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静
哈尔滨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这使得建筑工程施工的施工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虽然我国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仍旧有许多风险需要防范,究其原因在于建筑工程项目没有全方位的做好施工风险控制及其防范工作,一旦在建筑工程中出现施工风险,不仅会产生不必要的损失,还可能会引起后果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这无疑会给建筑企业的社会信誉及经济效益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鉴于此,本文章分析我国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风险类型,阐述了这些风险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可能引发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以期能够进下推动建筑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控制;风险防范;策略
引言
土木工程的基本概念想必不用再进行过多的阐述,而正因为其本身的运作方式,导致了施工风险的产生。历年来,我国在进行施工作业时所引发的悲剧数不胜数,悲痛与悔恨交杂在每个人的心中,或许,在施工前能够对各个环节进行考察,便可以将悲剧扼杀在摇篮之中。所以为了人们心中的这份信念,风险管理这一概念出现在了群众的眼前,只要对它进行合理应用,便可以消除施工风险所带来的隐患,并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1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控制风险防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风险管理与防范意识松懈
在建筑工程风险防范工作中极易出现安全思想上的松懈,而一旦管理人员放松了对风险的防范意识,极易引发工程风险。比如,在工程项目投标过程中可能会因风险防范意识不强而导致企业落入到其他企业故意设置的“陷阱”之中,从而给整个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一些企业在风险管理过程中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风险的防范,这也造成企业很少投入较多的经费用于为工人配备防护用具或购买安全防护设施,进而大幅增加了工程风险发生的概率。除此之外,许多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偏低,对安全防护的意识较为薄弱,更缺少安全防护经验,如果不对这些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便可能会引发工程风险。最后,当前建筑市场中的证件挂靠、工 程分包等情况仍旧经常发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在中、小型工程上的风险管理工作是比较混乱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不重视其风险管理工作,便会使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并由此引发巨大的管理失误,从而造成后果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
1.2尚未建立完善且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
当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都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这也导致其并未采取有效而全面的风险管理工作,更未建立完善且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而这无疑会极大增加工程风险的发生几率。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并未明确定位可能发生的风险类型,也没有对部门的相关职能及管理内容进行确定,甚至还有一些企业未设立相应的部门来开展风险管理工作,风险识别工作也未得到有效进行,对风险的预防与评估措施也较为缺乏,种种原因都是造成建筑工程风险频发的重要因素。一些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出现风险时往往会变得手足无措,难以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再加上基层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对风险置之不理或胡乱处理,都会加剧工程情况的复杂化。
2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防范策略分析
2.1 重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
在项目施工前便要对工程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测,确保所有风险源能够全部罗列出来,以便于针对不同风险的类型、风险严重性、风险发生概率来制定出不同的风险应对措施,从而确保企业在做出风险决策时能够具备可靠、完整的数据依据。在风险防范工作中应明确管理重难点,切实加强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并在企业内部中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养成良好的风险管控习惯。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来说,要彻底转变以往的重进度、轻质量的管理思想,强化施工风险管理,将风险管理作为项目施工中的主导工作,即使出现项目施工进度和质量之间的矛盾,也要贯彻质量优先的思想。
2.2 建立完善且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
对于工程项目而言,项目负责人必须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理,并安排施工经理负责对施工任务进行总体协调,同时对项目施工进行全程化监督,以此确保整个工程项目施工得以高质量的完成。除此之外,对于工程施工中的全部事项,还要由企业派遣具有较强应对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员来执行,具体材料及设备的采购与使用则应由负责人进行监督。待工程施工完毕以后,还要由负责人组织相关专家共同完成工程质量的验收工作,签证应即办即签,不得事后补办。最后,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还要将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绩效工资与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挂钩,当工程施工质量较高时,还可给施工队伍一定的奖励,对于工程质量不合格的项目则应严厉处罚施工人员或团队。在工程质量检验过程中还应对各个部门的具体职责及任务进行明确,确保质量标准得到充分落实,并且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还要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使工程风险得以消弭于无形,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规避工程风险。
2.3 增强监管的平均水平
在施工过程中,监管的作用一直是不容忽视的,有了监管才能对项目中的问题作出及时改正,并且增强风险管理与加大施工过程的效率与质量。并且,从另一方面来说,监管代表的是一个企业颜面,如果监管工作做得不够好,那么很多人从本质上都会认为该企业的整体素质普遍低下,进而现场施工人员对监管人员乃至企业产生轻视态度,不再认真施工等。所以,企业应当加大对于监管方面的培养力度,甚至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考核体系,来专门审核监管人员。要让每一个监管人员的平均水平能达到自身所设立的水平线,并继而培养其综合素质,让其具有充足的责任心,能够对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给出正确的评价及监督。要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防止其懈怠偷懒;只要做好了这些工作,我相信会对风险管理方面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并有效减少风险的发生。
2.4打造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
在建筑工程风险管理与防控过程中,还要对相应的信息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建立,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来提高整个工程的风险管理水平与防范能力,确保各项风险防范措施能够在工程各个环节中进行充分落实,并对风险相关数据进行记录,以便于企业在招投标、施工等环节中能够更加科学的评估与研判风险,从而有效规避工程风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签订合同过程中,需要通过风险管理系统的应用来评估合同中的风险性条款,以便于通过综合分析来了解合同是否值得签订。项目管理人员也应具备较强的系统操作与维护能力,能够对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熟练的操作,并能对工程各个环节中的风险信息进行认真对待,确保风险管理团队中的每名成员都能够有效适应风险管理工作,完成风险管理任务,通过团队每名成员的高效协调与合作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应有的风险防范作用。
结束语
总之,当今的土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其因多方面的因素从而形成,在土木工程项目内根深蒂固;不过,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进行消除的,只需要企业以及涉及其中的工作人员能够全力配合,为了风险管理、为了我国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努力。相信总有一天,施工风险管理能够达到在进行时毫无阻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郝奇,王小强,李荣东,秦若兰.浅析工程项目中的风险管理[J].智能城市,2020,6(23):77-78.
[2]潘星成.土木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居舍,2020(34):125-126+116.
[3]杨海霞.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2):112-113.
[4]陶梓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控制风险及其防范策略研究[J].四川水泥,2020(11):153-154.
[5]董航,刘富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风险及其防范策略[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8):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