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芝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东鲁学校 山东 莘县 252400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初步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其心理发展,提高其综合人文核心素质。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势在必行。随着优化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任务型”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推崇。通俗地讲,任务型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机械操练与有意义操练,最终实现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有效实施
引言
随着新课标的施行,要求英语教师从课标、教材、学生出发,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向,建立一定的知识技能网络,对英语教学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使英语教学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与此同时,要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对不同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制定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英语教学任务。任务型教学是以学习任务为主设计教学流程与活动的教学策略。在研究学情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重新设计并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通过任务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使得学生获得英语知识,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个性
我们常说“因材施教”和“天生我才必有用”,但许多教师仍只是停留在意识到这个概念,没有把新课改下自由、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融入日常教学课堂。另外,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做到灵活创设教学情境,因此,出现了一个教学方案应对一班学生的状态,应对参差不齐的学生学习水平。
(二)缺乏课堂环境,学生采用口语交流的机会较少
在普通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很少有教师会采用双语进行教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教师很少采用英语全程教学。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的认知程度较低,如果完全采用英语展开教学,会导致课堂难度大,不利于教学内容的深入开展。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讲,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种,有着很高的新鲜度, 学生面对新奇事物往往会表现出很强的学习能力。教师完全可以由浅入深地带领学生过渡到双语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课堂环境,提供给学生更多口语交流的机会。但是由于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所能表现出来的潜力,导致口语教学无法深入开展。此外,部分教师的英语口语能力有所欠缺, 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口语是一项需要表达锻炼才能养成的能力, 如果不能融入日常教学中,很难促使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提升。
二、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有效实施
(一)通过教学任务设定强化教学引导,促进学生学习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如果教师在英语语篇整体教学的课堂过程中教学效率低,或者缺乏科学、合理性的教学形式,那么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言而喻的。英语知识综合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过程,需要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加强。许多小学英语老师,尤其是具有丰富传统教学经验的老师,想要改变教学观念,采用让学引思的培养方式,可能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如果操之过急,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可能对正常的教学造成很大的影响。由此,我们老师应该在平时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尝试将任务型教学贯穿其中,并以此为导向,不断完善传统教学形式,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改革,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夯实英语基础知识。
例如,在讲解“A: Mum,where 's my bag? B: It 's in your bedroom. A:Mum,where are my skirts? B: They'rein the living room,on the sofa. A:Where's my white cap,Su Hai? B: Is it in your bedroom? A: No, it isn 't. B:Come and look,Su Yang. Your cap is in the kitchen!”这段对话的时候,由于这是现实生活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场景,所以教师就可以将学习任务设定为让学生掌握这段话的实际应用,然后将其融入到实际的生活场景之中,就会感觉异常亲切,并且这种熟悉的生活场景也更加利于学生学习,可以消除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恐惧心理,从而建立学习信心。
(二)任务驱动,教学引导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素质教育模式进行完善,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环节, 应将新课改进行深入推进,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优化,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善,以此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综合学习能力。具体来说,任务驱动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它在构建小学高效英语课堂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这里的任务驱动指的是,首先应将教学目标进行设定;其次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布置差异化的学习任务, 以确保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英语学习指导,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细化来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任务分配的过程中,应采用分层模式。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应在学期结束后,将本学期所学过的内容作为整体性任务, 使其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整体性认知,而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其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巩固性学习, 因为从单元层面对英语知识进行复习, 可以确保学生更加高效地认知本知识点的英语学习内容,对于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将学习任务布置为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内化。这种分层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更具针对性,能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可以在自身层面对英语学习能力进行提升, 从而确保了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在口语教学中制定任务
小学阶段学生的口语水平差距较大,这与学生的家庭环境引导相关,在一般的口语教学课程中,教师能够发现,口语水平较好的学生,活跃的程度更高,一般学生在口语交流的课程中得到的锻炼机会有限。这就导致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在后期中将会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为此,教师在口语教学中制定的任务单,需要根据不同英语口语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的任务制定。对于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在任务单中,教师需要要求学生提升口语的表达准确程度,对于学习水平相对适中的学生来说,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训练机会,并且与教师进行交流。基于此,可以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口语水平较好的学生,也能够对其他学生的发音等进行指导。在小组学习的巡视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任务单中的要求,对口语水平不足的学生进行重点的关注。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主要重视两个方面,其一是学生的表达信心的提升。一些学生由于性格等原因,没有明显的自我表达愿望,英语口语的课程中表现的相对较为被动,教师要提升学生的表达信心,及时对这种类型的学生进行鼓励。另外,还有学生的英语单词发音问题,教师要对发音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集中纠正学生的英语发音。
除此之外,为了使得学生的英语口语应用的能力得到长期的关注,教师还可以制定长期学习计划任务。应用小学阶段的各种兴趣课程机会,组建英语角,学生可以在英语角中进行口语的交流与口语能力的提升。参与英语角的学生,通常英语的水平较高。这一部分学生在英语角中的训练能力提升,也可以回馈到课堂中。
结束语
实践证明,任务型教学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任务,实现了语言的有效输入以及语言的有意义输出。任务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文化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在任务型活动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这符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也顺应了新课改的核心素养理念。
参考文献
[1]邓冯娜.小学英语中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原则分析[J].新课程,2020(43):113.
[2]王奉天.英语教学中“任务教学”的设计策略[J].校园英语,2019(51):183.
[3]温舒贻.小学英语任务驱动教学法探微[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35):87.
[4]赵惠贤.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小学英语教学路径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8(12):161.
[5]陈静.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