学习的知识体系。教师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进行创新,为学生呈现更加优质的课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题,给学生都提供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表现的过程中能够想得更多,想得更深。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的广阔。
(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跃学生的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效率非常高的学习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通常来说,个体对于问题的思考不够全面,因此,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针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教师就可以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下,学生的思维会更加的活跃。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也能够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一个问题,让他们在看待事物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的全面。这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来说是具有很大帮助的。
结语: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的有必要。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比较缺失。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资源整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增加和学生有效的课堂互动交流,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教师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学生的思维潜能。教师还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为学生呈现更加优质的课堂。最后,教师还可以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活跃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文红.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3, 000(010):143-144.
[2] 孙永安.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6, 000(011):227.
[3] 黎为娅.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 当代教育, 2013, 000(004):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