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0月30期   作者:刘亚飞 黄婷
[导读] 地下连续墙是采用原位连续成槽浇筑形成的钢筋混凝土围护墙结构,在深基坑工程中主要起到挡土和隔水的双重作用,具有墙身刚度大、强度高、整体性好等特点,可用于特殊工程及超深基坑结构支护施工。
        刘亚飞   黄婷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东阳   322100
        摘要:地下连续墙是采用原位连续成槽浇筑形成的钢筋混凝土围护墙结构,在深基坑工程中主要起到挡土和隔水的双重作用,具有墙身刚度大、强度高、整体性好等特点,可用于特殊工程及超深基坑结构支护施工。本文对建筑施工中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地下连续墙;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加大,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基坑深度也不断增加。由于地下连续墙具有诸多优点,因此其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城市及地铁建设施工中,地下连续墙也朝着超深、超厚的趋势发展。
1施工准备
        为确保整个房屋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地下连续墙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对场地进行合理安排,结合施工实际需求来放置施工机械,规范开挖水池,满足泥浆搅拌的应用需求。钢筋笼的加工与堆放必须要保证位置适宜,为后期施工作业的有序进行提供便利。于合适位置堆放接头管以及水泥浇筑管等。地下连续墙施工之前需要加固场地地基,优化设计给排水,并检查电力设备确保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规范拉设电缆,为工程用水用电提供支持。
2导墙制作
        以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导墙,导墙顶口与建筑地下室顶板齐平。钢肋高度为1500mm,导墙顶部厚度为250mm,下部厚度为150mm。导墙浇筑时采用对称浇筑施工方法,混凝土强度达到70%时进行拆模施工。拆模时,沿竖向方箱设置以两道100mm×100mm木枋支撑,支撑木枋水平向设置间距为1000mm,并沿导墙顶板设置安全网片,以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导墙施工时,为确保施工效率,采用机械开挖和人工修正组合施工方式,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时由人工修正。导墙开挖至设计标高,使用全站仪测量中线桩位,绑扎钢筋、搭设导墙模板并浇筑混凝土,导墙混凝土自然养护至70%后拆模。为避免拆模时导墙受力变形,施工单位在导墙内侧设置分层支撑,以水平向、竖向1m间距均布支撑。导墙拆模完成后,及时回填并夯实黏土。导墙施工缝处理时,在施工缝位置增设加强插筋,加强筋与导墙肋筋接头错开。导墙混凝土拆模后进行成槽施工,按地下连续墙分幅线标注编号。导墙混凝土养护至设计强度前,加强现场管理,禁止施工机械在导墙附近停放、行走,以免引起导墙结构变形。
3泥浆制作与处理
        为确保泥浆配置质量达标,必须要分析粘性土原料,通过力学试验来确定其性能。在泥浆制作过程中,要基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需求出发,规范搅拌泥浆,之后处理好施工场地的积水,这就能够为泥浆制作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避免对泥浆造成污染。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泥浆量充足,规范灌浆,避免出现施工中断的情况。
4地下连续墙槽段施工技术要点
        由于本工程基坑工程较大,为满足成槽质量,按工程设计要求将地下连续墙分为24幅,使用液压抓斗设备进行成槽施工。成槽施工时,先开挖两端单孔,并依次开挖隔墙,单孔和隔墙宽度均小于抓斗开斗宽度,以满足抓斗开挖宽度要求,沿槽段长度方向套挖,开挖至地下连续墙设计深度。槽段开挖施工期间加强施工测量,包括平整度、开挖壁面垂直度监测,槽段开挖完成后,经人工修正并验收合格后进行护壁注浆、换浆、清孔施工。
5接头处理
        连续墙成幅时,幅间接缝是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的薄弱环节,接头部位易出现绕流、夹砂、夹泥等问题,进而造成地下连续墙渗漏。

为改善该问题,采用防绕流措施,以工字钢作为幅间接头设备,并在工字钢间隙填充土包,防止混凝土绕流。针对成槽过程中土体和泥皮粘附在工字钢上影响工字钢防水效果的问题,制作80cm长钢板刮刀,将刮刀安装在槽壁机抓斗上。刮刀尺寸与工字钢吻合,确保抓斗施工时能挖除工字钢上的绕流混凝土。成槽和清孔换浆完成后,使用钢丝刷对地下连续墙接头进行刷壁处理,直至槽壁上的淤泥完全清除,避免出现接缝部位夹泥、夹砂等问题。
6钢筋笼的吊放
        钢筋笼在验收合格及清槽换浆合格后应立即进行吊装作业,并且应制定钢筋笼吊装方案,起吊时应不造成钢筋笼较大变形或永久性变形。下放钢筋笼时应使钢筋笼对准槽口缓慢插入,避免钢筋笼磕碰、撞击槽壁而导致槽壁坍塌,更不能采取压沉及冲击等方法强行下放钢筋笼。钢筋笼入槽后应检测顶部高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笼入槽就位后,应在4小时内尽快进行混凝土浇筑,如果超过4小时未进行浇筑,应重新吊起钢筋笼并进行冲洗,然后重新吊装入槽。
7锁口管顶拔锁口管连接
        施工的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需结合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管子直径、长度与形状、温度等条件来确定最佳的顶拔时间。如果顶拔时间控制不当,可能会造成施工的质量问题,如果顶拔时间过早,将会使得管底处的混凝土尚未达到终凝状态,最终会引起混凝土的坍塌现象;而顶拔时间过晚时,混凝土的黏聚力较大,难以保障顺利拔出。地下连续墙施工的过程中,相邻两个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具有多种选择,当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较多的连接方式是锁口管形式,这种连接施工时,锁口管顶拔是每幅连续墙施工的最终环节。在锁口管连接时,强度与刚度的控制极为重要,只有保障了锁口管的刚度与强度,才能够起到抵抗混凝土浇筑时的侧压力变形现象。在锁口管连接时,在下放就位结束以后,需套上引拔机将管子加以提升松开,使得锁口管能够充分依据自重插入槽底。
8混凝土灌注
        工程混凝土采用水下灌注方法。混凝土采用商品水下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灌注施工时,导管底口距孔底距离为0.5m,置于地下连续墙槽段中央。混凝土灌注时,为使隔水塞顺利排出,导管底部至孔底距离控制在300~500mm,隔水塞使用8#铁丝悬挂于导管内水面处,并先灌入同设计强度的水泥砂浆0.3m3。首批混凝土灌注正常后,连续不断灌注混凝土,并使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适时提升、逐级拆卸导管,保持导管的合理深度。为准确掌握地下连续墙每幅混凝土强度变化情况,应按要求随机制作混凝土试块,24h后拆模保养,并按要求进行抗压强度试验,为地下连续墙质量检验提供数据依据。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即可进行墙底注浆。每幅地墙设两根注浆管,注浆管使用直径为Φ30mm,壁厚3mm的钢管加工制作而成,接头形式为外丝接头,接头长度≥50mm。墙底注浆时,注浆器采用单向阀式注浆器,注浆管布设在槽段端,注浆管置于槽底位置,注浆压力控制在3~5MPa,最高不超过10MPa,每根注浆管注浆量不小于2.5t,待注浆量达到设计要求后停止注浆。
结束语
        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之下,地下连续墙具有显著的优势,比如:进度较快以及振动较小等等,可以确保施工质量,用很小的占地面积获得很更多的经济效益。分析地下连续墙施工的要点,归纳优缺点,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积极提升地下连续墙的应用水平,使质量高以及投资低等性能得到全面发挥,更好地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震宇.建筑施工中的地下连续墙技术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97-98.
[2]杨俊,高颖.地下连续墙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9(35):81+137.
[3]骆红所.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要点及难点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2):214-215.
[4]陈宝平.建筑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18,4(23):101-102.
[5]严熙,李英英.试论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11):110-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