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珍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四川成都610500
【摘 要】目的:探究健康宣教联合面部护理对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次纳入78例患者,时间2017年4月至2020年7月,不同护理方式分组(每组39例),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健康宣教联合面部护理为试验组。以统计学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HAMA、生活质量评分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HAMA、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分析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宣教联合面部护理对于该疾病患者具有实施价值。
【关键词】痤疮;不良反应;生活质量;面部护理;健康宣教
痤疮属于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若治疗不当会令瘢痕发生,令患者容貌受到影响,同时令患者产生负面情绪,影响其生活质量。近些年随现代医学的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社会等因素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1-2]。基于此,本次以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为例,探究健康宣教联合面部护理对该疾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并展开以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78例寻常性痤疮患者为例,起始时间2017-4,截止时间2020-7.纳入标准:1、可独立思考,沟通顺畅者;2、于本院接受相关诊断、检查和治疗均符合寻常性痤疮诊断标准[2];3、本次研究经医院论理委员会批准;4、患者(家属)知晓研究内容且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同时参与另一研究;2、凝血功能障碍者;3、精神异常,沟通受阻;4、中途退出者。患者信息输入Excel表格,不同护理方式分组(每组39例),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健康宣教联合面部护理为试验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4:15),年龄区间22~39岁,平均年龄区间(30.5±4.5)岁;试验组中男女比例为(25:14),年龄区间23~40岁,平均年龄区间(31.5±5.0)岁,两组患者从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展开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健康宣教、药物指导等。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健康宣教联合面部护理,(1)心理护理:因患者面部受到严重影响,情绪难免出现抑郁、焦虑等,因此护理人员需实施心理干预,同时告知患者精神因素为痤疮发生的重要诱因,并加重痤疮程度。以及采取“明示”“暗示”等方式帮助患者舒缓情绪,建立积极良好心态。另外,引导患者注意休息,保持每日精神愉快,可多听优雅音乐,以及锻炼身体方式,令精神处于放松阶段,缓解其压力。(2)皮肤护理:针对不合理祛痘产品、洁面方式进行指导,叮嘱患者早晚应用温水进行清洁,并选择合理护理品,使用时力度轻柔,清洁后,涂抹润肤乳,避免皮肤发生干燥。(3)美容指导:告知患者需每日保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积极参加体能训练,增强抵抗力;饮食中,摄入维生素、钙含量丰富食物。(4)药物美容指导:依据医护人员医嘱进行实施,不可擅自行动,不可使用他类药物,每日做好脸部清洁,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停止。
1.3观察指标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tlton Anxiety Scale,HAMA),总分≥29分,为严重焦虑;≥21分,为明显焦虑;≥14分,存在焦虑;<7分,无焦虑;
(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2)两组护理前后HAMA、生活质量评分,我院自拟生活质量评分,内容包括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交往、自护能力,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佳。
1.4 统计学分析
分组数据输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不良反应发生率以2分析,HAMA、生活质量评分以t分析,α=0.05为分界值,低于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率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分析提示具有优越性(P<0.05),详细见表1。
.png)
3 讨论
寻常性痤疮会累及毛囊皮脂腺,令其形成囊肿与结节,严重者会造成持续性面部瘢痕,对患者面部皮肤形成损害,同时影响日常生活、社交。多数情况下,常用单一外用药物对其进行治疗,虽有疗效,但无法从他类影响因素中进行有效干预[3]。痤疮发生于面部,面部皮肤护理也可列为治疗关注,对于部分患者而言,不良生活行为、错误面部护理,也是促成疾病发生的因素之一。
结合本次探究数据,给予健康宣教联合面部护理的试验组,结果显示,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23.08%,护理后,试验组HAMA评分有所下降,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通过健康宣教、心理、皮肤、用药、行为等方面的综合护理,帮助患者正确了解面部清洁,了解正确生活行为的重要性,同时提升治疗依从性,改善自身生活质量。
综上,在中重度寻常性痤疮中应用健康宣教联合面部护理疗效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安全性,同时降低心理应激反应。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促进面部外观的恢复,适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周静芳, 张维娜, 张云淑,等. 不同严重程度的寻常性痤疮患者心理及与外周血BDNF/TrKB表达的关系[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9, 33(04):383-389.
[2]李敬, 韩凤娴, 于霖,等. 微秒级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对中重度炎性痤疮的临床疗效[J]. 重庆医学, 2019, 048(010):1781-1783.
[3]魏露, 朱明芳, 鞠强. 脂质组学在痤疮皮脂分析中的应用[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 53(10):853-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