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堉又
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民以食为天,糖尿病患者因为罹患高血糖病的原因,常常有许多顾虑,平添了许多忌口事项,影响了生活质量。在遵照医嘱的情况下规范控制血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可以缓解疾病的危害,同时享受生活。本文通过探讨糖尿病的起因、进展、饮食和保健等方面,为患者朋友解答:应该如何享受饮食的乐趣,以保持乐观的心态应对糖尿病。
一 糖尿病简介
1、糖尿病的起因
糖是人体中主要的能量来源,人体摄入食物后,其中的糖分经过消化系统一系列的水解和转化,最终变成葡萄糖被吸收入血,在血浆中的葡萄糖经过胰岛素转化成糖原。胰岛激素主要由胰腺中的胰岛分泌,其功能就是分解血中的葡萄糖,以及一定程度上的促进脂肪和蛋白质合成,是人体内唯一一种可以转换和降低血糖的激素。当胰岛素的功能失效后,患者体内的血糖无法被转化,能量得不到利用,大部分糖只能被尿排出体外,即糖尿病。
糖尿病症(DM)即是患者的糖分解功能下降甚至丧失,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引发一系列靶器官损害的内分泌科疾病,其症状有典型的“多食、多饮、多尿以及体重减少”的三多一少症状。故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胰岛素绝对分泌不足,多是由于先天或遗传因素引发,称之为Ⅰ型糖尿病,此类患者多是青少年群体,常因为血糖无法降低导致酮症酸中毒后送入医院,临床上相对较少;二是因为肥胖、高血压、年龄遗传等因素,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逐步减少或者对胰岛素不敏感,中、老年较易发病,称之为Ⅱ型糖尿病,此类型糖尿病临床上最为常见。
2、糖尿病的症状和危害
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升高造成一系列的靶器官损害,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因为无法利用糖中的能量,所以吃的多,即多食,虽然吃的多,身体还需分解脂肪和蛋白质弥补不足,所以体重明显下降,身体消瘦。血中糖高导致渗透压较高,所以尿的多,即多尿,尿多的同时,为了补充水分以及缓解高血糖的伤害,需要多喝水补充,即多饮。患者毛细血管内因糖高导致渗透伤害血管内壁及神经系统,所以患者还会出现一定的视力障碍。在神经病变后,则出现感觉障碍,四肢尤其是下肢会有麻木感,夜间也可能自觉体内有钝痛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后则会表现出消化系统功能的紊乱,泌尿生殖系统的功能障碍甚至尿路感染。远端神经障碍和血管受损后,常常可表现出现典型的糖尿病足,皲裂创口难以愈合。
且高血糖对肾脏的损害也尤其危险,破坏肾小管的滤过功能,生成蛋白尿。
二 享受饮食乐趣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的控制尤为重要,除了规律使用血糖控制类药物外,科学的饮食方式也必不可少,许多患者朋友误以为少食甚至过度忌口,其实既丧失了饮食的乐趣,也没有达成血糖控制的目标。
就一般人群而言,用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可以算得体重指数BMI,根据BMI选取合适的能量需要量,乘以患者的理想体重(即身高-105),获得患者每日需要的能量值。在明确了大致的能量需求后,适宜的控制每日摄入量,以避免摄入过多造成胰腺负担。平衡的膳食要求每周摄入25种以上的食物为宜,多种食物的来源为患者提供均衡的营养供给。肥胖的患者以达成健康的体重质量为目标,相对的,消瘦的患者也需要增加适宜的摄入以维持机体的消耗。单纯的少吃甚至“不吃”并不能有效的保护患者的健康。
规律的进餐和“少食多餐”法对糖尿病患者十分有益,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既可以减少胰岛负担,稳定血糖的波动,又可以保障患者充足的营养吸收和能量需求。均衡的膳食有着丰富的食物种类,诸如粗纤维类蔬菜水果,优质的蛋白补充如鸡胸肉、新鲜牛奶以及适宜量肉类脂肪等等,切忌偏食或营养不均衡。脂肪的摄入应该得到严格的控制,同理盐也是,过多摄入脂肪或盐不仅仅无益于血糖控制,而且还增加了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每日食盐不宜超过6g,脂肪摄入不宜超过总体需要量为宜,约为65g左右。限制酒精的摄入,糖尿病患者可以少量饮酒满足一时的口腹之欲,但是酒精影响食欲,伤害肝脏,且难以控制摄入,还是应该少喝。
糖尿病患者其实可以依照食物营养素对照表,依据“食品交换法”来定制和调整自己的食谱,享受饮食的乐趣。通过把食物分成了谷薯类、水果类、蔬类、肉蛋类、脂肪类、豆制品和奶制品等,同类食物有着相近的营养构成和不同水准的能量值,患者朋友在满足自身能量需求的前提下自由搭配自己想吃的食物,既可以轻松达成各类营养物质摄入的均衡,轻松结算自己每日的摄入量,又满足了口味和嗜好,调剂丰富避免单调。让患者朋友真正的免去了传统“忌口”饮食法的带来无趣和烦恼,和正常朋友一样享受饮食带来的快乐。
三 小结
糖尿病患者应该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并非绝对不吃不喝过度忌口,这样其实并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同时极大的影响了生活质量,降低了治愈疾病的信心。通过建立科学有益的饮食方式,学习食物交换法,针对性的调整食谱构成,用个体化的方案控制血糖。遵循一个共有的饮食原则,即控制总能量,低糖、低脂、低盐、适量蛋白质、富含膳食纤维,并且规律地使用血糖控制药物,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魄。希望每位患者都有一个快乐舒心的抗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