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9期   作者:谢佳伟
[导读] 随着国家各行业的迅猛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
                 
        谢佳伟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无锡  214072
        摘要:随着国家各行业的迅猛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建筑作为建筑行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暖通空调施工可以有效提升暖通安装工程的质量,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运用,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本文主要针对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运用进行讨论,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优化措施。
        关键词: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
        引言
        智能建筑是现代的潮流和趋势,也是当代建筑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节能的关键在于提高能量效率,也是制定标准和项目设计的着眼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随着建筑行业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无论是将建筑规模还是建筑技术体系都呈现出全面转型的趋势。其中,智能建筑能在实现节能减排的基础上落实绿色发展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广价值。
        1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概述
        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是必然趋势,其中智能建筑就是科学发展观在建筑行业的中的运用。智能建筑的快速发展不仅可以满足行业需求,还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更多的贡献。国内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就是节能和环保,智能建筑满足了各种需求。实际上,智能建筑在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中已经被广泛运用,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智能建筑也被更多的人所关注。国内已经有少数的智能建筑,为行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智能建筑逐渐被接受,现代技术和智能化的网络设备也促进了行业创新。智能建筑使用的都是环保绿色的施工材料,不仅促进了建筑行业自身的健康发展,还为人们创设了绿色的生活环境。暖通空调系统是智能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细分为通风、采暖、空气等三个方面。相关人员不仅要进一步提升施工水平,还要建设暖通空调系统为用户创设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空调系统不仅可以有效保证建筑内部的环境舒适性,还可以满足房间内部的通风需求。采用先进、环保的施工手段,保证房间时刻都有新鲜空气。
        2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策略
        2.1优化控制方式
        一般而言,在暖通空调系统运行中,控制方式基本上为PID控制方式。而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PID控制方式不但能够满足空调系统运行整体稳定性,而且在智能建筑结构改进中该系统应用同样有着较大的优势,能够应用到智能建筑大面积的场所中实现配合使用。但是通过使用PID控制方式,如果系统运行负荷超过特定标准,该系统则会表现出一种不稳定性的状态。为了改进这一控制方式,满足智能建筑运行需求,可以通过优化使用双级控制的方式,也就是在空调进风道位置安装一定的温度传感器,建筑内部同时也应安装相适应的温度传感器。基于以上而言,空调系统的风道内温度与室内温度比较,变化幅度较大,也是温度控制的重点。以此,优化设计中,要保证灵活优化设计,通过控制方式提升整个提运作效率。
        2.2优化DDC控制器
        DDC(DirectDigitalControl)直接数字控制,是当前智能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应用项目。要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来选择相应类型的DDC控制器,将其各自不同的功能应用到不同的建筑物当中。所以,工程项目的负责人一定要在明确建筑物的规模和实际要求等情况之后,再进行DDC类型的选用。例如,在一些冷冻机房、热力站等需要消耗功率较大的建筑物,在挑选DDC时,要找到运行功率较大,适合这类场所的大型设备。只有适合的控制器,才能够提高整体的运转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再比如新风机、通风机、空气处理机这类设备,则需要选用重型的DDC控制器。

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和设备的不断更新使用,DDC控制器正逐步被PLC控制器所代替。
        2.3优化控制网络
        对于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而言,为了保证运行的稳定性,就要建立健全完整的控制机制,确保相应网络模式和运行效果都能满足具体要求,从而实现整体运行网络的优化。因此,在符合控制网络灵活性以及拓展性要求的同时,要结合网络应用的拓扑结构完善控制网络的整体运行布局,提升系统中各个网络模式运维管理的实效性。最关键的是,因为不同网络模式会存在很多的分支结构和分级网络体系,因此,提升执行管理的时效性和操作的合理性就能优化网络管理水平。另外,优化控制网络也要将重点落在可靠性管理方面,因为拓扑结构都是由Lontaik组成,布线设计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为了避免对整体运行效果和处理水平产生影响,就要提升管理时效性,从而利用Rs485总线构成的控制网络提升运行效果,保证布线管理的合理性,也为总线控制工作的全面进步打造良好的平台,真正意义上优化规模化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为楼层网络化分级分段处理工作的全面进步打造良好的平台。
        2.4优化BAS监控中心
        对于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而言,监控中心管理过程非常关键,基础性任务就是对整个建筑通风、动力以及空调系统进行实时性监护和管理,并且在适当地安排处理模式中优化安保监控和消防控制,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监控管理流程的完整性。一方面,要利用远程监控的方式建立完整的信息监督模式,保证监控中心能及时进行信息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优化管理效果的同时,搭建完整的指令控制平台,从而提升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运维管理的综合水平,满足智能化技术应用要求的同时提高操作流程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要结合具体应用要求进行监控分站的设置,提升实时性信息获取效果和综合应用水平,为后续监控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创设良好的平台。例如,针对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监控,就要对分站冷冻机和锅炉的运行效果进行处理,确保冷热源设备能在分站监控管理中发挥其实际作用和价值,提升运行管理和维护控制工作的综合效率,打造更加智能化的处理模式。
        2.5优化系统控制权
        在暖通控制系统当中,BA系统通常需要遵循中央控制站集中管理的原则。但对于一些特殊的场合来说,此类原则也存在着一定的不适应性。很多时候,有由于在智能建筑内部的部分建筑区域中存在着使用功能差异,这时建筑物内部的温度要求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集中管理的原则与实际使用之间的冲突随之产生。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利用数控参数系统,将此系统安装在现场,随时随地在现场进行调控。举例来说,当需要将通风系统的设定放置于现场当中时,由于暖通控制系统中的直接数字控制器不具备此类功能,为了提高集中管理水平,此时就需要安装手控参数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加设手控系统这一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对于数控参数系统来说,它难以提供相应的数字控制功能,还需要加设此类设备来实现整体控制。
        结语
        总而言之,在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节能减排智能建筑管理效果,要对分析过程和评价过程进行综合监管,有效维持对应能源管理效果,打造良好的技术应用和监督平台。
        参考文献
        [1]丁金涛,徐海蓉.浅析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08):109-110.
        [2]吴海洋.探讨大型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及优化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18(04):59.
        [3]施彤滨,张晓杨.浅析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12):63-64.
        [4]张艺卓.暖通空调系统的安装与施工技术研究[C].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9(07)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