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建筑工程施工与环境保护分析 刘华宁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刘华宁 陈玉强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需要有效的加强环保施工效率,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利于全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东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需要有效的加强环保施工效率,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利于全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在实践管理过程,应该从建筑垃圾、粉尘、噪声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引入更加高效的环境保护技术手段,以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环境质量。
        关键词:市政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
        1市政建筑工程建设中环境保护的意义
        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当下国家针对市政建筑工程,也颁布了一定节能减排的措施,例如在建筑产业中,加强绿色可持续化的宣传。节能环保技术,是当下建筑工程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对其长期发展有着关键影响。节能技术,是在建筑之中的照明、采暖、能耗技术等问题,通过专业的技术方法,帮助建筑的能源消耗降低。与此同时,能够将建筑建成中的手段有机融合起来,使得相应的建筑原材料资源浪费减少,并减少与之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为居民及其周边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舒适的入住感受。
        节能环保技术的提出,为我国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在当下城镇建设不断深入的前提下,广大居民群众对建筑施工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尤其是人均住房面积的提升,势必会带来建筑材料损耗问题,也会产生更多的建筑垃圾。因此,在当今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积极为建筑材料做好计算工作,从而提升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使得资源损耗控制在最小范畴。部分建筑施工在推进的过程之中,会带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产生污垢等问题,以此引发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此外,伴随电器功能地越发完善,也会不同程度上造成噪声污染,影响其他居民的正常生产作息。尽管我国市政建筑越来越便利,但与此同时也必须要做好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才能真正意义上推动社会可持续化的发展与完善。
        2市政工程施工期间的环境问题
        2.1大气污染
        由于市政工程施工期间不可避免产生大量的扬尘且施工现场中各种机械设备使用后排放大量废气,一旦扬尘及废气经空气快速传播则明显扩大其传播范围,提高传播速度,严重污染施工现场周围空气质量,对周边居民及施工人员身体健康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空气具有无色无形等特点,人类依靠吸收空气中氧气生存,而市政工程施工期间所产生的扬尘及废气直接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组成空气的各种成分的比例,促使居民被迫吸入有害气体,威胁生命健康安全。
        2.2噪音污染
        一般来说,市政工程施工期间出现噪声污染问题的产生原因相对复杂,并且噪声污染问题的层次及大小存在着明显差异。目前我国大多数市政工程的噪音问题源于施工期间所使用机械设备,特别是挖掘机及切割机等大中型机械设备,所产生的噪声污染直接影响施工现场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破坏其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同时,市政工程焊接施工期间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污染,对施工现场周围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总而言之,无论市政工程施工期间噪声污染程度高低,均影响施工现场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2.3水体污染
        与其他类型工程相比,市政工程施工期间需要使用大量水资源,特别是施工前期喷洒大量清水处理施工现场,以及施工人员生活用水。一旦忽略水资源使用后有效处理环节或错失最佳处理时机就可能产生大量生活污水,造成严重水污染问题,对施工现场自然环境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同时,市政工程施工流程相对复杂且施工期间可能排放大量废弃物,如生活垃圾或建筑材料等,而不及时妥善处理施工废弃物或施工现场随意丢弃堆放就可能产生难闻刺鼻气味,严重污染施工现场周边环境。
        2.4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弃物是市政建筑施工中最显著的污染问题之一,施工会给周围环境带来大量的固体垃圾,如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材料外包装、废弃部件等。这些固体废弃物按照对人体健康的威胁程度可以分为有毒废弃物和无毒废弃物。施工单位要针对不同类别废弃物进行不同的处理,避免阻碍正常施工以及对环境造成危害。


        3市政建筑工程建设中的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3.1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能源消耗
        在市政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提高施工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污染问题。首先,施工队伍可以引进各种先进、节能设备和技术,降低工程废弃物的数量。如提高垃圾回收利用效率,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工程垃圾,但并非所有的工程垃圾都不可再利用。施工人员所拆除的原有道路中的人行道、路面、钢筋中有许多物质若得不到良好的处理,就会造成严重污染。利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可以对工程原有物质中的钢筋、金属配件回收利用,既减少了废弃物的污染,又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施工过程中可利用现代化手段将能源消耗降到最低。使用绿色环保设备和技术手段,二次利用市政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水资源、混凝土资源以及其他材料。可以利用储存的雨水进行降尘、冲洗设备,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3.2控制扬尘污染,消除潜在隐患
        市政建筑施工中所产生的灰尘会悬浮在空气中,若施工人员将其吸入体内,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较大危害。因此,必须控制施工现场的粉尘,主要有以下几种控制措施:第一,工程所需砂土在运输过程中要做好密封,防止出现密封不当造成的粉尘漂浮。第二,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洒水,将空气中漂浮的粉尘降到地面上。第三,开始浇筑混凝土前,要清理场地周围的垃圾和尘土,降低扬尘的数量。第四,施工场地四周要做好封堵工作,避免施工现场的扬尘扩散到居民生活环境中。第五,由于粉尘在施工过程中无法避免,因此,工作人员可以采取一些化学措施,降低粉尘飘浮量和蔓延范围。如化学抑尘剂,不仅成本低,而且效果显著,在当前市政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3合理控制水、光污染
        市政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做好污水处理工作,防止因降雨使污水流入河道或渗入地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首先,在排放污水前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做好沉淀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加强污水沉淀管理工作,不仅能降低污水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其次,管理人员要控制施工现场的生活用水量,避免出现浪费现象,同时,严格规定生活污水的排放标准。光污染是因为照明设备而产生,市政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可以在施工场地内安装遮光板,或降低照明设备的功率,保障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
        3.4强化噪音控制,构建绿色施工环境
        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有效地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第一,封闭施工现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顺序,尽量降低夜间施工频率或将噪音较大的施工工序放在白天完成,以此来降低对周围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若施工现场紧邻居住地,必须严格限制早上开工时间和晚上结束时间。第二,采购人员在选择施工设备时,应将噪音量放在选择设备项中,并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大型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第三,若施工工序噪音过大,要对周围居民提前打好预防针,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也要带好耳塞、头盔等设备,防止对耳膜和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管理人员还可以安排轮班制,避免工人在噪音环境下工作时间过长。第四,如果条件允许,管理人员可将使用的材料加工完成后运输到现场,既缩短了施工时间,又降低了噪音污染。
        3.5建立智能化管理体系,优化施工环境
        利用信息化手段监控施工现场,有利于优化现场环境。第一,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第二,警报感应系统能够实时感应现场的各种状况,例如施工现场雾霾含量过高,警报系统会进行提醒并开始自动降尘。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建筑工程施工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思想,针对施工中存在的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要制定相应的施工处理方案,尽可能的减少市政施工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并且还要注意节能减排,在充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社会效益,促使市政工程与环境保护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程祖波.市政建设施工中环境保护的方法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2):25-26.
        [2]陈亚军,刘德才,吕涛.环境保护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及成效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4):30+33.
        [3]王旭航,王旭凯.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03):6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