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策略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   作者:毛聪慧
[导读] 团队游戏作为儿童集体参与、角色合作、合作的体育载体,有助于培养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协调能力。文章主要阐述了体育游戏中儿童交往的特点和发展现状,提出了体育游戏中儿童交往的培养方法,包括培养儿童对交往乐趣的感知,深入挖掘主题,培养交往行为,提高与强者和弱者的沟通质量,通过鼓励加强儿童的沟通。

毛聪慧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庙滩镇中心幼儿园  湖北  441700
【摘要】团队游戏作为儿童集体参与、角色合作、合作的体育载体,有助于培养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协调能力。文章主要阐述了体育游戏中儿童交往的特点和发展现状,提出了体育游戏中儿童交往的培养方法,包括培养儿童对交往乐趣的感知,深入挖掘主题,培养交往行为,提高与强者和弱者的沟通质量,通过鼓励加强儿童的沟通。
【关键词】体育游戏;幼儿交往;体育游戏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3-049-01

        交往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素养之一,生活或工作都离不开交往。而培养交往能力是当今家长和教师所关心的重点。通过体育游戏能够培养幼儿交往意识,因此,为了使幼儿能尽快地掌握交往技能,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合作游戏,体验合作的乐趣,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发展。
        一、体育游戏中幼儿交往的特点
        幼儿交往存在着个体差异,主要有这样的特点:一是交往性别。不用年龄段的幼儿交往对象性别存在着差异,《纲要》得出,3-4岁幼儿在选择同性和异性交往对象时,没有明显差异,但是4-5岁的幼儿选择交往对象时,就有明显的差异。二是交往控制性。3岁幼儿在进行同伴玩耍的时候,会表现出强烈的控制欲望与支配情绪,会因为争夺一些玩具而产生矛盾,但在4岁的幼儿交往过程中,这种矛盾现象会减少,即使发生矛盾,也会选择忍让或者顺从的方式与他人交往。由此可以看出,4岁是幼儿开始在情绪控制,表现出交往欲望的时候,家长和教师要注重抓住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时机。
        二、体育活游戏幼儿交往的发展现状
        目前,儿童体育游戏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交往能力差距。由于家庭教育的关系,在体育游戏中,有的幼儿非常好动乐于展现自己,同时较为霸道,喜欢打架,抢取其他幼儿的玩具或是器械,从而在交往过程中占据主动性。有的幼儿更偏于内向,不喜欢运动,总是一个人独处,交往能力偏弱,在体育游戏中处于被动局面。(2)交往能力维度的差别。由于交往主动性的幼儿,更能引起其他人注意,因此,能够在体育运动中和所有人进行交往合作,而其他的幼儿也喜欢和交往能力强、具有主见的人玩耍,从而会孤立内向、独处的幼儿,而被孤立的幼儿会更加的边缘化,不善于人际交往。(3)缺乏正确的交往行为。由于幼儿缺乏自我认知的能力,无法辨别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导致交往游戏中无法忍让他人。比如幼儿在进行体育游戏中,因为抢夺玩具动手,如果家长和教师没有及时制止这种行为,告诉幼儿做法是错误的,幼儿在以后的体育游戏中发生争执,都会采用抢、夺等方式展现自己的控制欲望,会使幼儿产生暴力倾向,影响人际交往。
        三、体育游戏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培养幼儿感知交往乐趣
        对于一些在体育游戏中沟通能力较弱的孩子,教师应培养他们的沟通兴趣和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例如:组织孩子们玩“开小车”的小游戏,游戏规则是每个人都要拿一个小呼啦圈当做方向盘,练习跑、跳等动作,游戏开始的时候,孩子们非常兴奋,但是没多久,有些孩子对游戏失去了新鲜感,出现了乱跑乱闹现象,有的幼儿还将自己套在呼啦圈里发呆。于是我就试着将幼儿组织起来玩“开火车”游戏。


请出一个非常活跃的幼儿当司机,其余所有幼儿做车厢,并且要求所有人将呼啦圈固定在腰上,这样一来,体育游戏气氛就变得异常热烈,幼儿的游戏兴趣也被调动起来,整个游戏场面既热闹又有秩序。在体育游戏过程中,幼儿充分感受到交往、合作带来的乐趣。同时,这样的体育游戏也帮助幼儿在角色分配上学会沟通协商。从这样的体育游戏中,不难看出,交往已成为了幼儿体验体育游戏的的附加产品,并逐渐成为具有个体意识的行为。
        (二)挖掘题材培养来交往行为
        在以往的体育游戏中,教师会关注孩子的基本动作和体育锻炼,但缺乏交流内容的延伸,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幼儿体育游戏中应注重交流内容的渗透。例如:大班教师将传统的“大灰狼与小绵羊”的故事改编成了游戏,但是发现游戏的主要内容是“大灰狼”和“小绵羊”之间的捕捉关系,缺乏同伴间的合作交往,而且幼儿在奔跑时有可能疲惫,产生意外伤,教师考虑到这一点,就在加入了“救好朋友”这一环节,当“小绵羊”发现“大灰狼”来了,就可以马上拉其他幼儿的手,原地站好,“大灰狼”就不敢再“抓”了,同时,幼儿在拉手时也可以获得片刻休息,增加了交往的频繁和广度,培养彼此之间的友谊。
        (三)以强带弱来提高交往质量
        由于儿童个性差异等原因,游戏伙伴也表现出固定的倾向。那些活泼开朗的孩子总能找到游戏伙伴,但不善于沟通的孩子往往缺乏游戏伙伴。因此,教师应随时观察幼儿,调整交际对象,使交际能力强的幼儿能够带动能力弱的幼儿,从而起到互补作用,相互影响。例如:在进行“小动物送信”小游戏中,EQ小朋友年龄小,动作发挥慢,不知道如何穿过“树林”,只能在地上磨蹭,显示出着急又紧张的样子。于是,教师鼓励同组交往能力强的女孩子去帮助EQ小朋友,两个人同时穿过“小树林”成功的将信送达,通过这种以强带弱的方法,能够消除能力弱的孩子交往退缩行为,从而提高交往能力。
        (四)鼓励表扬强化交往体验
        教师应及时观察幼儿的良好表现,如帮助同伴、发挥主导作用等,从而加深幼儿对交往重要性的认识。例如:在幼儿进行“踩影子”游戏时,小朋友因为碰撞摔倒在地,这个时候,所有的幼儿都只顾自己玩,只有平时一向调皮捣蛋L小朋友连忙将其扶起,还帮助帮他拍了拍衣服上的土,我立即表扬了助人为乐的小朋友,并在体育游戏结束后组织大家进行讨论,强化了幼儿助人为乐的行为,使其产生愉快的感觉,也为其他幼儿人际交往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孩子了解体育游戏的好处、玩“开小车”的小游戏,能够培养参与体育运动热情、保证体育游戏的新鲜感,同时,通过同伴间的合作交往、以强带弱的方法,能够培养幼儿之间友谊、消除幼儿交往退缩行为。因此,在遇到养幼儿交往问题时,可以通过体育游戏的方式去解决。
参考文献
[1]余卿.促进4-5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体育游戏开发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20.
[2]湛倩.亲子游戏促进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3]体育游戏对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干预研究[D].刘军.山东师范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