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玫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心理科 吉林 延吉133000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样本,并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研究过程中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状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予以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SDS、BP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具备比较分析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到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过程中可以有效改善其抑郁症状以及精神分裂症状,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满意度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类疾病,集中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焦虑等,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患者极容易产生自杀、自残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心理、生理造成极大损害。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上逐渐对传统护理模式进行优化创新,并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到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过程中,获得显著临床效果[1]。本次研究将以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效果为目的对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门诊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在23-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2±2.12)岁。实验组: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在25-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41±2.21)岁,当P>0.05时表示两组患者基本信息不具备对比分析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其中包括疾病观察及评估、用药指导、环境管理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①首先,医护人员在患者进入门诊后需要对其疾病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心理疏导方案,同时积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和沟通,向其详细讲解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知识,使其对疾病产生新的认识,降低其心理负担。②其次,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引导其阅读正能量的书籍或文章,并向患者介绍一些排解抑郁情绪的方式,从而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同时,通过播放音乐、视频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指导其自行调节不良情绪,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效提升患者情绪管理能力。③最后,医护人员需要引导家属给予患者充足的关系和理解,并告知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情况,鼓励其与患者多沟通、多交流,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消除患者不良心理状态。
1.3观察指标
①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症状以及精神分裂症状予以评价,其中SDS分界值为53分,BPRS分界值为35分,两项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症状越严重。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予以分析比较,计算方式:总满意率=(十分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状评分表示为(x±s),行t检验,护理满意度表示为(%),行x2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结果差异性显著,具备对比分析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患者SDS、BPRS评分显著高于实验组,组间数据具备比较分析意义(P<0.05),见表1。
.png)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以思维、行为、感知以及情感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精神类疾病,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提高,精神分裂症发病率逐渐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以及生活质量。近年来,临床上主要采用西药对患者进行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普遍存在多种不良反应,加之部分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其心理负担以及不良情绪加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整体治疗效果[2]。
心理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理念,在护理过程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充分满足其心理、生理需求,并且有效降低患者心理压力,对实现优质化护理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有效评估患者疾病情况可以为其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案,并以维护患者健康心理状态为目的向其介绍正确的情绪发泄方式,引导家属给予其相应的理解和支持,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以此达到消除患者抑郁症状的目的[3]。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状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具备比较分析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其抑郁症状,并且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可行性以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娜.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评价[J]. 健康必读, 2019, 000(028):131-132.
[2]张娜, 张召, 秦臻. 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J]. 医药界, 2019, 000(002):0076-0076.
[3]梅京斌. 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 010(015):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