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手段提升企业安保管理效益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张哲
[导读] 摘要:安保管理是国有企业发展与运作中重要的工作之一,和谐稳定的安全发展环境但国有企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中石化股份公司天津分公司化工部
        摘要:安保管理是国有企业发展与运作中重要的工作之一,和谐稳定的安全发展环境但国有企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除此之外,国有企业的安全发展还与员工的生命安全、企业效益息息相关。本文简要分析了国有企业传统安保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科技手段在国有企业安保管理中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安保管理;效益;应用途径
        一、引言
        随着国有企业供应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安保管理效益的提升势在必行,依靠科技手段应用来促进国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效益的提升,是目前最值得探索的途径之一。通过研究者的实践分析得出,科技手段在企业安保管理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安保管理机制的不足,极大地提升了国有企业安保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二、国有企业传统安保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安保技术防范系统数据缺乏有效整合
        目前,一些国有企业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安保技防系统,比如门禁系统等等。但这些系统往往只是单独运作,还不能达到数据的统一采集与整合分析,因此,数据的价值难以充分地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安保信息目前还着重是依赖于安保人员来传播、分享,在传送速度上极为低下,容易导致危险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达不到时效性,进而使企业生产运作遭到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安保人力资源潜力的挖掘力度低下
        由于企业原先的安防系统缺乏丰富的功能,只能凭借人力来开展企业安保管理。根据行业管理规定,国有企业需要根据规定设立保安岗位,以此负责安全巡查、应急处理等等工作,这其实也进一步地造成了安保队伍非常庞大,而事实上配置到各个领域管辖区的安保人员则非常少。而且,安保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都比较低,且易于流动。
        (三)应急处置能力不高
        在突发事件产生前,事先预警、快速反应是非常重要的,这关乎到企业效益。而这也需要安保管理者能够熟悉地操作安防系统功能,并全面、具体地了解应急处置流程,可以对风险事件、危机信息展开剖析、判断和处理,而且还需要他们可以在较短时间中把信息上报,并请求救援。但实际中,国有企业的安保人员在应急处置上的能力是非常低下的。
        三、科技手段在企业安保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一)安保管理应用模式的设计要注重技术兼容、信息安全
        毋庸置疑,科技手段一定可以提升国有企业的安保管理效益,然而值得说的是,科技手段的应用势必也会对原先的安保管理状态产生很大的影响,譬如降低企业安保人员的数量。在安保人数降低后,国有企业之前由安保人员负责的一些工作也会被取代,譬如说消防系统报警处置、进入人员的身份验证等等。所以,国有企业在设计相关的应用模式时,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注重技术兼容以及信息安全。
        例如,化工公司可以设计出这样的一套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该系统采用C/S构架,在同个时间段中能够为多为局域网内的用户提供服务。该系统分别包括了三大模块,即一是基础数据库,二是运行数据库,三是操作数据库。相关管理者可以在其中操作各种功能,比如安全隐患与事故处理、安全数据采集等等。这样一来,就可以实时地对企业的生产等全过程的安全进行监督,一旦出现危险、故障,就可以立刻采取处理措施,有效地防止安全问题所带来的效益降低。

另外,企业管理者还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向企业员工发布各种生产安全上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并为员工提供免费自主学习的途径,让他们在空闲时间自主登陆学习与查询,不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进而扩大企业的运作效益。
        (二)安保管理模式的创建要注重和科技手段应用的完美匹配
        安保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所面临的问题与威胁也在不断加剧。在全球很多行业都开始重视起安保管理的加强,其中,很多民航企业为预防安全方面的风险,早已投入探索与计划,将信息科技和智慧手段有效地引入安保系统中,同时还结合了企业各自的实际状况,开发推出了很多具有特点的“智慧安保”模式,为维护机场安全带来了巨大贡献。所以,国有企业也应当积极地进行安保管理的提升,避免企业生产效益与运作效益遭到严重的破坏。
        例如,国有企业可以借助科技手段的应用,在内部创建安保监控值班室,以此来实现全天监控,并集中式地采集视频、预警以及门禁等安保相关数据,同时全权承担发布预警处置的工作。另外,还应当把原先企业固定值守的保安员队伍进行重新调整,划分成多个巡逻队,并各自负责一个区域。定期或不定期对区域展开巡查,在出现紧急事件时,根据值班室的指令进行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巡逻队所管辖区域的划分必须要考虑一些重要的因素,比如说到达区域的时效性、管理的方便性等等,这样才不至于给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三)加强对安保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岗位培训
        安全培训有利于增强安保者的安全意识,丰富他们的安全知识,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彻底改变以往不正确的习惯,有效防止安全风险事故的产生。同时,科技手段只有在“人”的应用中才可以有效地展现它的作用,因此,国有企业在进行安全培训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安保人员的岗位培训。
        例如,在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时,可以有效地利用安全体验馆成果,借助于高科技互动展示技术,比如说VR等等,把企业国有企业可能出现的危险源、危险事件具体、逼真地呈现,让体验者可以从视听触三大感官来感受危险问题的严重性,感受事故爆发的恐怖后果,进而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工作责任心,有力预防事故的爆发。另外,在培训过程中,不仅需要增强安保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心,同时还需要对他们操作科技手段应用的安防系统的能力进行提升。要不断增强他们的系统设备的基本使用、应急事件处置以及巡逻流程等等。而且,还需要让他们真正地认识到科技手段仅仅只是目前安保管理模式的一类补充,其是无法彻底地取代部分传统且有效的安保管理方式。在整个培训结束以后,还需要对他们进行考核,并将评估考核结果和各自绩效相关联起来。这样一来,才可以提高他们对培训的重视,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培训活动。针对认真严格地根据要求展开培训的,且考核优秀的员工,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仅培训一半,未完全打完学时的员工,则对他们进行补考,并做出一定的处罚。
        四、结语
        文章认为,纯粹凭借制度与文化的方式在促进安保管理效益的提升上是具有一定阻碍的,而有效地应用科技手段,则可以弥补原有安保管理模式的不足,促进安防信息的整合与管理,并提升安保应急处置的效率。总之,企业应当积极地在安保管理中应用科技手段,以此确保企业得以良好、稳定的生产运作,提升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姚斯傢.科技手段提升供电企业安保管理效益的应用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9,000(016):46-47.
        [2]谢磊,闫昆,芦新勇,等.企业周界安防水平提升模式研究——利用综合技术防范手段进行管理创新[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v.25;No.128(05):40-42.
        [3]刘耀锋.科技手段提升企业安保管理效益的应用.建筑设计及理论,201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