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和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2月   作者:封静
[导读] 倾听习惯是指听者在倾听言者时的行为表现。倾听能力是指听者将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在头脑中将语言转化成意义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学会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新的内涵。学生养成了倾听习惯就能为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重庆市巴南区花溪小学校   封静 

内容摘要:倾听习惯是指听者在倾听言者时的行为表现。倾听能力是指听者将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在头脑中将语言转化成意义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学会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新的内涵。学生养成了倾听习惯就能为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能力培养、策略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的真谛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在《随笔集》中也曾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会使学生终身受益。而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学生学会求知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能力。
        一、培养倾听能力的重要性
        据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人们各种交往的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6%,看来,一个人倾听的能力,直接影响他的社交能力。
        (一)善于倾听是人的良好的修养和素质的体现,良好的倾听习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二)善于倾听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三)倾听对于学生的说、读、写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非常重要。
        二、学生倾听习惯和能力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低年级的学生表现欲望强,好表现自己,不注意听别人说话,总认为自己的意见是对的,别人说的都是错的。老师在讲课或者同学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喜欢随意“插嘴”,当一位同学还没有发言结束,就在旁边一边高高举起小手,一边非常焦急地嚷嚷道:“老师,我,我……”这样的同学打断别人说话,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也欠缺倾听的耐心。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面窄,理解能力等也相对欠缺,也不容易抓住“听”的主要内容,而只对他们感兴趣内容有回应。
       (二)原因分析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下面这五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局限。二是老师缺乏对学生倾听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三是老师的评价出现偏差,没有很好的及时进行有效的评价。四是家长教养态度和方法出现偏差,对于孩子日常行为中的不良习惯没有及时纠正,予以正面的引导。五是成人不良的榜样。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面对孩子,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应该做好榜样,慎重下笔,让孩子描绘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三、培养低段学生倾听习惯和能力的策略
        (一)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细化倾听训练要求。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倾听训练需要从一年级学生刚一入学时就有意识的培养,因为这是习惯训练的黄金期。这个时候的学生还没有诸多不良习惯的干扰,习惯培养训练起来,相对难度对低一些。
        首先,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要让学生明白,学会倾听不单单是用耳朵去听,还要边听边思考在倾听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关键内容倾听。
        其次,明确倾听的要求。具体细化到坐姿、发言的姿势等教师可以用到一些简单的口令:“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仔细听”、“要发言、先举手”……特别还要做到“四个心”。一是专心,无论老师讲课还是同学发言都要专心听。二是耐心,不要随便插嘴,听完别人的发言。三是虚心,当别人有不同意见时要虚心接受。四是用心,听取别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性的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二)教学设计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倾听。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好动、活泼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倾听无疑是很无趣的一件事。低年级的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为10——20分钟,要想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等,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从多角度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得到体验,所谓“寓教于乐”正是如此吧。
        (三)树立倾听偶像,教师榜样引领。
        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任何东西。”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论语?子路》中,孔子也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教师以身示范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善于倾听学生声音的人,认真听取每一个孩子的发言,给他们表达的机会,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四)利用评价机制,愉悦学生的倾听体验。
        在倾听能力的培养中,教师要不吝啬的对学生赞扬,相信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还可以体验到倾听带来的愉悦感。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要长期坚持正面评价和激励,不断对善于倾听的孩子加以奖励。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真诚的赞扬,一个竖起大拇指“点赞”的手势,一回温柔的抚摸小脑袋……不花时间,不费力气,但是,这些无声的肯定、鼓励和赞赏却可以在学生心中洒下滋润的雨露,愉悦他们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倾听能力的养成,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需要教师长期坚持有意识的培养和督促,更需要耐心和爱心。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会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只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对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不抛弃”,相信他们会逐渐养成的倾听的好习惯,不断提高倾听的能力,在倾听中不断成长。学生们学会了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真诚处事,这样,他们的人生一定会非常精彩!
参考文献:
[1]倾听能力培养,百度百科.
[2]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方法与策略,百度文库.
[3]司志虎.有效倾听习惯的培养,百度文库.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