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嵘
(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331)
摘要:目的: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措施在社区传染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00例的传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做常规消毒,观察组实施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结果:对照组社区传染病发病率10%,观察组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院内防控不规范事件发生率7%,观察组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传染病患者应用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措施可降低传染病传染风险,提升义务工作规范性。
关键词:院内感染;社区传染病;预防;控制
社区承担着传染病防治的重要责任,但是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社区医院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尚且存在有一些不足,由于社区医院规模及医疗资源比较有限,因此对社区医务人员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能力是一次严峻考验[1]。为减少社区传染病患者入院后的交叉感染、传染病规模扩大风险,提升医务工作者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专业性与规范性,应当要在社区传染病患者临床中引入有效院内感染防控措施,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2]。因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200例社区传染病患者作为对象,针对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措施在社区传染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加以分析,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00例社区传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期间未实施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以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期间实施了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观察组100例,男55例,女45例,年龄5岁~68岁,平均年龄(32.36±4.64)岁。对照组100例,男51例,女49例,年龄7岁~70岁,平均年龄(35.69±4.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消毒,医务人员每日定时消毒病房、走廊;按照规范洗手等。
观察组实施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具体如下。首先,健康宣教。社区要加强对前来就诊患者的健康宣教力度,包括发放传染病相关的宣传手册、滚动播放传染病预防的宣传视频、一对一做传染病方控制知识的宣传与教育等,提高患者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配合程度。其次,重点人群感染防护。老年人、儿童的抵抗力较弱,是传染病的高发群体,因此在传染病的防控过程中,应当要把老年人与儿童作为重点防控对象,对入院治疗的老年人与儿童进行重点监测,定时消毒、做好信息登记工作。最后,加强传染病的检测。对传染病患者的信息做好详细、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对传染病的病毒携带者进行定期随访,提醒复查与治疗等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社区传染病发病率:记录患者住院期间感染的传染病情况,包括流感、病毒性肺炎、手足口病、水痘。
比较两组院内防控不规范事件发生率:包括医务人员手卫生不达标、物表消毒不合格、院内环境不合格。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社区传染病发病率比较
对照组社区传染病发病率10%,观察组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png)
2.2两组院内防控不规范事件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院内防控不规范事件发生率7%,观察组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png)
3 讨论
传染病的发病迅速,流行性强,波及范围广泛,若控制不及时,则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传染病进行强有力的预防、控制成为一项十分必要的任务[2]。社区是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渠道,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社区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成效将会直接关系到对某一种传染病的整体防控效果,但就现阶段来看,社区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多存在有专业性不足、覆盖范围不全年、缺乏预防重点等方面的问题,不规范的事件也时有发,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社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3]。将院内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引入社区医院,对于问题的解决具有积极作用。
针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对照组社区传染病发病率10%,观察组3%,对照组在仅仅采取常规消毒措施的情况下,患者的传染病发生率较高,包括流感、病毒性肺炎、手足口病、水痘等常见社区传染病发生风险性都处于较高的水平,患者在社区医院面临着一定的院内交叉感染风险性与可能性;而观察组在实施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之后,上述情况发生了十分明显的转变,患者在社区住院期间内,流感、水痘等传染病的传染风险性偏低。同时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对照组院内防控不规范事件发生率7%,观察组7%,这表明社区医院经过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实施后,使得医务工作者的工作规范性大大提高,包括在医务人员手部消毒、医院病房内消毒以及物表消毒方面的合格率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而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情况之下,发生不规范事件的概率相对较高,继而也就增加了院内传染病感染及传播的风险性。由上述结果可以得知,将取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全面应用于社区医院,对于社区传染病的预防、患者病情的治疗与恢复都极为有益,具有大力推广普及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社区传染病患者采取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后,将有助于患者传染病发生率的控制,降低院内传染病的发生风险性,同时减少院内传染病防控的不规范事件发生率,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规范性与标准性。
参考文献:
[1]李宇.探讨医院内传染病预防控制与医院感染的管理分析[J].母婴世界,2019,(22):272.
[2]李雪梅,狄佳,江淑芳,等.医联体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现状及发展策略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20,36(8):672-676.
[3]李福财,金妲,王飞飞,等.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的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3):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