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3期   作者:吴茂林
[导读] 脑卒中是指由于脑出血或脑梗死等原因,导致的脑血管意外,
        吴茂林
        乐山市犍为县人民医院  四川 乐山614400
        脑卒中是指由于脑出血或脑梗死等原因,导致的脑血管意外,从而影响大脑的功能。导致神经系统,或运动感觉系统出现的一些功能障碍,或吞咽言语、认知知觉功能障碍,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其预后因发病部位、病变范围、患者体质、是否合并基础疾病等而异,一般来说呈现发病快、病情重、病程长、合并症多、预后不佳的特点,因为脑细胞是不可再生的细胞,脑卒中会导致脑细胞缺血缺氧而功能受损,病变核心区域脑细胞一旦死亡,就不可再生,因此脑卒中患者预后较差,发生后遗症几率高。脑卒中的患者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的比例也较高,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进食困难,一方面导致患者饮食营养摄入不足,可能出现营养不良,进而影响身体抵抗力;另一方面吞咽功能障碍,也会增加误吸的风险,发生气道异物或坠积性肺炎,甚至发生窒息危及患者的生命;长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常对进食产生心理恐惧,出现心理疾患。所以应及早对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疗效确切,十分必要。
        
1、中医针灸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应用
        吞咽障碍是指由于下颌,双唇,舌头,咽喉,食道括约肌以及食道的结构或功能的损伤导致不能顺畅的将食物由口腔运送至胃内而达到吸收,就是我们的吞咽的器官出现直接的损伤而导致的吞咽异常。中风吞咽功能的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合并症,严重者影响正常的进食,出现吃饭喝水时呛咳,从而恐惧喝水进食,长时间导致心理阴影,进而出现营养不良或脱水。患者总是出现吞咽障碍,进食困难,不能正常的摄取人体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等等,容易出现消瘦,全身乏力,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比如: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中医可以根据症状及舌象脉象进行辨证施治,也可以采用针灸治疗,针灸取穴和治疗都是应按照中医辨证后确定治疗方法,或熄风通络,或化痰安神,或醒脑开窍,达到改善吞咽功能的目的。针灸是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也是一种保健方式,正确运用针灸治疗能够有助于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疼痛类及瘫痪类疾病的康复。具有疏通经络、调节阴阳、扶正祛邪的效果,通过针灸可以使人体内阻塞的经络通畅起来,气血运行流畅,人体慢慢恢复健康。使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慢慢开始调和转化,达到阴阳协调,这样人体,便会呈现出健康向上的功能状况。针灸特定穴位可以扶正祛邪,激发经气,让人体慢慢地展现一种建康的发展趋势,使人体能够从疾病的状态中恢复健康。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选取患者的舌三针、翳风穴、风府穴、风池穴、通里、内关、足三里、丰隆、太冲、三阴交等穴位,针刺得气后,进行温针灸,或电针,每天一次,每次留针三十分钟,十次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两到三天。

在治疗中一定要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治疗后配合做一些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避免剧烈运动,戒烟戒酒,规律作息。
2、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
        脑卒中吞咽功能训练常包括器官功能训练和饮食功能训练等。首先需要对语言功能:听、说、读、写功能进行全面评定,了解到病人存在的功能障碍,再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首先要针对听理解进行强化训练,只有当患者的听理解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再进行其他的训练才会更有成效。可以采取常用的字卡、食物、言语训练软件。患者有交流的能力后,要鼓励患者在生活中跟家人朋友多进行日常的功能性的交流训练。对于严重的失语症患者,需要给患者应用交流板、手势或者画图的方式来进行交流。器官功能训练可以先让患者空咀嚼、鼓鳃、吹气、张颌、闭颌、磕牙等动作,一般反复10次,每日进行三次,二是用冰冻棉棒轻轻刺激患者软腭、舌根以及咽后壁,然后嘱其做空吞咽动作,另外注意清洁口腔,刷牙和按摩齿龈每天三次,进行呼吸功能的训练。饮食上首先要注意食物的选择,根据吞咽功能困难的程度选取食材,一般情况下常选择半流质糊状的食物,要有适当的粘性不易松散,对于中重度吞咽困难可以采取经过一段与进食和吞咽有关的器官功能训练之后进行进食训练,应注意患者摄食时的体位,能坐起的最好是采取坐位进食。进食体位一般采取端坐位,无法做起的患者床头可抬高30度,取仰卧位、头部前倾,患侧肩部用枕头垫起食物应从健侧嘴角入口,进餐后应保持坐位时五分钟防止食物返流。食物入口位置最佳位置是健侧舌后部或健侧颊部,有利于食物的吞咽,吞咽障碍的患者的进食速度,较正常人进食速度缓慢,而一般每餐进食的时间应控制在45分钟左右为宜。一口量适用于吞咽的每次摄入量,包括进食和控制速度的一口量,正常成人一般为20毫升,如果过多食物会溢出或残留在咽喉部,容易导致误吸,过少则很难诱发吞咽反射。进餐所用的餐具也有特殊要求,宜使用较小的表浅的勺子,容易送入口内并限制一口量,进餐环境应整洁,应尽量避免在吵闹杂乱的环境中进食,应让患者集中注意吞咽。中风后遗症吞咽困难的患者,每天用冰棉球、冰棉棒等刺激咽后壁和舌后根,以促进咽部及舌体后部的血液循环,改善吞咽功能,并配合规范的中医针灸治疗。进行吞咽动作或训练时要避免误吸,以免引起感染或肺炎、甚至窒息等。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针对性检查,明确病因,积极治疗。
        
小结:
        脑卒中的吞咽功能障碍是因为脑血管病影响吞咽中枢、运动感觉通路所致,表现为饮水呛咳、吞咽粘滞感、咽下困难、吞咽乏力,口腔内出现大量泡沫状痰液。脑卒中后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及时治疗并做好心理疏导,不应过度悲观,应乐观积极面对病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针灸治疗疾病疗效显著,它是应用金属针具,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刺激经络,并施以各种手法的一种治疗方法,从而达到调整脏腑气血、促进机体阴阳平衡、新陈代谢及防病治病的目的。同时及早联合现代康复治疗和训练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肌肉的力量,恢复患者的缺损功能,提高核心肌群肌力,协调患者的肌张力,树立患者的信心,积极的心态,从而使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