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优化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   作者:李志国
[导读] 高中的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要求的提出,我国高中的教育情况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对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将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进而提出了几点优化的建议。

李志国    青海省西宁市第三中学
【摘要】高中的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要求的提出,我国高中的教育情况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对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将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进而提出了几点优化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优化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3-045-01

        “新课改”是国家进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标志我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重大转变,这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深入改革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阅读量少,掌握的知识面狭窄
        学生对于自身课外阅读量的积累较少,涉及的阅读领域也是非常狭窄,对于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的阅读数量和质量,较之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的同年段学生相比会有很大的一段距离。谈其客观因素犹如如今我国教育升学的压力太大,各个学科的作业数量又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学生的身上,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课外业余时间,在加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不重视和不配合,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大大的被限制。学生只能把有效的时间用在课内的教学阅读上面,然而课内的阅读量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学生在其中得到的阅读训练都是十分有限的。课外的阅读则不同,它可以把学生带到另外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中,接触到更多的优秀的文章。
        (二)教学思想难以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各科应积极开展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但大部分教师仍然会受到过去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学科成绩是“王道”一切的教学任务都应围绕着学生成绩提升开展,教师教育思想难以转变不仅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科教学优势,同时学生“死读书”的情况也不能得到扭转。在语文学科中教师应是教育思想存在较为普遍,一方面是由于语文学科课程资源有限不能有效实施开展核心素养教育,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学生知识储备存在一定差异化,核心素养教育对语文能力素质高的学生有较大提升作用而对于低水平、自律性差的学生的作用并不明显,为了全面顾及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学习教师只能沿用过去的应试教育思想下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
        (三)高中阅读教学模式缺乏针对性
        阅读教学不同于一般语文课文的教学结构,因此教师也不能进行千篇一律地教学和采用相同讲授方式。一般课文的解读过程大致分为学生浏览课文,对课文内容先进行大致地了解和感知,其次教师在既定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下,向着自己固有的教学模块深化。在此过程中,看似有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过程,但本质上还是教师的单一讲授,未加入互动教学和交流讨论的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的环节。并且目前一般的语文课堂多是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肢解和细分,教学模式缺乏针对性,从而使一篇完整的课文变得支离破碎,一味地强调汉字生词的识记、优美词句的积累以及句法语法的运用,完全忽视了课文真正的内涵和提出背景的学习。



        二、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优化教学策略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
        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同时还可以加强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阅读观。对于语文阅读来说,其主要教学目的不仅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能够使学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开展的前提,在语文新课改中明确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所以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自主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而不能一味的对学生进行阅读讲解,这样做对学生自主阅读和自主理解能力的培养有着严重不利影响。除此以外,还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积极良好的阅读氛围,帮助和引导学生突破教材的局限性,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阅读空间,使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上阅读。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高中语文阅读课中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有以下多种:学生每天阅读的要雷打不动,持之以恒,力求做到定时间、定内容的阅读。阅读过程中专心就是心神合一,身心合一(身指坐姿),聚精会神,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阅读过程中边读书,边思考,时常问问自己,作者为什么要怎样写?事情的结果怎么会是这样的?这样由表及里,步步深入,从中得到的收获就会更多。阅读过程中勤动手培养学生“点、画、圈、勾、注”等方面的阅读训练,让学生通过“点、画、圈、勾、注”标出疑难,勾画出重点词句、语段,标注上自己的阅读理解、感受等。阅读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工具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绝不可忽视了培养学生自觉运用工具书进行阅读的习惯,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工具书理解字词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和战胜困难的意志。
        (三)创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流行理念和传统思维结合起来,适应时代发展与高考复习进度,而不会采用固化僵硬的思维进行教学。在讲解不同阅读材料的同时,需要适当根据文本内容实行拓展教学,结合实际生活,并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为学生提供思考探索的空间。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应当高度重视整体解读文本的效果,尊重学生阅读主体地位,强化学生对于文本的精读与细读,准确掌握文本的语言精妙性,规避注重整体阅读导致文本大而化之的问题。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地归纳总结并解决问题,注重学生阅读心态与意识的培养,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自身基础、发展方向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差异。
        结语
        总之,高中语文阅读作为语文课程中的基础构成部分,在目前的课程教学实践期间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学生的阅读学习质量。但教师只要能够结合学生的实践情况以及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更新教学理念,应用全新的课程教学引导方法,就能让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军平.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研究[J].考试周刊,2020(84):29-30.
[2]罗庆华.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教育[J].文学教育(上),2020(10): 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