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3期   作者:于佳慧
[导读]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价值
        于佳慧
        吉林省吉林市  吉林市中心医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11
        【摘要】目的:探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价值。方法:纳入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并随机分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35例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与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AQ评分)与自我管理评分(GSES评分)均较出院时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改善自我管理行为。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冠心病心绞痛;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行为

        冠心病心绞痛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病症,该病以典型胸痛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1]。在对疾病的治疗上常易扩张冠状动脉为主,通过治疗恢复冠脉血流,然而因冠心病心绞痛自理能力往往不高,这常影响治疗效果,引起病情反复,继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近年来,随着护理理念的转变,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实现了院内与院外护理的延续,可通过长期关注患者的病情状况及科学干预,为患者康复奠定基础。本次研究就纳入了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实施延续性护理的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正常沟通交流能力,随访资料完整并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肝肾功能障碍、中途失访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52~77岁,平均(62.12±2.13)岁。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51~78岁,平均(61.96±2.1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扩张冠状动脉及针对基础性疾病的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主要是登记患者的基础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在开具治疗药物后指导患者返家用药方式及相关注意事项,且定期采取电话或上门随访,嘱咐患者定时返院复诊。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具体如下:(1)小组组建。护士长担任组长,主管护师、临床医师与责任护士为组员,组内根据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此外结合临床经验制定延续性护理措施。(2)护理实施。①建立微信群邀请患者与家属加入,定期发布微信版健康宣教手册,如疾病发病、临床治疗与康复知识等,让患者能及时的掌握相关知识,每周六的下午6点可在群内进行微信群聊,邀请患者及家属参加,由临床医师与主管护师开展关于疾病治疗及护理相关知识的讲座,提高患者的认识;②主管护师与责任护士每周进行一次电话方式,每2月进行一次上门随访,给予患者科学的指导及心理疏导,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增强治疗信心;③观察患者的生活习惯,指导合理生活习惯的建立,如合理饮食,具体为饮食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及禁食高脂高糖食物。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具体的训练上以有氧运动为主,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通过康复训练以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每次的训练时间在30~40min,每周3次以上,遵循循序渐进及持之以恒的基本原则。(3)护理改进。护理小组成员每月借助电话或者微信开展1次满意度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延续性护理的满意情况及意见,组员汇总调查结果并且集中讨论,将整理的护理措施与积累的经验应用到新的护理循环中,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1.3观察指标
        两组出院时刻与出院后3个月,使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价患者生活治疗,量表包括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治疗满意度与疾病认知程度5项,总分范围0~100分,分值同生活质量呈正比;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价患者自我效能,分成努力感、环境感、天资、目标达成感与自我预期5项,总分范围10~50分,分值同自我效能呈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SAQ、G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SAQ、GSES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出院时比较,*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后3个月在SAQ、GSES评分上两组均较出院时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提示延续性护理干预冠心病心绞痛的价值显著。延续性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转变了传统以院内护理为单一的护理方式,实现院内与院外护理的延续,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干预上,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实施可通过电话、微信、上门等随访手段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及监督指导,让患者规范用药、合理饮食及运动锻炼,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心绞痛,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自我管理行为,帮助患者尽早的回归生活与社会,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曼曼.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5):130+155.
[2]何丽艳.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02):223-224.
[3]朱颖.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情绪、不良反应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9,20(10):1542-1544+15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