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有效课堂构建策略探讨 丁现芬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2月   作者:丁现芬
[导读] 特殊教育指的是应用特殊的技巧与方法,对于特殊对象进行特殊教育,从狭义上角度分析特殊教育,主要是对聋哑、弱智、盲等各项身体缺陷的儿童或者是问题儿童进行教育,但是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儿童的教育问题也会存在一定的阻碍。国家与政府大力提倡将特殊儿童统一起来进行教育引导,例如语言障碍儿童训练机构以及聋哑学校等等,能够为特殊对象提供特殊教育。

邯郸市成安县特殊教育学校 丁现芬   056700

摘要:特殊教育指的是应用特殊的技巧与方法,对于特殊对象进行特殊教育,从狭义上角度分析特殊教育,主要是对聋哑、弱智、盲等各项身体缺陷的儿童或者是问题儿童进行教育,但是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儿童的教育问题也会存在一定的阻碍。国家与政府大力提倡将特殊儿童统一起来进行教育引导,例如语言障碍儿童训练机构以及聋哑学校等等,能够为特殊对象提供特殊教育。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有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数学学科思维性、逻辑性都比较强,内容也较为复杂,普通儿童学起来都有难度,对于特校的儿童而言,难度之大更不言而喻。但数学是基础学科,学好数学,有助于提升儿童的思维能力和生活能力,为智障儿童以后更好的适应生活、适应社会打下基础。然而,智障儿童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直观,抽象性差,帮助他们学好数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特校数学教师,如何降低数学的难度、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
        1.特殊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主体地位忽略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过于重视自身的地位,认为学生只需要被动地接受知识变革。特殊教育对象较为特殊,所以在众多方面存在一定的教学缺陷,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例如有的教师可能会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问题也体现在普通教育之中。新课程改革要求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特殊教育学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这一点经常被遭到忽略,再加之学生自身存在的缺陷,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严重影响着数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
        1.2教学模式存在不适用
        教育对象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虽然教材是特别真实的,相比较普通的教材内容而言教育简单。但是对于特殊教育来讲有教学内容十分重要,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次性。但是学生的智力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智力水平较低。有的教师会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教会学生简单的数字和加减知识点,却并没有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正确详细的了解,导致学生学习不进去也难以积极主动地思考。
        2.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有效课堂构建策略
        2.1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儿童的注意
        新课改的背景下,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结构,是改变传统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特校的儿童而言,他们视觉、听觉、触觉、感觉、感知能力等,都弱于正常儿童,常人一目了然的东西,他们要花很长的时间,也未必能感知、理解、掌握,并且,他们的心智也较差,自制能力、自控能力也较为薄弱。根据特校儿童的这些特点,需要教师采用“慢教学”之外,应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身心规律而设计教学活动,其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现代化手段的运用,如多媒体的融入,可以促进儿童多种感官的同时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如“元角的认识以及运用”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于实物——纸币进行教学,让儿童通过直观感知而了解和掌握“一元是几角”的问题,运用多媒体课件,更利于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生的兴趣。用多媒体可以放大一元的纸币和硬币,点击任何一张人民币,其颜色、数字等,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人民币的放大,颜色和数字不停地闪烁,给智障儿童强烈的刺激,比通过实物人民币的展示,效果提高无数倍。这样,多媒体的运用,以其独特的优势,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2创设自主化课堂教学,强化儿童学习的信心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反复讲、学生被动听,学生缺乏主体性,缺乏兴趣和动力,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生为本”,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模式,将“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经历知识学习和构建的过程,给他们自主权、主动权,从而强化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欲望。
        如对于“元和角的认识与运用”这个知识的教学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1元、1角、2角、5角等的纸币之后,教师再呈现出一支铅笔的图片,并且呈现出铅笔的价格是5角,然后,提出问题,现在让你去买一支铅笔,你会怎么付钱?教师可以再在教室内开展“超市购物”的活动,为学生准备一些1角、2角、5角的纸币的学具开展“购物付钱”的活动。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亲自参与,并且“付钱”的方式、活动的开展都给学生自主权,让孩子们独立思考、合作互动,也通过活动,孩子们认识了“元”和“角”的换算单位,也认识了1角、2角、5角等之间的关系,活动的开展,也树立学习的信心,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2.3根据学生实际状况改善教学方法
        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个体,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效改善教学方式,才能够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切记不要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可能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教师在传统化的教学引导当中,不仅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还要与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和思考。教师也要学会教授学生一定的知识,并且通过丰富学生学习思维,在实践活动当中利用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进行教学的构思,从而有效地改变学生自身的实际状况。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并且在预习当中找出一定的数学问题,方便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总之,作为特殊学校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学生的特殊性,不但要重视学生的文化教育,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心智,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会合作、协调,懂得责任。从而拉近特殊学校学生与普通学校学生的距离,帮学生树立自信,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岳增文.分析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关爱教育[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6).
[2]祁立杰.特殊教育中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之研究[J].学周刊,2017(10).
[3]沈国平.走进“有效”的培智数学课堂[J].现代特殊教育,2014(Z1):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