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文化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0期   作者:徐秋容
[导读] 英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注重情感色彩和文化差异
        徐秋容
        湖北省武汉市长虹中学     430064
        摘要:英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注重情感色彩和文化差异。英语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实现文化态度和语言学习的统一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显然不符合英语学科的特点。教师必须积极改变他们的教学观念,认识到语言学科中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对文化差异和文化背景进行更多的解释。理解和其他主题活动将使学生意识到中英文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特征。通过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他们可以将其综合英语水平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素养;培养策略;
        一、使用多媒体等工具教学,创设文化情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激发学生思维和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语言和文化是一种抽象的存在,是无形的和无形的。那么学生如何在教学中清楚地认识到这种文化特征呢?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很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种方法也很难使学生对英语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当今信息技术,互联网和教与学的融合中,教师可以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和其他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英语影视剪辑和歌曲,从而营造出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无意识地驾驭它,融入其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欣赏文化氛围,并逐渐对文化产生情感共鸣,这有利于学术文化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Music》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学生有哪些喜欢的英文歌手和歌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并给大家演唱,以此来活跃气氛。紧接着,教师可以以音乐为切入点,为学生讲解英文国家的音乐风格,比如美国的爵士乐,以即兴创作和摇摆为特点,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十分具有个人特色,体现了自由民主的文化理念。又如英国的民谣和古典乐曲,体现了浪漫、自由、文明的文化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一边播放背景音乐,一边播放一些图像和视频来加以证明,让学生通过这种形式感受音乐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英文文化的理解,在情境的作用下产生强烈的文化精神共鸣。
        二、鼓励学生阅读英文读物,感受文化背景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词汇语言知识有了一定量的积累,这时课本中的文章阅读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还要结合其基本学情有针对性地引导其进行课外自主阅读。这一方式也是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培养文化素养的有效方式,以英文名著为例,其中的故事叙述背景和主要思想感情都是基于当地的西方文化而展开的,因此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积累语言知识、锻炼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能够透过文章的语言词汇感受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色彩,这对其英文文化素养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主题为学生推选与之相关的课外读物,如《The Olympic Games》这一为例,教师可以上网为学生整合一些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背景知识,以英文材料的形式推送给学生,使其进行阅读,了解这背后的文化和精神。

另外,教师还可以每学期为学生制定名著阅读教学培养计划,精选一些英语的经典著作,如《Pride and Prejudice》、《Gone with the wind》、《The Lord of the Rings》、《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做好笔记,还要分析名著中人物的经历和所处的背景,从而更好地感受一个文化对作品的影响,在了解了基本的文化背景之后,重复再阅读书籍,会有更加深刻的感悟。最后,教师还可以每月组织一次课堂读后感交流会,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这一段时间的课外阅读情况,通过相互沟通交流实现思维的碰撞,在这过程中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文化的意义。
        四、课堂开展语言实训练习,培养文化意识
        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在教学中对话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实际教学当中,很多学生在对话英语时都会发生“中文式英语”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文化的差异和语言情境的匮乏,从而使得学生不自觉地将中文思维代入到英语的表达交流当中,导致口语能力的下降。基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合理地组织课堂语言实训练习,让学生主动张口练习英式表达,并克服中式思维,在提高语言沟通能力的同时形成跨文化意识,提升文化素养。
        例如,英语和中文在语言表达句式结构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但很多学生在实际表达英语时常常带着中文的思想,因而导致出现很多错误,并导致误会,这对其英文素养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以常见的朋友对话为例,当学生想要表达你是我的朋友,我想要和你一起玩耍时,有的学生会立马想到句子“I want to play with you.”按照中文式思维来看,这句话是完全符合表达主题的,但是从英文思维来看,这句话会引发极大的歧义,play with更多的意思是“玩弄”。因此如果学生没有及时改正中式思维,在日后与外国友人交谈时就会导致很多误会的产生。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对话练习,为学生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引导其通过不断地训练来逐步克服这一固定思维,培养其文化意识。
        五、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分析,了解文化差异
        因中英思维、理念等多方面的不同而导致的文化差异是学生当前英语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英文文化素养,那么克服文化差异是关键的一步。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自主分析问题和探究解决的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其自主去对比中西文化,比如通过一些见面礼仪的对比、文化节日的对比等等,让学生结合具体的事例去形象地了解这一抽象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能够灵活切换思维,意识到英文文化的追求和提倡,从而在进行听说读写练习时能够自觉地去靠近它,以此展现真实的语言风采,真正提升自身的跨文化意识。
        结束语:
        高中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已经在所有学科,尤其是具有累积特征的英语学科中建立了一定的知识库。为了有效地发展核心素养,教师必须注意语言和文化的这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教科书的内容合理地扩展主题,运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一些英语影视剪辑和歌曲,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英语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多元化的主题活动中,使他们更加了解英语文化下的世界,从而逐步培养他们的语言情感并发展主题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高艳.浅谈文化意识素养下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5):191-192.
        [2]柯柔茵.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素养[J].试题与研究,20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