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祝阳
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本文选择就地铁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应用这一论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了确保分析和研究的全面性,设计如下研究框架。首先,阐述地铁火灾的特点,如突发性较强、人员逃离难度大等特点。其次,分析地铁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应用存在不足,增加对现状了解。最后,结合地铁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应用存在不足,探索地铁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有效应用举措,力求为相关单位以及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更加高效落实此项工作。
关键词:地铁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
前言:地铁是人群流量较大场所,在地铁各个区域中,容易受到各个因素影响,出现安全以及意外事故。基于此类事故不受工作人员人力所控制,因此,无法完全避免安全事件以及人员伤害的出现。为了降低不良事件以及危害带来的影响,把此类伤害降到最低,必须重视安全防护管理工作,尤其是地铁火灾的管理工作,通过建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时预测和控制火灾事件。地铁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旦发现出现火灾,系统可以及时发出预警,工作人员接收到信息后,利于采取科学举措第一时间处理,避免为大众带来生命以及财产的威胁。
1.地铁火灾的特点
1.1突发性较强
地铁火灾具有突发性以及地点不确性特点。地铁是人员较为密集的场所,大量人员的集聚,容易引发火灾。同时,由于地铁线路较长,人员密集,地铁内部一旦出现火灾,控制起来难度较大,对大众带来生命以及财产威胁。为了避免不良事件的产生,必须了解地铁火灾特点,立足实际进行有效管控。
1.2人员逃离难度大
地铁内若是出现火灾,大众逃生的途径较为单一,只能引导群众沿着安全输送通道逃离。详细来说,地铁火灾产生后人员逃离难度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为,地铁作为地下交通运输工具,若是出现火灾,仅能利用固定的通道去疏散。其二为,在地下区域中,除了通往地面的固定安全通道,并没有建设相关火灾避难场所。其三为,在地铁车站的进口和出口,由于有工作人员在此位置检票,一些检票设备对大众逃离带来阻碍。大流量人群集聚在检票设备周围,容易出现插踩踏事件[1]。
2.地铁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应用存在不足
2.1设备种类的选择与安装存在不足
设计人员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过程中,结合火灾的特征以及参数进行设计,结合不同场所出现火灾特点,选择设备并进行安装。但是,从全局的角度来说,工作人员忽略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重点区域,尽管检查到位,但是若是选择设备不合理,经常换防火设备,也会对地铁运行以及交通系统管理带来不良影响。与此同时,各个设备的安装存在问题,也会增加经济支出,导致物力和财力损失严重。
2.2探测设备设置存在不足
地铁区间隧道中通常设有一个线型感温火灾探测设备,利于检测地铁运行情况,发现火灾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但是结合实际来看,一些区域中增设光纤式的感温火灾探测设备,设备应用期间工作人员应用线型感温设备来探测温度,但是所设置的设备无法发挥应用价值,因为在动力传输电缆期间,出现短路以及负荷过大问题,导致温度升高引发火灾。但是由于一旦温度高于某一值,电缆的绝缘层以及保护层会发挥阻燃功能,有效对火灾进行预防。由此可见,在探测设备设置期间,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以免所设置的设备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无法发挥其预警功能。
3.地铁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应用建议
3.1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各个设备
由于地铁线路大部分被安装于地下,因此,无法避免会受到地下潮湿环境影响。为了避免出现此类问题,降低潮湿带来的影响,在地铁建设期间,不仅要做好基础防潮湿处理,也要重视设备与装置的维护与管理,避免设备出现潮湿现象,对地铁工程带来不良影响,诱发火灾的出现。
设备的选择应重视设备的种类以及型号,保证所选择设备型号以及性能、以及效果等满足实际要求。对于电器柜等设备选择适合型号后,应做好堆放工作,把其放置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的位置,避免施工期间用水以及地面积水对设备带来不良影响。
设备应用之前,要对设备的底座以及拉线端子箱、手动按钮与报警控制器等全面检查,看各个设备是否全部安装和布线,检查其接线是否就绪。检查各个线路之间是否存在短路问题,穿线期间是否出现划破问题等。检查期间若是发现设备损坏,应及时更换并对单点报警器全面进行检查,在探测器运行后,确保其稳定运行后,才可进一步使用。
例如,在地铁工程建设期间,因为连接线路中接线盒与其端子箱等相关部件,需要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以免系统出现安全问题,引发火灾等重大事故[2]。
3.2重视探测器选择以及设置,做好人员疏散工作
要想避免动力电缆在运行期间出现全线过热以及局部过热问题,避免动力电缆出现短路以及负荷过大问题,工作人员应通过对电缆温度的管理与控制,可以确保动力电缆温度合理性,确保线路安全运行。
手动报警器按钮应设置在每个防火分区中,防火区域中自动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应控制在30米之内。区域报警设备应设置于值班室或者保卫室内,操作面板的距离应控制距离地面高度两米以内,并设置标志。也要保证手动火灾预警按钮的稳固与端正,切莫出现倾斜问题。
此外,技术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期间,可以在电力传输电缆上设置一个线型的温度感应器,在确保动力传输电缆中线型感温设备、火灾探测设备满足实际需求基础上,把其与各个敏感部件结合后安装在电缆接头的表面位置。
地铁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作落实完毕后,人员疏散工作也不可忽视,在敏感部件安装期间,必须保证每一个区段具备三段敏感的部件,这样才能保障火灾自动报警器的运行效果,利于发现火灾后及时检测与管控,利于把技术与人工全面结合进行火灾的管理与控制。
此外,在电气线路施工期间,也要设置自动报警系统人员疏散动态指示图,包括逃生之前的指示牌、逃生中以及疏散人流等动态模型,利于出现紧急情况,乘客以及工作人员及时逃离[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铁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应用期间存在一些不足,包括设备种类的选择与安装存在不足、探测设备设置存在不足,导致火灾报警系统受到不良因素影响,无法有效控制火灾蔓延。针对于此必须立足实际分析完善不足举措,如,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可以利用如下对策,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各个设备、重视探测器选择以及设置,优先选择性能好的设备;增设自动报警系统人员疏散动态指示图,自动报警设备设计期间,其按钮的步行距离控制在30米之内;重视电缆负荷的管控等,利于避免受到地下潮湿环境以及负载力过大等影响,切实落实好地铁工程火灾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彦.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应用问题及对策解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08):124.
[2]温洋.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的工程应用技术研究与优化设计[J].科学技术创新,2020,(22):155-156.
[3]张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9,(13):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