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陵
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 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
摘要:目的 临床中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将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患者的护理中所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目标为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患者,选择其中的66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两组中患者人数相同,对比患者的WMS指标评分和WAIS-RC指标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对比患者的言语智商和智商等评分可以发现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患者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等WMS评分进行对比,可以明确两组患者产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针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进行护理时,对其应用系统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显著提高,并改善其短时记忆和言语智商等评分情况,甚至还可以让患者的认知功能得以增强,对其疾病的恢复十分有利,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系统护理;护理干预
最近这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变化,很多人因为受到性格和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中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患者患病后,会表现出易冲动、妄想和抑郁等情况,通常情况下具有此疾病的患者其认知能力一般较差,很多患者会表现出情感和思维等方面不协调以及出现障碍等情况。不但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使其日常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所以,此情况下针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和症状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研究的目标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这些患者全部在我院接受治疗,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7月,为研究结果显著,选择其中的66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两组中各有33例患者,分别将不同的护理措施实施于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40例和26例,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6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7岁,平均为(44.55±2.74)岁,患者的平均病程为(7.79±0.42)年,平均发作频次为(4.80±0.22)次。针对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时,应用的措施为常规护理,主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并对其展开常规的生活指导和用药指导。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时,对其应用的措施主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具体如下:①入院评估。护理人员需在患者入院后热情接待,并将医院的环境以及基本治疗条件向患者介绍清楚,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需耐心解答,将一个和谐和温馨的住院环境营造出来,让患者可以感受到安全感。针对护理人员来说,还需对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明确,了解病因和病史以及用药史等情况,以此将针对性护理措施制定出来。②心理护理。加强和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通过此措施了解到患者的心理状态,按照不同的心理展开针对性心理疏导。对患者的错误行为进行记录,对其健康宣教进行加强。③康复训练。针对每个患者疾病的实际情况对其实施训练指导,比如指导其打乒乓球和听音乐以及慢走散步等。患者完成训练后,需适当的给予一定鼓励。同时还需对患者思维能力的训练加大重视,对其阅读习惯进行培养,和患者之间交流读书心得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和%表示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采用t和X2对数据进行检验,如果有统计学意义应用P<0.05进行表示。
2 结果
表一 对比两组患者WMS评分

3 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的发病率在最近这些年不断上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此情况下针对患者采用系统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显著提高,同时改善其认知功能,对患者疾病的治疗进行有效促进,使其疾病得以快速恢复。
参考文献:
[1]穆梅赞, 杨清珊.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 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7, 11(5):6-7.
[2]任红梅.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v.7;No.424(03):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