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 及施工质量控制相关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袁国新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突飞猛进,带动了国民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24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突飞猛进,带动了国民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地基基础和桩基设计是关键内容,决定着建筑的稳定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施工质量;技术分析
        引言
        由于高层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建筑数量也在持续增加,高层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很多高层建筑也从建筑技术、功能、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造。由于高层建筑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也有更高的要求,安全管理的对策、技术需要经过多方管理。
        1、高层建筑地基特点以及常见问题
        1.1、复杂性:我国地域辽阔、地质环境多样,不同地区的房屋建筑工程,其地基基础环节施工难度差异较大,加之高层建筑对地基质量要求更高,考虑到地质条件的问题其施工难度更大。
        1.2、严重性:地基基础作为整个房屋建筑项目中最基础的一部分,其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若地基施工存在问题将会引发严重后果,影响整个建筑的整体质量甚至是人们的生命安全。
        1.3、地基变形问题
        地基变形是我们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常遇到的问题,比如软土、膨胀土和季节性冻土等作用,都可能导致建筑地基沉降,类似于此的各种荷载变形问题,也会直接导致建筑物地基变形,尤其是高层建筑物,一旦发生类似问题,地基变形的可能性会更大,造成的不良事故可能性更高。
        2、地基处理技术
        2.1、确定桩的位置
        桩位放样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条件:其一,业主给出的水准点;其二,相关的测量控制网;其三,针对该个环节设计的施工图纸,测定桩的位置时需要使用仪器设备是全站仪。打木桩时应当将其深度设定为300mm,定位后需要进行标记,采用的方法为“十字栓桩法”,相关的负责人员和操作人员应采取恰当有效的措施予以保护。
        2.2、清理基槽、垫层施工
        浇筑混凝土之前,应选派专业人员排查基坑中是否残留积水、是否因积水残留致使底部泡软,若是存在这些问题应先清理干净杂物与软弱土层,并在基槽附近安设排水装置,给干燥非黏性土添加适当水分,将其夯实,确保表面平整,保障施工质量。
        2.3、土方回填
        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标准的规定完成土方回填工作,即施工人员借助手推车、铁锹等器械完成拥土工作,且由低向高依次进行,每次施工厚度应控制在20~30cm,为确保不超出误差范围,施工人员应提前在基坑边相应位置做出标注。填铺完成后应反复夯压,即选用超过两台夯压机同时工作,两台夯压机之间的距离应超过3m,同一位置需反复夯压三次以上,以防出现漏压[1]。
        2.4、沉桩处理对策
        没有按照既定的要求完成沉桩设计工作,这也成为了技术处理中的一个难题所在。在设计沉桩中,其最终的施工标准应该定位在最终标高以及最终贯入度方面。但是,在沉桩期间,通常对一种控制标准进行应用,其余都作为参考,这样就会造成无法按照相关要求完成沉桩施工。此外,在设计预应力管桩时,缺乏足够数量的勘探点支撑,勘察资料不够详细,导致有误差出现在了桩尖标高中或者持力层不够全面等,甚至较为严格的要求设计标准,导致当下桩身砼强度或者机械能力被超出。
        3、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的措施
        3.1、提升建筑行业的精细化发展
        在施工过程中,良好的管理手段和科学妥当的现场管理措施,能够对现场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展开优化提升,达到提高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的目标。如在现场施工管理中,采用性价比高的施工新材料,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为建设施工单位带来社会效益。

而加强建筑工程的技术监管和现场管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安全生产等问题[2]。
        3.2、没有完善的管理系统
        虽然绿色施工理念提出时间已久,但是在目前的超高层建筑中,绿色施工无法实施与管理系统不完善有很大的关系,管理单位对于绿色施工理念的执行表面化,很少真正落实到实践中。只有当有关部门检查的时候,施工单位才会对其进行重视,但是也仅仅是表面工作。
        3.3、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
        虽然我国一直都在极力倡导绿色施工,但是建筑行业对于绿色施工的标准一直都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评估体系,所以在进行评估的时候,一般都不会将绿色安全考虑在内。一般工程完工之后,虽然会有专业的人员对建筑进行考核,但是对于绿色施工这一标准确是略过的,所以绿色施工也一直都是形式主义。
        4、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的技术应用
        4.1、科学制定基础建设计划
        在施工方案的质量控制中应重视高层建筑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基础建设涉及许多程序,具体操作更为复杂。这就要求可以根据操作执行的特定要求制定施工计划。对于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案,必须具有专业的技术和综合的思维与分析能力,才能设计出科学的施工方案。在不同的施工现场,需要设计不同的施工方案,需要综合考虑以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3]。
        4.2、BIM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根据BIM技术提供的施工图,可以更好地了解施工过程,熟悉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提高现场施工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确保施工现场的每个工作环节都能顺利进行,避免施工现场发生事故。对于重要的施工方案和重点施工工艺,通过对BIM技术的仿真,可以发现潜在的不足,并做出及时修改。
        4.3、绿色施工前需要制订完备的考察标准
        很多施工单位无法将绿色施工实施,就是因为一直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去进行衡量,所以才会出现现在的问题。施工时所有的数据都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范围,这样施工单位就可以根据这样的范围看自己的施工是否在绿色施工的范围之内。对于环境保护来说,具体的解决措施如下:扬尘处理。在施工现场的周围修建一定的围墙封闭施工现场,并且安装上防尘罩,可以有效地防止尘土污染,而且可以起到隔声的作用;在运输的时候,对于比较容易散落的材料,进行密闭的封锁。
        4.4、明确各自消防安全责任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督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消防安全监督工作包含了多个工程和责任主体。因此,需要将消防安全责任进行详细分配,明确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责任主体,避免高层建筑出现消防问题。当地部门需要将消防安全责任进行规定,落实各项消防安全责任,确保高层消防安全监督工作落实到相关负责人,提升负责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消防安全意识,从而维持一种最佳的高层建筑消防管理状态。除此之外,政府还需要采取完善的高层监督管理措施,落实消防监督制度和有效对策,避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将领导的引导作用全面发挥出来,创造出一种高效消防监督环境[4]。
        结束语
        在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对于建筑物的安全以及稳定性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工程施工而言,不仅要在全过程施工中合理的应用全新的技术,也要对桩基础的施工质量进行不断的提升,对施工管理体系进行积极的完善,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高层建筑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也能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京戎,闫艳伟,杨娜.BIM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江苏科技信息,2020,37(31):40-43.
        [2]左跃森.浅谈现代高层建筑施工技术[J].居舍,2020(30):40-41+33.
        [3]李家丞,罗培,王小松,朱瀚,廖文清.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9):161-162.
        [4]罗成刚.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20,29(04):128-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