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集团湖北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也在不断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事实证明,基于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EPC总承包模式能够高效、合理地配置资源,在国际工程中越来越受到业主和承包商的重视。在国际工程项目的整体功能管理中,设备及材料的采购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进度和质量。然而,受现行项目管理模式的影响,EPC项目采购管理存在标准化不完善、运行成本高、管理效率低等问题。供应链集成管理方法适合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够有效地整合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采购管理过程,最终取得较好的项目效益。
关键词:国际工程;EPC;采购管理;供应链一体化;
EPC模式以其集设计、采购、施工于一体的优势,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采购对实现项目目标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EPC项目采购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国际工程EPC项目采购管理的概念模型,并研究验证模型的成果。根据研究的结论表明,供应链一体化应包括采购计划管理、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物流管理和仓储管理等环节,以提高EPC项目采购的性能。
一、传统EPC项目采购管理的弊端
1.采购风险很高。传统采购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合格的供应商。但在选择过程中,各方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以及追求贸易关系中的有利因素,各方在合作过程中会有意隐瞒信息的现象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也增加了供应商与工程承包公司之间的采购管理的风险和难度。
2.质量无法保证。受传统采购模式的影响,工程承包公司难以参与到设备、材料供应商的生产管理过程中,一般是采取结果控制的方法,此方法无法有效、及时地控制生产过程中设备的性能和质量。
3.成本高,效率低。一方面,在EPC项目的采购过程中,由于采购管理制度不完善,产品标准不统一,执行力差,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浪费,严重时会延误工程进度。另一方面,由于采购资金投入占比大,但资金周转率低,大量库存增加了采购成本,降低了采购管理效率。
4.缺乏有效的合作。国际工程EPC项目涉及面广,涉及面多,合作信息若交换不及时,容易造成信息阻塞、信息传递错误,会给各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采购管理制度不完善。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工程承包公司和设备、材料供应商在采购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规范的现象,因此加强采购管理制度,规范采购行为势在必行。
二、供应链一体化下国际工程EPC项目采购的管理
在国际工程EPC项目执行过程中,采购部门的采购任务必须按照相关设计文件的标准和总价合同的控制下进行。大量的物资设备及材料、相关的物流、仓储和设备供应商管理都是采购工作的内容。对于采购管理,EPC总承包商不仅需要关注相关设备、材料供应链,同时还需要利用信息系统集成的资源,构建联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实现与供应商长期合作。
供应链一体化不仅可以保证效率和质量,并可以节省成本。在采购管理中,利用供应链的整体视角来工作,可以加快信息的传递,实现信息在供应链系统中的互通,各个环节之间的高效链接可以大大降低沟通成本;促进与供应商的信息共享,有助于供应商加快生产工艺的改进,加快生产材料的开发,保证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可以及时移动库存,补充库存,保持物流成本与仓储成本的平衡。逐步实现高效合理的供应链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资源的准时交货率,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库存。国际工程EPC项目基于供应链集成,总承包商应该如何加强采购管理,满足EPC项目的集成需求,以提高采购的效率和质量,降低采购的成本,这些都需要特定的理论建模分析进一步证明和研究。
三、调查论证
在具体理论模型的设计中,结合国际工程EPC项目采购的特点,设计并获得一份问卷,共54份。对参与EPC项目的6名项目经理、10名施工经理和38名采购经理进行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1.调查采购利益相关者。对采购利益相关方的调查见表1(以下几个表格的数值中:1代表很不符合;2代表基本不符合:3代表不能确定;4代表基本符合;5代表很符合)。
表1采购相关利益者
第一个评价标准是与施工部门合作关系良好,说明采购部门与施工部门、总承包商之间是从属关系,内部效率高,组织协调能力强。采购部门与业主、国内供应商、设计部门、国内海关之间的关系都是高于平均得分3.68,而采购部门与国外供应商、公司总部、中国承包商在海外市场、外国海关之间的关系都是低于平均分数,所以需要加强合作关系。
2.研究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调查显示,采购部门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良好关系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注意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利用信息技术对采购过程进行监控。
3.采购计划的调查。采购计划相关调查见表2。
表2采购计划
根据调查显示,能综合结合各种因素进行设备采购的评分较高,说明采购中更加注重施工因素,考虑更加全面。图纸控制措施的采购计划评估得分较低,说明设计制约采购,应加强采购和设计工作的管理。
四、基于供应链集成的EPC项目采购的含义、管理内容和流程
1.含义。供应链集成的EPC项目采购不仅要负责在正确的时间以最有效的方式收购或协助用户采购数量、质量和价格正确的货物,并负责管理供应商。这一过程可以凸显企业的竞争优势,并对企业战略目标作出贡献。
在国际工程EPC项目中,需要按项目目标要求采购,取得设备、材料、技术、服务等资源,其特点是集成要求高,利益相关者数量多,协同沟通困难。供应链的集成有利于国际工程EPC项目加强采购管理,可提高EPC项目采购的综合能力,如:质量、进度、成本、合同、物流等方面,充分发挥供应链管理的优势,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2.供应链集成。国际工程EPC项目由于自身的特点,涉及采购利益相关方众多,如:设计部门、采购部门和供应管理部门等等。所以供应链集成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采购管理的利益密切相关方,如:加强业主、设计、承包商、国内外供应商、海关等各单位对供应链的各个节点进行管理,完善管理体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共赢关系,从而使得整个项目顺利进行。其次,还应注意在供应链集成的过程中,供应链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需要注意管理采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接口,确保在采购的过程中,信息的共享,提高采购决策效率,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
3.采购管理内容。采购计划管理,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物流管理和仓库管理。
4.采购流程。①需求分析:采购前期根据项目需求和特点,结合国内外因素和市场变化,制定需求计划。准备基本设计报告和材料要求:制定详细的材料计划和清单。②采购计划编制:采购涉及多个科目,根据所需材料,制定整体采购计划和安排。③询价招投标:根据项目和市场的实际供需情况,建立完善的询价招投标制度,降低风险和成本,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④签订采购合同:供需双方协商一致,根据草拟的合同签订合同,形成法律利益。在起草合同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完善订立、索赔、争议解决等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争议。⑤现场监督,加速交付和验收:注重质量保证。⑥在质量管理方面,要时刻关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进度等问题,确保整个项目工作的顺利完成。⑦强化国内外海关管理机制,规范货物发货、清关、进出口退税等程序。⑧物料的储存、报警、分配:做好突发事件的准备,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严格检查生产过程中物流的分配和接收,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其他问题。
总之,在当前国际工程EPC项目,采购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获得更好的项目效益,构建基于集成供应链的采购管理模式,以适应当前项目的发展,标准化改善采购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锋.EPC工程项目供应链物资采购模式探讨.2018.
[2]王建亮.浅议供应链一体化的国际工程EPC项目采购管理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