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9期   作者:戴少燕
[导读] 教学的质量高是教学是否取得成果的重要体现
        戴少燕
        陆丰市碣石镇蕉阳小学  516545
        【摘要】教学的质量高是教学是否取得成果的重要体现,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基础,提高教学质量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始终要坚持的教学目标。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学的起点,是学生学习语文学科整个学习阶段的学习基础。随着我国经济能力的发展,对于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小学教师要主动的迎接新时代教育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切实提升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  小学语文  教学质量
        【正文】随着近几年来新课改的提出,教育事业迎来了全新的景象,也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语文教学,仅仅注重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新课改要求摒弃以往的传统教育,要结合当代形势,创新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小学中有一定的困难性,其中因素包含着教学条件、家庭重视情况、教师理念等。
        一、加强创新教育,提升学生自信心
        创新是时代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新时代的教师要迎接新课改的挑战,就要坚持创新,从理念上,从教学方法上,从教学课堂上。人们在创新意识引领下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新的目标,充分的激发自身的潜能,来释放创新的激情。教师要充分的挖掘教材,从传统教育出发,利用当今教学条件的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这些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体会创新带给自己的快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的表扬学生,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提升学生学习自信,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自我价值。同时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向学生强调“知识改变命运”,不要让学生因为自己是农村孩子就认为和城市的孩子有所差别,打击农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班上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教师积极鼓励,善于引导。对于一些平常不好好表现且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在课下要积极的和其沟通交流,而不是直接否定这位孩子的人生,用“你无可救药”等语句让孩子自暴自弃,在下课时,教师可以经常的观察学生。由于农村孩子的情况比较多,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切实观察,才能有所感受。教师可以在课下让学生写自己同桌的优点,更好的了解学生。同时对一些学习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观察他的其他能力,在和学生父母沟通交流时,也要经常的指出孩子的优点,而不是在父母面前仅仅只是说孩子的缺点,教师要肯定每位孩子的价值,并在父母面前以肯定的想法让家长意识到学习对孩子的重要性,建立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


        二、结合农村特点,转换课堂教学主体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保证自己在课上的教学进度,往往在课上采用自己讲为主学生学为辅的教学模式,把课上的时间全用于自己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对于学生的提问,一节课下来,学生对知识理解了多少,教师没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过程。而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大都比较好动且玩心真大,在课上很容易出现走神的现象,教师这种仅仅以自己为主题的讲课模式会让学生产生教学和自己没有关系,只要不影响课上教学秩序就好,自己学没学都没有太大影响的心理。然而教学的质量提升,最主要的是让学生认识知识,了解知识,并通过课上的教师讲解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达到知识和实际相结合的情况。虽然农村教育对于城市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学生对一些事物的认知能力可能相对来说没有城市孩子的认知能力强,对于学生的掌握知识程度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有勤劳刻苦的精神,在课下有更多的劳动实践体验,在情感上有更多的成人世界的共鸣,更加能够懂得自己学习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契机,结合教材,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精心的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棉花姑娘》这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前提问学生“大家现在一共知道多少种花了呢?”,引发学生思考,“那么棉花是花吗?”,让学生对于棉花的常识有所了解。“大家去地里面摘过棉花吗?”,“大家见过棉花开花的样子吗?”,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践谈一谈。“大家知道影响我们棉花收成的原因有哪些吗?”,教师循序渐进的引用学生回答是“害虫”,让学生对于课文中讲到的蚜虫以及七星瓢虫有所了解。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赏析文章内容,将一些带有拟人以及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句子让学生进行摘抄,帮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提升学生语文创作的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如今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农村教学的现状,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创新教学理念,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最终目的,让教学适应学生发展,提升农村孩子的教学质量,切实为农村孩子的教学水平做长远思考。
        【参考文献】[1]旦增桑珠.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困惑及解决措施[C]. 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市场学会2020年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卷二).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市场学会食药同源发展工作委员会,2020:62-63.
        [2]年卫东. 加强农村本土资源的应用,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C]. 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八).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福建省商贸协会,2020:210-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