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秦功
黑河市城市规划体验馆 黑龙江黑河市1643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是尤为重要的内容,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就是保证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所以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做好混凝土施工尤为重要。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技术应用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总体质量,如混凝土技术水平不高、混凝土技术操作不当等,都会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和进度,进而影响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基于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混凝土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系统性、技术性,所以对技术的应用也具有较高的要求,只有掌握先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技术要点,才能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水平,进而为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水平提供保障。
关键词:土木工程;浇筑工序;温度应力;混凝土材料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经济水平快速提高,推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结构设计是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混凝土结构的特殊性,容易出现混凝土自缩性、温度差异、材料配比不合理等现象,导致对工程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调整施工方案的合理性,确保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 施工特点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整个土木工程项目存在着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以及耐久性良好的特点,而且在施工技术完善的背景下,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效果,充分满足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需求。同时,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其存在着良好的抗载荷能力,保证了建筑结构不受到外力的破坏,增强了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避免了施工隐患以及工期延迟问题的出现,实现了土木建筑工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 存在的问题
2.1 温度因素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温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首先,在混凝土内部与外部之间会形成较大的温度差异,容易产生形变和结构开裂的现象,在浇筑初期,混凝土会发生水化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无法挥发混凝土内部热量,温度持续上升,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其次,由于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难以深入到内部,导致内外结构产生较大的温差,从而引发结构裂缝。最后,当混凝土主梁结束浇筑施工后,经过太阳的高度暴晒后,不但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温度,而且增加了主梁的拉应力,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工程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2.2 工程裂缝
工程裂缝是土木工程建筑中十分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与工程早期浇筑质量不足、后期混凝土养护不及时等存在关联,如果这些施工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就会使整个工程在裂缝的影响下出现安全隐患,降低混凝土结构整体施工的效果。而且在以往的工程项目施工中,混凝土结构中的材料热量不能在短时间内消散,使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增大,增加了混凝土裂缝的风险。因此,在建筑行业稳步发展的背景下,施工单位需要结合以往的经验,通过新材料、新技术的引进,改变以往单一性的施工管理模式,通过工程项目的协调以及工程施工方案的创新,避免工程裂缝的出现,保证土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工序的稳步进行。
3 施工技术要点
3.1 材料配置方案
随着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在具体的工程施工中,为了提高材料的配比效果,需要根据混凝土材料的配置方案来确定科学的材料配比标准,通过土木工程施工方案的协调以及工程结构的设定,增强混凝土的结构性能,以提高工程材料的配比效果,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技术的调整提供保障。通常情况下,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需要合理确定材料的配置技术。第一,在一般的土木建筑施工中,需要选择含碱量 0.6% 以下的水泥材料,并通过矿粉掺和料以及低碱外加剂的配比控制来增强混凝土的试配效果。第二,在混凝土材料配比的过程中,需要将原材料的选择以及混凝土的材料搅拌作为工作核心,以避免材料配比不规范的问题出现。第三,在施工过程中,设备维护人员需要仔细检查设备进场情况,通过搅拌工序的落实以及施工方案的协调,加强对混凝土材料的进场管理,避免材料配比不合理而出现材料分层以及离析的问题,充分满足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及管理需求。
3.2 混凝土温度控制技术要点
混凝土温度控制是尤为重要的一项技术要点,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对环境温度、混凝土温度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具体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较多的方法可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控制,如施工人员可利用良好的骨料配比预防混凝土出现高温,或加入一定量的混合物,如金属纤维、无机纤维、添加剂,减少水泥的用量 ;搅拌混凝土时,适当掺水,这样才可达到降低混凝土温度的目的。施工人员还可以通过科学缩短建筑的厚度,借助浇筑面散发热量,以达到降低混凝土温度的目的。如在高温天气施工,可通过预埋水管灌入冷却水达到降低混凝土温度的目的。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还需做好养护工作,科学合理的养护工作也可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比如混凝土在拆模后需进行洒水养护,或在混凝土表涂抹一定的养护剂,如在寒冷天气,可在混凝土表面铺设稻草或塑料薄膜,这样可保证混凝土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而降低裂缝、沉降等问题的发生。
3.3 浇筑技术
在开始排空操作前,需要检查模板的稳定性与支撑能力,确保悬臂构件模板支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模板的支撑状态,及时对异常状况进行处理,还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对待自身的工作职能,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蜂巢或麻点等现象。同时,需要控制浇筑层之间的时间,使其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时,需要使浇筑面积的固体胶厚度与渗透度小于3m,还可以使用多层连接救助方法,提高混凝土质量,使土层快速散热,降低混凝土温度。由于混凝土结构浇筑的厚度较大,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散热处理,防止底板结构产生较大的温差,导致出现底板裂缝现象,在进行墙体底部浇筑施工时,还可以采用分层的方式,使用相同的砂浆进行浇筑施工。
3.4 混凝土养护
根据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完善具体的养护方法,通过施工材料养护方案的落实,可以及时改变混凝土材料的裂缝以及自缩问题,提高整体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的过程中要做到:第一,混凝土结构施工部门需要仔细分析引发工程裂缝的原因,通过对混凝土养护方法以及土木工程施工工序的优化等,能有效避免工程裂缝的出现,提高工程养护以及施工管理的效果。第二,施工单位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养护的过程中,需要合理配置混凝土材料,在实际施工中对材料温度、湿度进行科学控制,通过材料的配比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整体性能,避免工程裂缝问题的出现,以满足建筑行业持续发展的需求。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是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和安全的关键,只有保证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才能保证整体建筑工程施工水平,进而也就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高低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需要在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保证科学、合理、规范应用技术,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进而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冯强.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5):176.
[2] 唐中原,任炳霖,代恩豪.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8).
[3] 杨卓.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