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0期   作者:蔡国锋
[导读] 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
        蔡国锋
        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第一高级中学  475300
        摘要: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认真做好这项教学工作,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以下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引言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学习历史所需要形成的一系列学习能力以及观念,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国家情怀。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围绕这几个方面去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树立全局意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中了解人生哲理,提升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
一、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就是指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后,学生面对复杂现实问题情境或复杂学术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方法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哲学学科,应该以人为中心,将追问历史对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作为己任。高中历史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以成绩作为唯一衡量标准。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利用经典历史小说促进学生更好地展开历史学习
        古人创作了很多经典的历史小说,创作者结合历史发展实际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艺术创作,教师可以深度挖掘历史小说,将历史教学与历史小说紧密结合起来,以此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由于历史小说中的内容非常形象生动,多数学生比较感兴趣,因此,这种方式可以取得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高一阶段的学生主要学习中国古代史,以西周时期的历史为例,武王伐纣是其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教师可以结合经典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内容对学生展开课堂教学。由于《封神演义》中的内容和人物非常形象生动,教师结合这部小说来展开历史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学生也会积极融入教学活动中。同时补充《论语》中孔子周游列国经过兰考县仪封乡,封人请见的史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这对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有着很大帮助,所以教师要积极尝试这种教学方法。
        (二)组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最主要的方面就是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主体地位。为了通过组织合作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教师首先需要做到科学的分组,若是想让合作学习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需要保证分组的科学性,为此教师需要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利用测验、提问等方式明确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其中主要包括的是学生的大局意识、思考能力以及探究分析等能力的检验,明确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然后根据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分成综合能力相近,人数持平的学习小组,以此保证合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就是设计合作学习任务,教师设计的合作任务需要具备一定的探究性,引导学生深入讨论,组织合作学习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需要围绕这一点,例如,在进行《鸦片战争》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合作讨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在学生讨论前教师需要让学生挖掘深层次的原因。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会主动地思考,这种思考会使得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地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这样学生对历史内涵将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思维有重要的培养作用。


        (三)认真做好备课
        备课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它关系到教师课堂教学开展的成效,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此项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备课环节积极收集丰富的教学素材,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指导,解决学生在探究历史问题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这对于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有着巨大帮助。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收集教学素材,这样就能使课堂教学的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以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鸦片战争为例,教师可以在备课环节围绕虎门销烟等历史题材收集电影教学素材,加深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认识。
        (四)还原历史真相,彰显唯物史观
        历史是神秘的,也是充满乐趣的,需要我们去探寻历史的奥秘,然后进行还原历史的真相,从而我国表现出唯物史观。我国古代在世界上都是比较繁华的,而且经济能力比较强,所以我国古代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的,古代的建筑也是非常宏伟的,这都取决于我国古代经济的基础这都需要历史教师为学生进行解答,让学生们了解到我国古代的繁华,这也需要编教材的老师进行合理的编写历史书,然后让学生们能够充分地了解历史,而且对历史的学习更加深入,从而起到教育的作用。以老师讲鸦片战争为例,老师首先应该还原历史的环境,然后结合历史背景对当时历史进行分析,然后让学生们通过了解材料,了解到清政府的腐败是引发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也是历史发生的必然性,这都需要同学们去了解与分析。
        (五)追根溯源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
        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重视应用追根溯源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不同,史料实证的主观性不比历史解释。学生在依靠自己的理解,思考去试图解释历史时,对历史的追根溯源可以在极大程度上让学生们的思考方向不偏离,还可以鼓励学生发现历史的趣味性,拥有对传承历史的责任感、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探究事物真相的学习品质。教师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时,可在讲解举例时采用追根溯源的教学模式,从事件人物开始入手,最后做出评价,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思维模式。
        (六)展示多样史料,进行史料实证
        我国历史资料是非常丰富的,这就需要老师向同学们进行详细的展示,让同学们对史料能有更好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历史是充满奥秘的,而且它是曾经真实发生过,需要研究人员查阅资料,对遗址进行考察,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历史。假期带领学生参观焦裕禄烈士陵园,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张良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进行在线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的历史事件,从而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历史。当老师讲到“抗日战争”时,同学们应该正视历史,不应该一味的说谁对谁错,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历史悲惨事件的哀悼。
结束语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发展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师要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常抓不懈,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使核心素养的培养始终渗透在日常教学之中。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生的优秀品格,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加美.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才智,2020(06):137.
        [2]孔明霞.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方法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02):8.
        [3]赵永忠.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J].考试与评价,2019(07):139.
        [4]顾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J].新课程(下),2019(06):70-71.
        [5]何慧.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