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郭微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2月   作者:郭微
[导读]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生物学知识。教师在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之后,决定选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进行针对性的生物教学指导。所以,教师进行综合性的演示教学,以此加深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印象。同时,通过引入信息化的教学内容,教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此外,教师为学生积极拓展相关的知识内容,使学生的生物科学素质得到综合提升。

黑龙江省宁安市兰岗镇中心校 郭微   157400

摘要:为了有效提升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生物学知识。教师在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之后,决定选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进行针对性的生物教学指导。所以,教师进行综合性的演示教学,以此加深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印象。同时,通过引入信息化的教学内容,教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此外,教师为学生积极拓展相关的知识内容,使学生的生物科学素质得到综合提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生物教学
        引言
        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贯穿生物教学全过程。在学校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指导者,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得学生的知识量和个人修养可以有效的提高。
        1.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1.1缺乏重视,生物学科边缘化
        当前,初中教师依然沉浸在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束缚中,以语文、数学、英语作为主要的学科,致使生物学科处于边缘的地位,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在这种理念下,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遵循“得过且过”的理念,片面地进行知识灌输,以至于生物课堂枯燥无味,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同时,在这种理教学理念下,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生物学科逐渐边缘化,制约了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另外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由于对其研究不够全面深刻,以至于初中生物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上均存在显著的片面性,根本无法满足新课程理念的人才培养目标。
        1.2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片面地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和灌输,并在课后借助大量的练习题目对知识点进行内化。但是,在这种落后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还有一些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多样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施的时候由于对其理解不够,以至于把握不够精准,致使教学方法虽然多样,却无法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3对生物实验教学重视不够
        受到初中生物学科特点的制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不仅仅要重视生物理论知识教学,还要关注生物实验教学,使得学生在实验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自身的实践、探究和创新能力,并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思维等。但纵观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由于实验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实验教学手段单一等,致使初中生物教学中出现了生物实验重视程度不够、生物实验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根本无法满足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



        2.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策略
        2.1通过生物课堂,帮助学生培养核心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生物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潜能也是不同的。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知识点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中的事物,隐喻地说出关于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在获得生物知识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师对他们核心素养的培养。文化基础的培养是核心素养中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努力学习对于初中时期的孩子们无疑是对未来发展最好的一条路。而相对于小学时期,初中的科目增加了许多,生物就是其中的一科。初中的生物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地球上生物的奥秘。我相信在学习有关人的生殖的课程前,很多学生肯定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样出生的。在学习了这类相关课程后学生可以清晰的了解到:起初婴儿只是父母的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而成一个受精卵,从一个渺小的细胞在妈妈的子宫里慢慢生长成一个胎儿,最后再经过妊娠期到呱呱落地。通过生物课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核心素养。
        2.2实验教学,做好基础工作,再鼓励寻求创新
        科学探究是我们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生物学更应该关注实验教学,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作为主体的意识。比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接触探究实验,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学生根据抓捕鼠妇时的环境,推导出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学生根据实际生活,提出光照影响鼠妇的分布吗?水分影响鼠妇的分布吗?”等问题。紧接着根据生活经验作出假设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科学探究中关键一步是实验,包括设计实验和实施实验,而设计实验更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积极参与课堂的途径。
        在设计实验环节学生可以根据实验装置提醒来设计实验,但是学生的思维力发展还不够,考虑不到单一变量,其他无关变量保持相同且适宜的原则,不能一开始就想到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多放几只鼠妇,多重复实验的方法。对于展示过程中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先去做,在讨论时用适当的问题引导,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章第二节,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行快?”学生可以先自己找蚯蚓,然后观察蚯蚓的体色、圆柱形身体、身体分节,用环带区分前端和后端。通过自己观察,总结出蚯蚓的特点,学生兴趣浓厚,锻炼了观察能力、交流能力,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初中生物核心素养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必须要紧紧围绕“三维教学目标”,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新观念,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观念,提高其探究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并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思维等,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傅琳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12):68.
[2]闫卫林.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生物教学思考[J].英语广场,2017(22):39.
[3]冯周娣.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成才之路,2019(24):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