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胜旺
南京天河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其居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为此,国家方面也提出了建设和谐城市,重视生态文明,黑臭水体治理等环境方面的具体措施和要求。本文主要针对海绵城市建设中黑臭水体整治的具体技术进行探讨,以求能够为水体的净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黑臭水体整治;海绵城市;城市建设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自然界的环境保护不重视,导致一些水资源流失,城市内涝问题严重,同时一些水体水质存在严重的恶化现象。为此,海绵城市的建设就需要充分地了解到积存,渗透,净化的自然性作用,实现雨水资源的收集,加强水环境的污染治理,从而能够保障水资源的长期稳定发展。在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技术中,需要重视水资源的统筹,建立并加强水治理的体系建设,防止黑臭水体的持续产生,保持水土资源,从而能够为海绵城市的有效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下主要围绕着海绵城市的具体内涵展开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一、海绵城市的内涵
海绵城市就是指一个城市具有像海绵一样的吸水能力,当存在强降水自然灾害问题时城市能够对其进行弹性地吸收、存储以及净化水源,实现及时补充地下水的客观需求,并在城市需要的时候将强降水中所储存的雨水资源释放,实现城市中水资源的有效、合理循环。通过对供水和排水功能的综合性调节和完善,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体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海绵城市的排水功能不仅依靠传统的城市市政管道,还有更加丰富的渠道,通过这些渠道来对水资源进行储存,能够实现对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另外,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实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充分利用绿化和道路等基础性的设施,并针对具体的生态问题采取有差异性的处理方式。最后,海边城市的建设,能够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前提下发挥海绵体的作用,减少市政管道建设,节约城市的市政建设投入资金,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保障人们生活的舒适度。
二、海绵城市建设中黑臭水体产生的客观原因
(一)有机污染物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农村方面普遍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农村对于粪便资源的需求减少,这就使城市内部的有机污染物被排入地下水环境中。同时,由于一些城市的排水管线设计和建设情况不合理,采用了雨污合流制,导致有机物排放聚集,进而产生了严重的黑臭水体问题。
(二)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
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大规模扩张导致了水体环境的变化以及动植物迁徙过程中的通道被影响等问题的产生。首先,食物链的断裂问题。由于水体环境中污染物的数量以及种类都在不断地增加,原有的平衡性生态系统已经被打破,水体中污染物溶解氧的能力下降,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鱼虾繁殖速度过快。其次,水体环境遭到破坏。城市的建设导致原有的水体系统连通通道发生变化,改变了城市原有的水环境格局。与此同时,道路建设速度的增快导致硬化路面大面积产生,使城市中水体资源的流动性减弱,改变了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水环境格局。另外,动植物的迁徙通道被影响。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河道系统被异化处理,导致原本的生态通道被道路阻隔,打破了原本的动植物栖息地,也对原本的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了相对应的影响[1]。
(三)城市环境中绿地减少
绿地环境资源作为解决和控制城市面源污染的措施,能够连接地上水和地下水环境,在空间格局变化的过程中,能够为解决水资源污染问题提供良好的帮助,防止城市中的空间格局受到影响,并且也能够促进水体水质的净化。
三、海绵城市建设中黑臭水体的具体整治技术
(一)生态水体系统中黑臭水体的整治技术
为了能够发挥城市水系统中排水、防洪、优化城市环境的功能,需要重视对黑臭水体的整治,为了能够防止黑臭水体的形成,要求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并适当做好饮水补充工作。在技术的整合以及具体应用中,主要包括河道底泥处理技术和生态护坡技术。在此基础上,要求能够定期开展河道疏浚作业,防止水体内河道的内部污染,并有效地促进河道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除此之外,还要求能够结合海岸线的作用来完成陆地和水资源系统的过渡,在海绵城市建设以及植物系统进化的过程中,采取生态护坡技术来加强水体环境之间的相互保护功能,增加水分之间相互渗透作用以及水体之间的循环性效果[2]。
(二)重污染底泥的清淤技术
河流内部的污染物成绩会导致内源污染。沉积物中的有机污染物由于化学反应以及长期的厌氧分解而产生了氢化硫气体,与此同时会产生金属硫化物硫化铁这种物质,这些重污染能够导致水体发黑发臭。同时,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泥沙,会导致整体的环境安全性较低,需要重视河道的底泥中的重金属,采取适当的措施将其进行去除。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应当注意河道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体现出系统性的特点,在具体去除过程中应当充分融合淤泥开挖技术、运输管理技术和环保泥浆处理技术,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生态环境的保护价值。
(三)新型海绵性材料应用技术
首先,柔性土工袋护坡技术。这种技术中所使用的柔性土工袋主要是由聚丙烯和聚酯纤维所组成的,这种土袋的使用能够为生态施工和河道两岸的绿化护坡施工提供有效的、可靠的材料,土工袋中存在一定的种子,能够将土壤系统中的植物放在柔性土工袋内,并将其安置堆放在坡角,从而实现科学合理的保护。这种护坡技术的应用方式主要针对河道周围的草木本和灌木群落,能够有效地保障植物群落的抗腐蚀能力,通过植物的生长来防止河道水体的流失。
其次,蜂巢格室护坡技术。蜂巢格室护坡技术在边坡压力的作用基础上,能够利用三维网格结构进行扩充,使其形成蜂窝状的特点。并且将碎石和混凝土材料混合,从而能够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抗冲刷能力,因此这种三维网格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3]。
然后,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这种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中,能够和环境因素产生紧密的联系,主要是用于解决由于钢筋硬化而导致的生态系统矛盾问题。因此,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得使用到了水利工程边坡的防护以及治理过程中,同时其具体的应用也体现出了十分明显的效果,推动了相关方面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的建设体现出创新性的特点,黑臭水体的整治是个复杂性、长期性的过程。具体来说,首先需要重视黑臭水体的本质,结合相关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技术,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灵活运用,更有效地保障黑臭水体得到清除,从而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罗冬.海绵城市建设中黑臭水体整治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20,1116:150-151.
[2]赵萌,周志安.海绵城市建设中黑臭水体整治的技术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8,03:83.
[3]霍佳,赵冬娜.海绵城市建设中黑臭水体整治的技术探讨[J].居舍,2018,0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