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通常公司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其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负责。在EPC模式中,Engineering不仅包括具体的设计工作,而且可能包括整个建设工程内容的总体策划以及整个建设工程实施组织管理的策划和具体工作;Procurement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建筑设备材料采购,而更多的是指专业设备、材料的采购;Construction应译为“建设”,其内容包括施工、安装、试测、技术培训等。
一、EPC工程项目管理要点内容:
1.设计管理方面
要保障项目设计是科学合理的,承建项目的企业需要雇佣专业设计人员,根据项目的技术要求及时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完成项目的设计工作,同时,由行业专业人员对项目每个阶段的设计规划、设计指标、设计变更进行监督;(2)对项目主体结构的设计进行优化,优化内容主要要放在主体结构的受力情况和抗震性能上,通过对钢和砼含量进行设计,在达到项目效果的前提下,使项目建造的整体成本得到降低;(3)做好设计工作与其他工作之间的协调关联性,以推进EPC项目的建设。
2.采购管理方面
EPC项目采购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制定采购计划、选择物料供应商。在整个采购管理中,采购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执行采购工作的先决条件,它主要是对材料、设备的性能参数、质量要求、数量、规格等进行明确,如果采购单中有需要进口的材料和设备,则还要将关税和汇率变化对采购工作的影响考虑在内。在整个项目的施工中,想要保证施工的顺利,必须科学合理的制定采购计划,它是项目施工顺利的先决条件。供方指的是工程材料与设备的供货商、总承包商、设计服务商、咨询服务提供商等。此环节的工作将影响采购合同签订和对供应商的事后评估。
在选择供方时,必须选择资质较高、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符合行业标准、产品产能高、质量过硬的供货商;评估供应商是对每个供应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定期进行评估,并且将不合格的供应商通过相应的退出制度进行淘汰,择优选择优质供应商。
3.施工管理方面
EPC项目的建设管理主要是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进行管理。在管控施工进度时,可以通过S曲线、横道图比较法等对其进行分析;在对项目进行施工时,可以根据现场的条件变化、技术方案调整,施工情况、第三方影响等调整和优化施工进度,发现施工进度存在偏差,要马上找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在管理施工质量时,要时刻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采用事先质量控制和过程控制措施,防范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的发生。其中,事先控制重点是对施工计划、施工现场、材料方案等进行管控;过程控制重点是对施工期间的质量、施工顺序、质量控制方法、隐藏项目验收、工程图审查等工作进行控制;成本管理主要是对比分析计划与实际产生成本,并通过动态监控的方式定期监控项目成本,以发现成本中存在的偏差,并及时进行纠正。
二、EPC总承包模式在实践中的几种合同结构形式。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商对整个建设项目负责,但却并不意味着总承包商须亲自完成整个建设工程项目。除法律明确规定应当由总承包商必须完成的工作外,其余工作总承包商则可以采取专业分包的方式进行。在实践中,总承包商往往会根据其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规模、类型和业主要求,将设备采购(制造)、施工及安装等工作采用分包的形式分包给专业分包商。
所以,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其合同结构形式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交钥匙总承包;
(二)设计—采购总承包(E-P);
(三)采购—施工总承包(P-C);
(四)设计—施工总承包(D-B);
最为常见的是第(一)、(四)这两种形式。
交钥匙总承包,是指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总承包商最终是向业主提交一个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的工程项目。该种模式是典型的EPC总承包模式。
设计、施工总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在该种模式下,建设工程涉及的建筑材料、建筑设备等采购工作,由发包人(业主)来完成。
建设、转让总承包,是指有投融资能力的工程总承包商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查、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实现全过程总承包;同时工程总承包商自行承担工程的全部投资,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后,业主向工程总承包商支付总承包价。
三、EPC总承包模式优势
(一)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发包人(业主)不应该过于严格地控制总承包人,而应该给总承包人在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中较大的工作自由。譬如,发包人(业主)不应该审核大部分的施工图纸、不应该检查每一个施工工序。发包人(业主)需要做的是了解工程进度、了解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同要求,建设结果是否能够最终满足合同规定的建设工程的功能标准。
(二)发包人(业主)对EPC总承包项目的管理一般采取两种方式:即过程控制模式和事后监督模式。
(1)、所谓过程控制模式是指,发包人(业主)聘请监理工程师监督总承包商“设计、采购、施工”的各个环节,并签发支付证书。发包人(业主)通过监理工程师各个环节的监督,介入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FIDIC编制的《生产设备和设计—施工合同条件(1999年第一版)》即是采用该种模式。
(2)、所谓事后监督模式是指,发包人(业主)一般不介入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但在竣工验收环节较为严格,通过严格的竣工验收对项目实施总过程进行事后监督。FIDIC编制的《设计、采购、施工合同条件(1999年第一版)》即是采用该种模式。
(三)EPC总承包项目的总承包人对建设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整个过程负总责、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及建设工程的所有专业分包人履约行为负总责。也即,总承包人是EPC总承包项目的第一责任人。
结束语: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全球经济呈现缓慢增长,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EPC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做好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尤其是要将工程设计管理工作与施工管理密切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EPC项目的管理效率,使建筑行业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刚毅,对EPC设计与施工EPC项目管理的认识与思考[J],住房与房地产,2018(5):158
[2]张华,EPC模式的项目管理探讨[J],低碳世界,2017,(34):2001-202
[3]常义华,金玉磊,EPPC建设项目设备采购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行业,2018,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