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23101119740115XXXX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建筑施工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安全事故频发。随着城镇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建筑施工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尤其引人关注。我国的建筑施工存在露天高空作业、特种机械设备使用、多工种立体交叉、劳动条件差以及从业人员素质低、流动性大等特征,安全风险隐患不容忽视,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基于此,以下对新时期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控制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控制;问题;对策
引言
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能够给项目参与人员生命健康安全与财产安全提供充足保障,避免工程建设质量受到多样化因素影响,保质保量按施工进度安排顺利完成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目前,我国一些建筑工程项目仍旧存在着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问题,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效率和成果,亟待采取有效对策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整体水平。
1新时期下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意义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是实现我国城市化发展,推动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早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建筑施工业便被列为实现国家振兴的重点行业之一。新时代的到来,建筑行业发展规模逐渐扩大,许多建筑工程相继出现在城市化建设当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增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口益显著。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为应对新时代社会经济转型发展这一态势,我国建筑业还以独特的方式,即建筑产品、建筑施工产业等形式,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但是,建筑施工过程具备的高风险和复杂性特征,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性较低,且存在高风险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建筑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瓶颈。作为建筑施工的主体,为有效降低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强化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意识,保障建筑施工工程有序进行,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根据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需求,针对性的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从建筑生产各个环节入手,全方位提高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这对于促进我国建筑业平稳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势在必行。
2新时期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现存问题解析
2.1安全意识淡薄
事故研究表明,90%以上的事故原因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而安全意识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员行为的差异。当前,一些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单位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对安全生产的关注程度较低;其次,建筑施工行业从业门槛低,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低,多以农民工为主,他们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自我保护能力低下,侥幸心理严重,易出现群体违章或习惯性违章现象,是安全生产中最大隐患。
2.2安全监管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常需要总承包单位对其进行密切监督。然而,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仍有许多总承包单位在知晓自身担负的重要安全监管职责时也未能及时落实监管内容,并且针对分包单位中存在的危险操作行为也未能给予正确的指正,导致分包单位在施工现场常存在安全隐患,这样不但降低了施工安全性,而且还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所以,总承包单位应与分包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并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效果,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
2.3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安全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单靠一个部门、一部分人去抓很难奏效。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一项最基本的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
只有企业各级领导负责人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切实履行安全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体系,层层压实责任,才能有效推动企业日常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当前,一些建筑施工企业虽然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但主要领导和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得不到落实。各部门安全职责划分不清晰,当工作管辖范围出现重叠时,对于责任落实的分歧较大。
3新时期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探析
3.1重视安全技术创新,强化安全保障水平
首先,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产,通过储备企业所需的技术人才,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硬实力,而且还能通过专业的技术和人员,确保安全生产。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不断引入新的生产技术,通过科学的施工工艺和方法,以及先进的施工设备和仪器,采用一些设备和技术代替人工,应用到高危的建筑施工当中,不仅提高了安全生产的技术含量,而且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最后,推动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改造发展,健全在线检测和检测监控系统,将BIM技术、AR技术等信息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对增加企业事前预防控制,增强企业安全管理的系统性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强化科学管理思维,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一定的规律性和因果性。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以及经常发生安全事故的重点人、物、事进行管理和控制,可以杜绝大部分的安全事故发生,提高预防控制的工作效率。
3.2严格管控施工现场的物料质量
施工现场的设备及建材质量也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管理人员应先行对入场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钢筋的抗折性等,只有保证各项指标及其尺寸、规格等都符合施工要求,方可正式投入到施工项目中。此外,管理人员还应确保建筑材料的存放场地足够干燥,且通风性良好,而且还应在局部区域放置灭火器等设施,以便在发生类似火灾等事故时能在第一时间内控制险情。至于建筑设备的安全管理,管理人员应联合维修人员定期对建材设备进行保养检测,防止不稳定且存在质量缺陷的设备误被施工人员用于施工环节。
3.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预警机制
所谓安全生产预警,就是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机制对生产活动进行监测,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的等级并警示建筑施工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程度。一方面在安全生产预警过程中,应重视自然环境、政策法律以及行业及时革新等外部环境变化对安全生产造成的影响,做好雨雪、雷电、自然灾害等对项目施工的安全危害应对;关注行业法律法规的更新和变动,避免触犯;强化新材料、新设备的培训,掌握安全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关注企业内部的人、设备和事物,做好质量管理,重视机械设备的操作、维护以确保设备充分发挥其安全性能;强化对人的活动管理预警,突出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技能提升、心理生理状态干预,持续推进企业的安全基础建设。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解决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提高施工企业与工作人员安全管理意识,可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培训力度、健全安全管理法律机制和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制等方面来实现,由此不但可以确保建筑施工企业达到安全管理要求和标准,还可促使其在做好安全管理的同时,促进自身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简历彬.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应对[J].西藏科技,2020(06):3-4.
[2]张蓉.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智能城市,2020,6(08):128-129.
[3]王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重要性[J].门窗,2019(15):170+173.
[4]张建东.论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管理准备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7):45-46.
[5]陈亚楠,付锦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初探[J].珠江水运,2019(0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