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升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为了对城市建设需求进行满足、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较多的市政交通工程在此当中得到了建设。在市政桥梁工程建设当中,经常会进行扩大基础施工。在本文中,将就市政桥梁工程中的扩大基础施工技术控制措施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市政桥梁工程;扩大基础;施工技术;
1 引言
在现今城市桥梁工程建设当中,从工程建设需求角度考虑,经常会应用到扩大基础施工技术。在实际技术应用当中,则需要能够充分做好技术要点的把握,在高质量完成工程的情况下,进一步延长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
2 施工准备
2.1 基本准备
对于基坑底部尺寸,需要在平面尺寸的基础上,在每边位置对0.5-1m的富余量进行增加,以此便于立模板、支撑以及排水工作的进行。而如果是垂直坑壁无水基坑坑底,则可以不进行加宽,可以直接对坑壁进行使用作为基础模板。
2.2 基坑排水
在现今桥梁基础施工当中,集水坑排水法是经常使用到的方式,除了严重流沙情况以外,普通情况都可以进行使用。井点排水方面,如土质较差、流沙情况较为严重且具有较高的地下水位,具有较深的挖基以及坑壁稳定性不强时,如果使用普通排水方式无法处理,则可以对井点排水法进行使用。如土质具有较大的渗透性以及较深的挖掘深度,则可以对沉井以及板桩法进行使用。此外,根据工程工期、现场条件以及工程特点等,也可以对帷幕法进行使用。具体来说,即是使用水泥灌浆法、硅化法以及冻结法的使用将其对封闭不透水的帐幕进行处理。
3 扩大基础施工控制
3.1 浆砌块石基础
在该项工作开展当中,需要在使用砌块之前对其进行浇水湿润处理,彻底清洗处于其表面的水锈以及泥土。要在无水状态下进行施工前猪,避免出现带水作业的问题,避免通过混凝土材料将水赶出模板以外。在基础的边缘位置,需要能够做好隔水处理,对于水下部分,则需保证混凝土以及水泥砂浆材料在终凝之后再浸水。
3.2 片石混凝土基础
在该项工作当中,如果基底为干土或者非粘性土,则需要对其进行润湿以及夯实处理。如基面为岩石,则需要能够进行润湿处理,在下方对厚度20-30mm的水泥砂浆材料进行铺设,并在砂浆材料凝结前对第一层混凝土进行浇筑。对于基底为岩层的,则需要对其表面做好清洗以及润湿处理,之后再坐浆砌筑,对于基底土质的情况,则可以在施工当中直接坐浆砌筑。在片石填放当中,需要能够对以下规定进行满足:第一,需要对没有锻炼且不存在夹层、裂纹,高度在15cm以下且具有较好抗冻性能的石块进行选用;第二,要保证石块抗压强度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相比要高,且在25MPa以上;第三,在石块埋放当中,需要保证其数量为混凝土结构体积的四分之一以内,如使用的是片石混凝土砌体,则可以对50%的石块量进行增加;第四,需要能够在施工过程当中做好对石块的清洗处理,在捣实混凝土当中具有一半以上的埋入深度。要以均匀的方式分布石块,保证其净距在10cm以内,同结构顶面、侧面的距离在15cm以内。片石混凝土方面,则需要保证净距在4-6cm之间,避免同预埋体以及钢筋直接挨靠。
3.3 混凝土基础施工
在该项施工当中,主要的内容包括有:第一,需要在完成基坑、基底验收之后,及时做好钢筋材料的绑扎与放置,在底部位置做好混凝土垫块的放置,保证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能够满足要求,同时要做好台身钢筋以及墩柱钢筋预埋部分处理,保证具有准确的定位。同时,需要能够科学做好钢筋在位置、数量、间距以及直径方面的验收工作,保证在满足技术规范与设计文件要求后再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浇筑。在实际浇筑当中,对于已经完成拌制的混凝土材料,在运输到现场之后,如果所具有的高差不是很大,则可以将其直接倒入到基坑当中。而如果具有较大的倾斜高度,为了避免离析问题的发生,则需要对滑槽与串筒进行设置,同时在槽内做好减速钢梳的焊接,以此保证混凝土材料能够以均匀、整体的方式进入到基坑当中,之后对其进行振捣密实处理;第二,在实际混凝土材料浇筑当中,需要以分层的方式进行处理,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在下层混凝土材料开始凝结前,做好上层混凝土材料的浇筑以及捣实处理。在基础凝结后,再将麻袋、稻草以及草袋等进行覆盖,定期做好洒水养生处理,具体时间方面,对于一般硅盐酸水泥,需要7d以上,而对于火山灰质水泥以及矿渣水泥等,则需要14d以上;第三,水下混凝土材料灌注方面,通常只有在排水存在困难时采进行使用。对于材料水下灌注来说,可以分为水下直接关注以及水下封底这两种方式。对于前一种方式来说,在完成封底后依然需要排水砌筑基础,在此当中,封底的作用即是封闭式很水,混凝土材料在此作为地基而不是基础,适合应用在板桩围岩开挖类型的基础当中。在现今桥梁水下混凝土材料灌注当中,垂直移动导管发是经常应用到的技术类型。在此当中需要注意,如果封底具有较大的面积,则需要能够按照先周边后中部、先低后高的方式进行灌注,同时保证灌注具有相同的标高,以此使混凝土材料基底范围都能够充满。同时,需要结合障碍物情况、封底面积以及导管作用半径等对导管在平面上的位置与数量进行性确定。对于导管作用半径来说,将根据下口超压力以及坍落度大小存在差异。在混凝土流动半径方面,则需要能够对水头大小、浇筑面积大小、混凝土质量要求以及基底是否存在障碍物等因素进行确定。一般来说,3-4m的流动半径能够避免混凝土表面存在较大的高差,且在防水性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对于大体积封底混凝土,则可以根据分段、分层的方式灌注,而对于在强度方面不具有过高要求的水下混凝土,则可以一次从一端向另一端灌注。通常情况下,水下混凝土材料在灌注当中,仅仅将同 表面以及水进行接触,而对于其余部分来说,则同正常空气环境下的灌注较为相似,以此实现水下混凝土质量的保证。对于同水直接接触的表层混凝土,则可以在排水外露时及时进行凿除。
4 基础质量检验
在完成施工活动之前,做好对应的质量检验工作十分关键。地基检验方面,需要保证基坑地基承载力能够对相关设计需求进行满足,要做好表面松散层的清理工作,做好垫层混凝土的及时浇筑,强化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的裂缝控制。基坑回填方面,除了管线上土方回填外,在具体填方轻击实压实度方面,需要在85%以上。填料选择方面,也需要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不得出现其中存在对填筑质量可能产生影响的杂物。在基坑填筑方面,需要能够以分层的方式回填夯实,同时保证现浇混凝土基础在质量检验方面能够同规范要求相符合。
5 结束语
在市政桥梁工程建设当中,根据实际工程建设需求,经常会进行扩大基础施工活动。在该项内容施工过程当中,则需要能够充分结合工程实际做好技术的应用把握,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质量控制、做好基础工作管控,最大程度保证桥梁工程的高质量建设完成,切实提升城市交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利萍.浅析市政桥梁工程中的扩大基础施工技术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9).191-191.
[2]张江海,兰莉莉.市政桥梁工程中的扩大基础施工技术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7).219.
[3]陈诚.浅析桥梁工程中的扩大基础施工技术控制措施[J].魅力中国.2017,(15).237.
[4]丁新.市政桥梁工程中的扩大基础施工技术探索[J].江西建材.2017,(9).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