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促进有效写作教学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0期   作者: 雍红
[导读] 听、说、读、写历来是初中英语学习的四大要素,而写作在其中的学习地位举足轻重,它可以衡量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水平,促进初中生其他英语能力的成长
        雍红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东城实验学校628017
        摘要:听、说、读、写历来是初中英语学习的四大要素,而写作在其中的学习地位举足轻重,它可以衡量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水平,促进初中生其他英语能力的成长。但当前的传统英语教学多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模式,虽然英语教师的教学内容依托于大纲,词汇、句型、语法也讲解的十分全面,但学生的学习理解始终比较达不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在此基础上,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过阅读培养英语语感,熟悉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与应用技巧,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学习理解效率,有效内化英语知识,输出为合乎英语语言规范的作文。因此,本文也从读写结合模式的教学流程入手,提出有效的应用策略,为促进初中英语课堂的写作教学提供有力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英语;读写结合;写作教学;人教版

        新课改对当前的初中英语教育制定了新的标准,在写作方面要求初中生能根据命题规定收集写作素材、草拟作文结构、独立创作文章。同时,学生也要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及时发觉写作方面的不足之处,灵活运用并列、转折、递进等连接词来丰富文章逻辑,将某件事情或某个人物形象的表达出来,力求保证段落结构的清晰。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初中生并没有培养出理想的写作水平,结构混乱、用词错误、时态不当等问题接踵而来。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由于学生的阅读量过少,实践经历不足,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因此,将阅读与写作结合为一个整体,提高写作课堂的教学质量,是当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必经途径。初中英语教师需要深入探究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高效应用策略,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成长夯实基础。
一、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提高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授课流程
(一)加强知识积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深厚的知识底蕴是支撑初中生写作学习的前提,当前多数学生的阅读量不足,对词汇、句型、语法的理解似是而非。在这样的学情状态下,学生自然难以在学习中提升写作能力。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阅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将碎片时间合理利用,做到今日读一篇短文,明日看一篇故事。日积月累下,初中生自然能加强词汇知识积累,写作时也能回忆起更多可用的素材[1]。初中英语教师可以采用微课教学法,为学生搜集英语短文视频,推荐如《Walnut Farm》《The Happy Prince》《Ali BaBa and the Foxy Thieves》《Alice in Wonderland》等文章,提供给学生在课后下载,让学生在闲暇之余能随时通过移动设备开展阅读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扩大初中生的阅读途径,为学生介绍英语杂志、期刊,乃至电视频道等等,在拓展学生阅读视野的同时,逐渐养成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注重基础训练
        当初中生的英语基础得到夯实,固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底蕴,但这并不代表学生能将自己的积累有效转化成文字。这就需要初中英语教师带领学生们从基础做起,先进行简单的扩写、缩写练习,再逐渐延伸到仿写、续写上,直到学生能根据命题独立写作。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My name,s Gina.”的教学为例,在阅读完2b环节中的文本信息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将每一段的文本进行扩写,或者以七年纪上册“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的教学为例,鼓励学生针对2b文本阅读中关于Wang Wei对ping-pong的叙述进行缩写练习。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注重基础写作的训练,才能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写作技巧。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当让学生在平时的阅读过后,养成记阅读笔记的好习惯。引导初中生通过平时的积累熟悉各种写作主题,掌握丰富的写作方法。
(三)提取文章信息
        如果想要优化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就要将阅读过程与写作关联到一起。假若阅读完一篇文章,又选择了另一种写作方向。那么文章阅读的利用率将会十分低下。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当教导学生们学会提取文章中的信息,来作为写作的参考要素[2]。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这单元的教学为例,在阅读完“A Weekend to Remember”这篇文章以后,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问题,帮助学生们提取文章中的信息。比如“Where did Lisa and her family go last weekend?”“What lesson did Lisa learn from the weekend?”帮助学生理解这篇文章的讲述的主要内容。随后,教师参考文章信息,为学生们布置写作主题:你怎样看待文章中这些人物应对“蛇出没”的做法,分析其中的正确之处与不足之处,引导学生逐渐学会通过写作来剖析文章内容。
二、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提高写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选择同类文章,尝试重组结构
        由于初中生的阅历有限,在刚刚尝试写作练习时,很难写出有内涵的文章,在作文整体结构的设计上也多有不足。英语教师应当带领学生从基础做起,由简单的选词组句,拓展到段落排序[3]。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的教学为例,阅读课文讲的是主人公Jane与全家在马拉西亚Penang游玩的经历,如果教师想要让学生写出文中人物游玩时的兴奋之情,初中生可能很难将人物的实际情感形象的描述出来。所以,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思路,先把写作教学的重点放在梳理文章的结构上。比如随机提取课文中几个关键句“We decided to go to the beach.”“For lunch,we had something very special.”“We wanted to walk up to the top.”等等,让学生回忆原文的主线,将这几个关键句按照发生的时间段进行排序。先保证学生能掌握文章的逻辑与脉络,对文章整体结构产生初步的印象,再循序渐进的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以此为参考,教师可以重新选择一篇类型相似的游记文章,将其中的段落顺序随机打乱,拆散句子结构。让初中生根据各个打乱的语段尝试找出其中的逻辑联系。当学生能成功的将凌乱的语段重新排序,就证明学生对文章结构以及对应的写作方式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再进行深层的读写结合写作教学时,教学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二)在阅读分析文章结构的同时进行仿写
        仿写是读后写作常用的方式,但是从何处入手仿写是初中生经常感到迷惑不解的问题。仿写一篇文章,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用词、句型,还是文章立意?假如学生没有彻底捋清这个问题,仿写训练必然会缺乏目的性。针对初中生的学情,英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着重通过阅读分析课文的结构,由结构来入手尝试仿写。因为选择遣词造句,仿写的层面太过狭窄,而从立意上入手,又太过深远,均不适合当前初中生最根本的写作学习需求[4]。以人教版初中英语“What,s the matter?”这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的阅读课文名字为“Bus Driver and Passengers Save an Old Man”,讲的是公交车司机和乘客救助一名老人的故事。文章的结构以叙事为主,初中生从结构上仿写,要掌握叙事文的写作要素,即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涉及到的人物、时间、地点等等。了解到这些要素,就可以结合这些内容剖析文章的结构,比如文章发生的时间为“9:00a.m.yesterday”人物为“A women,Old man,Bus driver Wang Ping,Passengers”地点为“Zhonghua Road”等等,在提取这些信息要素之后,再进行相应的仿写练习,学生创作出的作文将更加规范,具有条理性。
(三)拓展多元化的课后续写活动
        当学生经过仿写练习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尝试续写练习。续写一篇文章不仅能考验学生的写作素养,还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原文的情节,梳理语言逻辑[5]。而针对写作能力不同的初中生,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拓展多元化的续写活动。以人教版初中英语“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的教学为例,针对文章“Students Who Volunteer”这篇文章的读后续写,英语教师可以让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结合问题来思考写作的方向,比如从“Why do Mario and Mary volunteer to help others?”“What do they say about volunteering?”等问题中收获写作提示。而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直接拓展想象,比如针对文章结尾“Volunteering here is a dream come true for me.”思考主角在未来可能又做出了什么努力?作为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的作文命题。
结语
        阅读与写作应当属于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关系,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初中英语教师习惯将这两种教学分离。通过阅读学习,英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篇文章如何才能合理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为学生积累写作经验。若想有效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教师安排的写作任务应当和学生阅读的文章关联到一起,或者选择类型相近的主题。引导学生先开展模仿练习,再熟悉各种风格的英语文章。在阅读教学时,教师也要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写作技巧,剖析各种词汇、句型的应用要点。此外,英语教师应当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准确把握学生的英语基础与认知能力等学情信息,合理调控读写教学的课堂节奏,带领学生充分享受写作学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夏子.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初探[J].英语广场,2020(13):128-130.
        [2]郭瑞.读写结合,彰显英语课程特色——谈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J].才智,2020(10):186.
        [3]屈孝兰.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英语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210.
        [4]顾颖.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探究[J].亚太教育,2019(07):103.
        [5]朱美玲.浅谈初中英语阅读和写作整合的有效性[J].现代交际,2018(24):154+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