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海斌
浙江省青田县船寮高级中学 浙江省丽水市 323911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以邓小平同志“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的新型教学模式革命,尤其强调要“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图书馆是学生了解学校教育之外世界的重要窗口,是教学信息资源的来源之一,文章将高中图书管理与新课改背景相联系,探讨高中图书管理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图书管理
引言:图书是记载历史轨迹和人类智慧结晶的载体,同时也是信息资源得以传播的有效路径。高中阶段的很多课程学习都需要借助图书馆丰富馆藏资源的辅助来拓展学生的思维,正如高尔基所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割的伴侣和老师”。纵观现阶段的高中图书管理,非专业出身的图书管理员基本素养有待提升,重数量、轻质量的图书馆藏以及智能化、信息化图书管理技术的落后等现状,使高中图书馆的教学和科研辅助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学生和教师学习和工作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中教育的向好发展。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探索高中图书管理创新策略十分必要。
一,搭建服务型管理平台。
高中图书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创新管理办法为师生借阅图书提供快捷、有效、优质的服务,以推动师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科学文化素养。而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高中图书管理创新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目标,综合考量师生的阅读需求和心理需求,优化图书结构,提升借阅流程等人性化水平。同时要实现图书馆“身份”的转变,通过自我宣传,变学生迫于学习需求被动借阅为学生因阅读兴趣而主动借阅,通过这种服务型管理平台的搭建,提升图书馆管理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比如图书馆可以在官方平台(官网、官博或者官方公众平台等)发布征集信息,让学生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最需要的图书类型,图书馆要以这些征集结果为依据,进行图书馆藏资源结构的调整。这种方式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阅读需求,同时优化了图书资源体系,增加了有效阅读图书比例,减少了阅读率较低图书的冗余。
二,共享多样化馆藏资源。
馆藏资源是图书馆收集、采购的各类文献资料的总和,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础,多样化的馆藏资源不仅是建设图书馆品牌形象、提升其品牌实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吸引读者前往阅读、借阅的重要方式。就现阶段而言,构建多样化的馆藏资源体系主要是综合考量师生的实际需求、兴趣爱好及教学方向与目标,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首先,丰富纸质文献的数量、样式;其次,有针对性地加强电子文献资源体系建设;最后,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馆藏资源体系。
通过夯实以上三方面工作基础,实现信息化、科学化、针对性图书资源的共享以及高校师生学习渠道的共建。
比如可以由信息管理人才进行电子图书馆的建设,通过搭建与其他图书馆相链接的通信网络平台,实现馆馆之间电子图书的资源共享。同时,可以完善检索功能,使图书借阅更便捷。
三,构建创新型管理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早已实现了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跨越,信息化水平已经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考核标准。作为传播文化知识载体的高校图书管理系统,同样应该迈入其信息化、自动化图书管理建设的转型新时代,在图书管理、图书借阅、图书信息查询、图书归还情况及图书馆阅览室、楼层和图书类别指引等软硬件方面,导入现代信息技术,为图书馆更好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比如高校图书管理就可以借鉴国家图书馆的子网模式,通过建立包括采访、编目、检索、借阅、图书管理等各项图书馆职能服务的子网,由主干网带动各子网,实现图书馆馆藏资源使用的效率提升和馆藏资源的信息共享。
四,完善素养型人才体系。
孙中山曾说:“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21世纪的竞争,说到底其实也是人才的竞争。在高校传统图书管理过程中,非专业管理人才的作用发挥微乎其微,甚至是增加了图书管理的人力成本。而在信息化管理不断推进的当下,图书管理寻求出路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要构建素养型人才体系,在强化在职人员技术培训的同时,大力引进创新型、技术型、素养型管理人才,以技术革新便捷图书管理,以美好品德影响价值观念养成。
比如可以将图书馆的人员体系进行分层架构:基层工作人员主管图书借阅登记、学生咨询和信息整理;中层工作人员主管图书馆内基础设施的维护和完善;高层工作人员主管信息网络的优化。这样分层配置人才体系可以定岗定责,使各工作岗位上的管理人员尽其责,实现图书馆职能发挥最大化。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有效学习,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其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强化高校图书管理,同样要以实现学生个人成长为宗旨,以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科发展方向为导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提升自身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助推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晶.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智库时代,2019(15).
[2]薛铭.新形势下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16).
[3]杨立臣.新课程改革下对高中图书管理的探讨[J].学周刊,20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