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燕
高县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5154
糖尿病足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糖尿病足的病变基础是糖尿病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主要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引发患者足部软组织和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从而导致患者足部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按照病因大致分为三类,其一是神经型;其二是缺血型;其三是神经与缺血混合型。患者常伴有足部疼痛、肌肉萎缩、间接性跛脚等,对患者的运动神经以及感觉神经造成伤害,严重时甚至会使患者的知觉丧失,对患者的身心带来了不利影响。据数据显示,我国20%的糖尿病住院患者都是由于糖尿病足引起的;每年的非外伤性截肢患者之中就有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因此,有必要对糖尿病足疾病给予高度的重视,科学合理的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对于患者的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一、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进行针对于糖尿病足的诊断,临床上主要采用查看体征与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糖尿病足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有可能引发溃疡、感染等危险,给患有糖尿病足的病人带来了巨大的疼痛。不仅如此,由于该疾病极易复发并且治疗周期较长、再加上治疗费用相对较大,给患者的身体以及心理上带来了较大的负担。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较易产生抑郁、焦虑,脾气暴躁、过激等不良情绪,导致患者的依从性较差,从而延缓疾病治愈的时间以及降低治疗效果。因此,相关护理人员应该理解患者,及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全面的介绍对于糖尿病足疾病的相关注意事项,对其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使患者以平和的心态去积极面对治疗,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有利于患者尽早地恢复健康。
二、科学地进行饮食方面的调理
糖尿病足患者应该谨遵医嘱,按照自身血糖的变化对平时的饮食进行调整,改善饮食习惯,科学膳食,达到合理降糖的目的。患者不仅仅要合理的膳食,营养要均衡,建议可以食用含粗纤维较多的食物,可用牛奶、豆浆代替米粥。少食多餐,适当的吃一些水果,不可多吃含糖量较高的水果,控制对糖的摄入,可用黄瓜、西红柿等来代替。主食一定要低盐、低脂、低蛋白。还要维持自身的体重,进一步减轻对胰岛的负担。
除此之外,患者应该坚持对自身血糖进行实时监测,可分为两个时间段测量,早晨空腹监测一次,用餐后再检查一次。规律的对自身血糖进行监测是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疾病的主要手段,通过有效地监测,将血糖控制在合理且安全的范围之内。
三、及时且科学的对伤口进行处理
相关护理人员应该细心负责,对于患者伤口的进行科学的处理。在换药敷料时,要选择透气性良好、极易吸收的敷料。溃疡的地方应该尽早的清创,防止感染的发生。对于溃疡周围的皮肤,可以指导患者及其家属用中性的肥皂进行清洗,避免伤口与水接触,同时保持溃疡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如果患者足部周围出现水泡或是血泡,相关护理人员可用一次性注射器把水泡之内的液体抽出,之后用无菌的纱布包进行包扎。
四、做好一定的预后措施
糖尿病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保持足部的清洁,在洗脚前需要提前测量水温,避免烫伤,洗脚后,要用比较干燥的毛巾吸去足部表面的水分,尽量使用质地柔软的毛巾。由于足部受力不均,压力过大可能导致足部出现损伤。因此在鞋子的选择上,一定要体现宽松、舒适的原则,不宜穿过硬、过高的鞋子,可以选择宽松且鞋底较软的鞋子,可以选择有一定压力缓解作用的鞋垫,进一步避免足部受伤的危险。绝大多数的足部问题都源于小小的创伤,如果能够及时的采取措施,就可以有效的预防高血压足的发生。例如在洗脚前要仔细地检查足部,若发现足部出现损伤,应该依据损伤的具体情况对伤口进行处理,如果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极有可能出现溃疡的危险,如果受伤的面积较大,应立即就医,自行清创可能处理不干净,留有部分脓液等,妨碍伤口的正常愈合。
五、有效地进行健康指导
做好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治疗糖尿病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院要组织相关护理人员定期的进行随访和检查,护理人员还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预防性教育,通过宣传栏或是分发海报的方式对疾病相关知识进行普及,提高人们对于糖尿病足疾病的重视程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和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一旦发现,应及时对患足进行护理。
结论:综上所述,针对于糖尿病足疾病这一问题,要主治医师、相关护理人员以及患者三者之间的有力配合。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对患者的血糖进行合理控制,一方面又要避免伤口出现感染。本文分别从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科学合理的膳食、及时地处理伤口、做好健康指导五个方面较为全面的总结了糖尿病足的相关护理工作,按照以上的建议谨慎的开展相关护理工作,不仅仅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足部疼痛问题,还可以规避风险,以防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预防糖尿病是治愈糖尿病足愈合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的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大大降低患者的截肢率,使患者能够尽早地康复,一切为患者的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